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可喷洒200余亩!我市中稻植保开启“飞防”新时代

7月20日,在枝城镇泉水河村中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一架无人机正在喷药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中稻病虫害。

“秧这么深,背着药壶在田里面不好走,往年我2亩6分田人工打药要大半天,现在无人机飞防只需几分钟就打完哒,效率好高!”泉水河村七组组长彭传海兴奋地告诉笔者。今年,中稻病虫防治关键时期遇上超长雨汛期,植保无人机的投入使用,让当地许多和彭传海一样的村民省心不少。

“我们每年在泉水河村、回龙垱村、观音桥村、徐家湾村等中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2次无人机飞防,防治面积800余亩。今天是第1次,下个月还有1次,以防治穗颈稻瘟为主。”宜都市丰裕粮油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华东介绍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情况时说。

以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多以一家一户分散防治为主,防治装备和水平低、作业风险大,防治效果不理想,传统“淋浴式”喷洒还会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现在,无人机喷洒农药,良好的雾化效果,大幅提高了农药利用效率,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还节约水资源,同时人药分离还能预防有关人员接触药物而引发药物中毒的意外发生。

“现在农户越来越认可无人机的防治效果,无人机平均每天可以作业200余亩田,是人工效益的20倍。”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高波表示,近几年,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引用,不仅确保了我市6.3万亩中稻生产安全,有利于农药减量化工作的推进,还能有效保障环境和食品安全,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水平。(通讯员 李艳涵)

责编:向姝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