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扶贫阳光暖人心——李方元“战贫记”

松木坪镇观音桥村一组村民李方元,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帮扶干部的鼓励与帮助下,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从吃低保金的“老大难”,到自给自足、发家致富的华丽转身。

多年前,因婚姻破裂,女儿跟随妻子在外地生活,备受打击的李方元像是被抽去了精气神,独自一人回到了家乡观音桥村。

“村里变化真大,无论是道路还是环境都越来越好,但我却住着父母留下来的土坯房,墙上都是裂痕,瓦片都落了……”面对糟糕的环境,李方元的心境跌落到谷底。

随着年岁渐高,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守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的李方元,一来二去竟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贫困户。

原本以为半生蹉跎,未来不过化成黄土一抔。但令李方元没想到的是,党的“好政策”和村里的“好心人”,让他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

2015年8月,村书记和市统计局派来的驻村干部突然来到李方元家,在详细了解他的生活状况后,经过一系列工作流程将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安排了专门的帮扶干部结对帮扶。

“老李啊,你这生活环境不行啊,你看看你喝的水,都还有泥巴,再看看你这房子,怕是人还没脱贫房子就先倒下啦。”结对第二天,帮扶干部就来到李方元家中,鼓励他振作起来,并表示要尽量帮助他改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我心想着,几万块钱的建房款我反正拿不出来,难不成干部们还能掏钱给我盖个房子不成?”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李方元根本没在意帮扶干部的话。但意想不到的是,从那以后,隔三岔五就有驻村干部、村干部、帮扶干部轮流来到他家中,帮忙选新址、找工匠、购材料,很快就为他建起了新房子。

2016年2月,当最后一片红瓦盖上屋顶,当哗哗的自来水流进水缸时,李方元的思想也有了波动,“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连我这个‘掉队’的人都有了改善生活的可能。”

不蔽风雨的土房子变成了坚实的水泥房,浑浊不堪的堰塘水变成了清澈的自来水,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李方元的精气神也一天比一天强,但经济收入这个难题仍然困扰着他。

“由于我不懂技术,年纪大了体力也跟不上,帮扶干部给我介绍的工作没法去做,日子过得紧巴巴,每月就靠着180元的低保金生活。”看着周围的很多贫困家庭都自食其力,靠政府和帮扶干部救济的李方元感到十分难为情,便渐渐萌生了发展家庭小产业的想法。

得知李方元的想法后,帮扶干部都为他加油鼓劲,并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后,建议他发展养蜂产业。

2016年下半年,在大家的帮助下,李方元成功引进30匹蜜蜂,半年不到就获利了3000元。有了第一笔收入,再加上帮扶干部的支持,他又引进了能繁母牛2头,并获得了政府补偿资金4000元。有了牛耕种,田里的农作物产量也比之前高,在保障自给自足的前提下,还能小有收入。

“到了年底一算,我的收入早已超过4800元标准,成功摘下贫困户的帽子。”李方元说,“更没有想到的是脱贫后,帮扶干部还跟以前一样,每年都帮忙提前谋划产业发展,这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如今,李方元的养蜂技术已成熟,由于蜂蜜品质好,来买的人非常多,销路很俏,收入也很稳定。除此之外,他还努力学习养牛技术,并引进了肉牛2头,母牛一头,预计年底可增加收入7000元。

扶贫的阳光照耀在这片地上,给李方元的生活带来了希望,也将希望带给更多的人。抬起头,李方元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让我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温暖……”(通讯员  翟辉)

责编:喻姣阳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