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是打好打赢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的重点所在。我市出台3年行动方案,分类施策、一企一策,以创新为主引擎,引导专业园区、化工企业,走“循环化、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之路,克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的鸿沟。下面,我们把目光投向宜都化工园,来看看在疫情带来的严苛考题面前,搬迁入园的企业如何做答!
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土生土长的宜都企业。疫情之下,企业主打产品——化妆品紫外线吸收剂外贸受阻,但走进企业车间,繁忙的生产场景令记者感到惊喜。
“我手上的这两罐产品虽然形态一样,但功能却截然不同。这一罐是传统的化妆品添加剂,80%以上销往国外,而这一罐是华阳化工针对国内市场,用短短两个月时间研发出的新产品——高端材料助剂。”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彭翰池在现场了解到,正是有了这两款产品的快速转型,让企业有了从容应对疫情冲击的信心。
外贸受挫,转战国内市场,重拾发展信心,短短两个月时间,华阳化工主打产品迅速完成更新迭代。
“我们产品在研发过程中,施行的是市场上最高的质量标准。通过质量指标对比检测,像国外的同类产品紫外线吸收含量都在99%左右,像我们这个产品是99.9%。”据宜都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部长覃华中介绍,该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很快从实验室到车间实现了技术转移,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0.9%的纯度优势,看似微小,却是新产品赶超国外同类产品,迅速立足国内市场的砝码。
“通过一个月的试生产,就迅速的进行了投放,目前每个月的生产量已经接近120吨,国内的销售已经达到了60多吨,大大地超过我们预期的效果。”宜都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廖全红道。
面对突然而至的疫情考验,华阳化工危中寻机,快速实现逆势突围。企业负责人坦言,这种向内挖潜、不断创新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关改搬转”形成的倒逼压力。
“这次企业的新项目建设,当然是为了响应关于长江大保护的政策,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也给我们企业创造了一个契机,通过这样的科技创新,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发展。”廖全红说。
“准备进行企业转型升级的时候公司对于我们整个研发部的人员投入、资金投入和设备的投入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据覃华中介绍,以前该企业的研发团队只有三到四个人,目前有七个人,在整个新产品的开发上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淘汰落后产能、转型搬迁带来的阵痛,让企业潜心思考发展方向,壮大了研发队伍,加大了创新投入。正是源于这些“硬核”储备,在疫情带来的考验面前,企业得以交出满意答卷。
以促进转型的政策,激发企业谋转型的内生动力,2018年1月,宜昌市出台化工企业搬迁入园指南,从新项目的工艺、能耗、环保、安全生产等各项指标都有了细化的约束,共含6大类要求,26项评估细则。
我市拥有近50公里的长江岸线,是宜昌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为让搬迁企业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能够行稳致远,我市通过一次次严谨的项目评估会,对每个企业进行更为细致的标准考核。
“这个化工企业从园外搬到园内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转移,应该是一个转型升级的搬迁,体现在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副市长龙顶泉说,“我们严格的对每个企业进行把关,每一个企业入园都必须经过入园的评审,还有工艺评审,要保证它目前的工艺水平是目前国内的先进水平。”
“现在我们已经深切的感到,有时候一个更严格的标准执行,并不是为了把企业逼死,反而使企业深入的开发,取得一个新的突破。”在覃华中看来,也只有向上看齐,更严要求,企业才有了“涅槃”的可能。
扎实的科研功底,让华阳化工在转型之路上步履铿锵。眼下的化工园区内,华阳化工新厂区正在加紧施工。从节能降耗到产线智能化改造,绿色发展理念已融入到新华阳的“骨髓”。
“从我们现在身后的厂房就可以看到,我们的产品走向是从上到下,可以节省很多的动能和人员,电费一年可以节省差不多100多万人民币。而且,在中央控制室可以看到生产现场各个工段的运行情况,生产工艺的安全性、安全保障更高,产品质量也会更稳定。”宜都市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部长徐波介绍说。
包括华阳化工在内,截至目前,宜都化工园入园重点产业项目共有35个,总投资超过370亿元,同时还建设交通、环保、循环化利用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13个。绿色理念引领下的新园区,三废处理容量更高、能源利用更少,循环化利用项目更广。
“围绕着园区的废物利用,我们打造了新材料的版块,就是可以把废物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延长产业链。我们的污水处理厂集中的运营,危废处理中心的建设,还有集中供热等方式,都是解决了环保和安全的问题。”龙顶泉表示,要把工业园区真正建设成一个环保、节能、智能的绿色产业园。
预计到2030年,宜都化工园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50亿元以上,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指标达到全国同类工业区先进水平。(宜都融媒记者 吴瀚 实习记者 徐梦媛 图 朱玉婕)
编辑:李虹 喻姣阳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