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抗疫!如何做好疫情心理防护

云上宜都讯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借用口罩、酒精,做好了身体上的防护,心理上的防护也要做起来,身心都健康无虞,我们才能更好打好这场攻坚战。

为减轻疫情对大家心理的干扰和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维护身心健康和心态平和,做到正确认识、理性面对,宜都市总工会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大众心理健康教育及自助指导手册》,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其中一篇《疫情防控工作者及市民自助指南》。

Q

一、疫情现象

(一)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后方志愿者(如社区工作者)可能出现的症状:

1、可能出现的症状

(1)见到听到的太多,自己恐惧。

(2)紧张的氛围,让自己身心俱疲。

(3)睡眠不足,精神不佳。

(4)焦虑,恐惧。

(5)自责,抱怨。

(6)过度热情。


 2、建议方向

(1)接受不完美。

(2)避免过度热情,尊重彼此。

(3)不要一个人面对。

(4)关注自己情绪,学会示弱,不能胜任要及时沟通。

(5)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二)居家隔离的市民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1、可能出现的症状

(1)物理隔离上的被抛弃感和失落感。

(2)刷手机各种信息,包含谣言,自身的恐惧和担心。

(3)侥幸心理,躲避治疗,担心发烧被隔离。 

(4)过度求治心理。

(5)焦躁心理。

(6)害怕被歧视。


2、建议方向

(1)戴好口罩,及时消毒。

(2)克制与患者的接触。

(3)多做一些运动,找朋友诉说。

(4)不要向患者传播负面情绪,不要指责和埋怨患者。

(5)可向专业人士求助。

Q

二、方法技能

(一)疫情下后方支援人员(如社区工作者)的心理调适一线救助人员往往都处于危机中心,自身直接面对危险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人。作为一名救助人员,特别关注自己的心身健康状况很重要。

1、出现心理崩溃感的征兆和表现

(1)身体反应:易疲劳,体能下降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2)心理反应:创伤反应和人际冲突,与他人交流不畅。

(3)情感迟钝:失去对公平、善恶的信念,愤世嫉俗。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人、行政管理人员、媒体感到愤怒,感到不够安全,睡眠出现问题,集中注意力和决策困难,缺乏自制力,愤怒,缺乏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失去信任感。

(4)职业困扰:耗竭感觉得自己帮不了他们,而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无价值感、绝望、无助、感到软弱、内疚和羞耻,感到自己的问题与病人相比微不足道,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对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过份地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2、怎样帮助自己和帮助他人

(1)作为一名救助人员,应考虑怎样为在危机现场实施救助而尽可能做最好的准备。只要有可能随时你都要:了解危机情形,弄清不同救助人员的角色和职责;作为救助人员,应考虑你自身的健康,个人和家庭问题可能会给你带来巨大压力;对于你自己是否准备好在这样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危机情形下实施帮助,做出一个诚实的决定。

(2)控制压力: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作为救助人员,你可能感觉到对人们的安全和照料负有责任。在危机发生的期间。长时间的工作,沉重的责任,缺少清楚的工作说明,不充足的沟通或管理,不安全的工作区域等工作相关的压力都会影响救助人员。考虑一下怎样可以最好地管理自身压力,帮助同事或者接受同事的帮助。下面是一些帮助你管理压力的建议:

●回顾曾经有效帮助过你的应对办法,思考什么能让你保持坚强。


●尽量抽时间吃饭,不管是不是有胃口;进行必要的休息和放松,哪怕是很短的时间。


●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尽量不去其他疫情更为严重的现场)。


●尽量保持合理的工作时间不至于太精疲力尽。思考一下,比如合理安排工作,于危机急性期轮班工作,规律的休息。


●允许自己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并表达和疏泄出来。找到表达自己的方法:考虑如何更好地说出你遇到的情况、你做的工作及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


●同事间相互支持,适时地将你的感觉和经验与同事讨论和分享,绝不要相互指责。


●巩固和完善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朋友,亲人或其他值得信赖的人交谈。


●危机事件后,人们可能面临很多问题。当你不能帮助人们解决他们的所有问题时,你可能感到做得不够和有挫败感。记住你无法解决所有人的所有问题,做好你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疫情下普通人的心理调适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性质,掌握流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切记一定要从正规、官方、权威渠道了解疫情和相关防护知识信息。不轻信谣言,不盲目传播谣言,也不要因为报道的逐渐频繁就认为这个病有多么可怕,要知道疾病的实际情况不会因报道的频繁而加重,频繁的报道旨在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没有必要因此产生恐慌。

