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作“剑”,“艺”起战“疫”!

习近平总书记说:“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身处战“疫”第一线的宜都人民团结一心,奋起抵抗“疫”魔。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宜都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担当,化笔为剑,用文艺武器抗击疫情、鼓舞人心。他们将对疫情的关切之情化作创作激情,创作了一系列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致敬白衣卫士,致敬抗疫英雄,讴歌万众一心,振奋民族精神,为这场举国抗疫的英勇战争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助力宜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云上宜都讯    “艺”起抗“疫”,宜都文艺志愿者在行动。本期选登了部分优秀作品,一起来围观吧!

绘画作品

《使命》作者:张自勇

《战“疫”必胜》作者:周世健

《你好我好大家好》

《俗话说得好》

《今年元宵不团聚,送碗汤圆祝健康》

《万箭齐发》

《狼狈为奸》

《一个没有戴口罩的》

《最后的晚餐》

《隔离不隔情》

《找到目标了》

《全力抗疫》

《钟馗斩鬼》

以上漫画作者:刘强

  市一中党员、教师曹丹被阻隔在松滋老家,作为美术老师,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用组画记录一线党员教师在抗击疫情中的工作状态

文学作品

_
_
_
_

疫期“宅”记

李姜洁

  照例是广播声打破一座“静默”城市的呼吸,唤醒无数“宅”家居民的梦:请大家不要出门,不要串门……

已经是“宅家”的第15天,从来没有过的最长春节假期。

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魔”。

每天不断变化的疫情数据,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每个数字背后,都连着一个生命,一个家庭,一个用生命作战的群体,一个众志成城的民族……医务工作者、网格员、基层干部、志愿者……在本该是岁月静好的2020(“爱您爱您”),他们还没来得及翻开春节假期第一天的日历,就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刚刚掰着指头数完女儿武汉归来后的14天观察期,宜都发现第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消息就在朋友圈里炸开,而且病人就在离我家不到一百米的另一个小区!疫魔一下子近在咫尺!

继武汉封城、宜昌封闭所有高速公路入口之后,宜都的防疫网越织越密,全市所有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日子很快到来!

街头出现从来没有过的景象:商铺大门紧锁,上午十点的街道,比凌晨三点还要寂静。仍然开门的寥寥几家药店,顾客至少间隔一米在门外排队……

在疫情肆虐的日子,像无数普通家庭一样,我们家进入“我宅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的“正能量”模式。

我和女儿、加上那只叫“丢丢”的萌宠,每天坚持”宅”家,“宁愿长点膘,不到外面飘”,用女儿的话说,终于到了“躺着也可以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了”。看完李修文的《滴泪痣》、刘诗伟的《南方的秘密》、叶舟的《兄弟我》,最新的《小说月报》、《人民文学》,以前来不及看的若干期刊杂志……一直喜欢过安静的“宅生活”的我,终于开始感到憋闷。于是我们开始“自得其乐”:关掉家里所有的灯,将垫子在沙发上摆成座椅的样子,一家三口在客厅里的“电影院”一边吃自制爆米花一边“观影”;在“家里蹲”大学,教“丢丢”跨栏、算术、跳街舞,搞得狗狗一听见手机开始放街舞音乐就往卫生间柜子下面躲………

偶尔借下楼丢垃圾的机会出去透透风,在小区不到50米的绿化带溜达,仰望各楼层住户玻璃门窗透出的日常生活景象,听菜叶倒进锅里的“哧啦”声,还有慵懒的猫叫、兴奋的狗叫声,突然涌出与生命万物共存于世的亲切和温暖。只有三次,是愤愤然提前回家:一次是有人不戴口罩在小区穿行;一次是一位男士在健身区抽烟,自然也是没戴口罩的;还有一次,是听见一扇窗户又传出争吵和哭闹的声音,我突然记起自己和老公为些鸡毛蒜皮闹矛盾的往事,是多管闲事,也是自我反省地嘀咕:身在福中不知福……

最让人担心的是每天要在医院穿行和工作的老公。我和女儿一遍又一遍叮嘱:一定要戴好口罩,办公室要每天消毒,开窗通风,勤洗手。等老公准备出门,又赶到走廊上叮嘱一句:不要去超市,家里的物资还能撑几天……

老公摇头哂笑。除了接待病人的情况,他带回更多的,是他所在的医院关于抗击疫情的消息:医生们踊跃报名参加发热门诊二十四小时值班接诊;医院的“健康之路”专家咨询平台上线了;内科大楼正在进行发热隔离病区改造……曾经叨叨“医患纠纷”导致医生职业安全感和获得感下降的他,语调里满是欣喜:宜都丰岛食品公司今天拉来一车慰问物资,××果园送来一车水果,他学车的驾校也上门献爱心了……最让人振奋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我们家,也飞到千家万户:宜都首例患者治愈出院啦!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是无数勇敢的“逆行者”,换来平常百姓“我宅我骄傲”的安宁和幸福。打动人心的,不仅是年过八旬的钟南山院士在疫区里的身影,更多的,是无数普通人的坚守,那些平凡的天使。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宜都文艺志愿者以“艺”抗疫,致敬逆风飞翔。诗人曹平用诗歌记录《我们的人》:“那个连夜挖起自家地里的冬春萝卜送到城里小区的人”“那个依旧起早扫街的人”“那个看到疫情通报禁不住泪水涟涟的人”“那个在街道和风口一直手持温度计的人”……“楠管先生“彭世荣在《为了亲友更安全》里诙谐地劝诫:“相信政府相信党,不去拜年在家闲”“待到病毒烟消散,再把酒坛子都抽干”……作家张会芬对无数逆行者的致敬和期盼,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你在家里 我在这里 我们一起战胜疫魔 迎接春天的消息。”

全民抗疫的集结号里,我结束了“宅生活”,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队伍,成为曹平诗歌里“我们的人”。我有幸成为抗疫期间的临时“楼栋长”,成为48户居民的“亲密战友”。全民监测体温的日子,大家不再对门而居却互不相识,同楼而居,我们有了“一家亲”的温暖。我知道,无数“我们的人”的手,正牵在一起,向“疫”而行,向阳而生。我们是九条命的神鸟,我们是众志成城的钢铁长城!

宜都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_
_
_
_
_

摄影作品

《我们一定赢!》赵涛 摄

《隔离不隔情》杨邦新 摄

《街头宣讲》向焱烨 摄

《巾帼英姿》杨明全 摄

《请留步!》向焱烨 摄

《武汉加油!》杨蓉 摄

《三夫当关》

《咱们仨》

《坚守》

《送到城里的蔬菜》

《轻伤不下火线》

《等我们的好消息!》

《就地办公》

《我也上!》

《志愿者》

《挑灯夜战》

《灌装》

(以上作品由宜都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市摄影家协会提供。未备注作者的摄影作品选自宜都市各乡镇、陆城街道官方微信公众号。)

医治病,艺暖心,宜都文艺志愿者们在非常时期,担负起文艺作品鼓舞人心、传递力量的使命,传达了宜都人民与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坚决打赢抗疫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中国必胜!

责编:刘娟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