三峡日报讯(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 通讯员 王晶晶)绿意葱茏,碧波荡漾,一年四季花开不断,今天的贵子湖让人赏心悦目。
谁曾想到,三年前,这里是一片人人避而远之的烂泥塘、臭鱼池?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宜都市高坝洲库区的贵子湖,探访蝶变的奥秘。
建立保护体系
退塘还湖 截污治污
宜都高坝洲镇曾是清江鱼的主产区。贵子湖也不例外,部分水域被切割成鱼塘,水产开发红极一时。
好景不长。湖四周水沟环绕,一到雨天,农药、猪粪、生活垃圾等就随雨水流进湖泊、漫入鱼池。加上养殖本身产生的污染,湖泊水质每况愈下,成了一滩臭水池。
2014年,贵子湖被列入了《湖北省湖泊保护名录》,宜都市按照河湖长制的要求,明确了市、镇、村三级湖长,建立起以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湖泊保护体系。
次年,贵子湖保护红线划定,宜都市解除了“红线”内2户渔民的养殖合同,依法取缔了规模养猪场,并引入湖北茂源水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进入贵子湖,在110亩水域实施水生态修复试点。
为了恢复湖泊生态环境,湖北茂源水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智博决定对水面进行重新规划,退塘还湖。
挖除塘堤,打通水道,原来十多个封闭的鱼池相互连通,变成一片大湖;挖除的堤泥再循环利用,在湖中堆出半岛、孤岛,恢复湖泊原貌。
为隔绝外来污染,茂源公司还清理了周边的水沟,在入湖口建起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通过四级处理池,净化来水。
“每一级处理池都在发挥独特的作用。”梁智博告诉记者,交替运用垂直流湿地、浮动湿地,综合运用植物提取、生物挂膜、微生物培育等技术,大幅降低了湖泊的净化压力。
完善生态系统
恢复颜值 产生价值
现在来到贵子湖,仿佛置身“水上花园”,数十种水生植物竞相生长。
美人蕉、鸢尾等挺水植物,可修复边坡,防止水土流失;睡莲、野荸荠等浮水植物,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金鱼藻、苦草等沉水植物,能固化底泥,构建“森林”“草坪”齐全的水下生态系统……说起这些植物的特殊功能,梁智博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可即便是这样,茂源公司的生态修复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
2017年上半年,梁智博突然发现很多植物原本长势良好,但突然间就会消失,直到把所有湖水都抽干,才发现是草食性鱼类在作怪。
“不能平衡生态,所有修复效果都是暂时的。”梁智博有感而发。
茂源公司继续探索,引入白鲢、胖头鱼等滤食性鱼类,建起生物塔、观鸟亭、浮动湿地……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紧密咬合,形成生物链,实现生态平衡。
以生态浮床为例,漂浮的“菜地”通过浮床携带的微生物分解吸收湖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浮床悬挂的固氧、携氧装置,增加了水体的溶氧量,形成天然产卵场,有助于渔业资源保护。
种菜不打农药,养鱼不投饵料,鸟粪是天然的鱼饵料,有了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贵子湖不仅恢复了“颜值”,还产生了的“价值”。
“栽种的水芹菜一年亩产2万公斤。”梁智博相信,这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水生蔬菜大规模投入市场后,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建设湿地公园
提升水质 改善环境
最新的水质检测报告显示:贵子湖水质已从2017年的劣Ⅴ类恢复到了Ⅳ类,试点区域水质更达到了Ⅲ类,成为全国水生态修复与湿地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
“试点水域占整个湖区的四分之一。”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总工程师向婷告诉记者,目前宜都市已经编制完成了《南桩桥湖、贵子湖水生态治理实施方案》,计划投资4000万元,用两年时间,把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到全宜都的湖泊生态修复中。
根据《方案》,宜都市将在今年组织实施贵子湖的水系连通工程,增加水体的更换频次;同时,清理杂草,种植多种水生动植物,构建生态循环系统。
目前,各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住建部门启动了湖区生活污染源排查和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部门编制了湖区农业面源防治规划,让有机肥替代化肥;生态环境部门编制了湖区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加强水质监测管理;水利部门制定了补水方案并已启动实施;畜牧部门会同属地乡镇,治理控制区范围内畜禽养殖场污染……
“我们希望部门紧密配合,综合施策,为湖泊腾出更多生态空间,逐步改善水生态环境。”宜都市环保局副局长向华说。
除了生态措施,后期宜都市还将实施工程措施,在明年底前按照湖泊生态湿地公园的发展思路,建设环湖道路、生态停车场,把贵子湖打造成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