2、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化恐慌为认真、科学、适度的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避免到人多的地方。

3、有症状及时处理。若确定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有过接触,一定要注意自我隔离和防护。注意将普通感冒、流感症状与“新型肺炎”做区分,正确就医。有症状及时处理。

4、接纳恐惧、紧张、焦虑情绪。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们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这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正常情绪反应,不是个人太脆弱或意志力不够坚定。应该积极与他人交流,合理宣泄情绪。如静观呼吸练习或冥想,均具有疗愈作用。同时在空气流通的室内,可以做些室内运动,放一些适合室内的有节奏感的音乐,全家人一起跳操等。

5、与他人多交流,积极寻求心理支持。疫情流行时,人们经常会感到自己孤立无援。这时建议多与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同时要避免无防护的面谈,鼓励通过打电话、上网聊天、发短信等方式进行交流。

6、发现生活的积极意义,积极行动。要积极地看待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积极意义,并积极行动起来,该学习就学习,该工作就工作,做自已应该做的事情,并注意放松自己,注意休闲和娱乐。特别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注意良好的饮食,保证睡眠,在疫情得到有效遏制时,也不要盲目乐观、放松警惕、疏于防护。

7、寻求专业的心理卫生人员帮助。当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严重应激障碍,或者是因亲人在疫情中病逝而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时,建议到精神专科医院寻找专业帮助或者拨打心理热线电话。

Q

三、宣传教育

(一)疫情状态下的科学行动策略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一种病毒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愈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我们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2、选择性接收信息

现在每天都会出现无数条关于“疫情前线”的消息,这个时候我们接收的信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可靠越好,所以我们只接收正规官方的消息发布。可以观看新闻,将重要、可靠并能给我们力量的官方媒体设为“特别关注”;减少刷朋友圈的时间,尤其不要在睡前刷;对一些“负能量”的微信群,选择退群。


3、维持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

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非常重要,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将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值春节假期,假期的时间延长,跟外界交往又大量减少,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一旦睡眠、饮食出问题,就可能出现情绪问题,如莫名焦虑、愤怒,这些负面情绪增加,甚至比较难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4、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太闲

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可以在家中适度活动。如进行适当的运动:可酌情选择居家锻炼,减轻焦虑,保持好的心态;阅读:可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增加知识乐趣;写作:可写下自己的压力以及生理、心理上的烦恼。此外,你一定知道平日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已开心,列出来,并执行。例如,玩一些小游戏,多运动,深呼吸,泡泡热水澡,做做家务,将家里装扮出新年的气氛,和朋友、家人聊天。总之,找出可以转移注意力或者让自己愉悦的事来做。


5、避免做出重大的人生决定

疫情带来的压力有可能让我们长时间处在有压力的情绪中,这时,我们的思维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与以往比,我们的想法会更狭隘、更单一,更容易钻牛角尖,或陷入恶性循环。此时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像以往一样,做出客观、理智的决定,而通常会因为信息的有限性、情绪的主观性,做出冲动的、局限的决定。这时,我们要避免做出重大的人生决定,要更多地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处在平复的、稳定的状态里。


6、传递积极信息

负能量最容易传染并且蔓延,应该使自己注意积极信息,保持积极心态,向他人传递积极的信息。个人的积极态度是对疫情前方的支持,也是对家人、朋友、身边人的有力支持。


7、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疫情,做好力所能及的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众、减少流动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级别的保护!如果出现早期的症状,比如干咳、咽痛、呼吸吃力等,或者其他不典型的症状,比如乏力、肌肉酸痛、头昏等,可以到定点医院就诊。


(二)疫情状态下的专业求助策略

当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应激障碍,找寻专业帮助或者拨打心理热线电话(宜都市心理援助电话)。在全国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这方面的资源会越来越多,如科普文章、媒体相关节目、热线心理咨询、网络咨询及安全前提下的面对面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Q

宜都市目前有哪些公益的心理援助资源?

如果你或周边的人有下列的感受或状况,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请尽快就医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

1、恐惧,无法感觉安全;

2、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

3、自尊丧失、感觉羞耻、痛恨自己;

4、感觉无助;

5、感觉空虚;

6、感受变得迟钝及麻木;

7、变得退缩或孤立;

8、睡眠状况恶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