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文凯)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通过农村道路提档升级,打造一条最美线路、建设一片宜居村庄、培育一批市场主体、搭建一个农商平台,促使全乡茶叶产业、旅游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全乡茶叶产业持续发展达30000余亩,高山蔬菜产业500余亩,扶贫中药材产业400亩,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群众收入逐年增加。
梁山村金萱蔬菜专业合作社,村民正在给辣椒装箱
“左边是2017年提档升级的柏油马路,6.5米宽、全面黑化,右边是原来3.5米宽的老路,货车司机根本不敢进来。”9月7日,在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梁山村村委会前,梁山村党总支书记张爱民向农村新报全媒记者描述着村里的大变化。
梁山村金萱蔬菜专业合作社,村民正在给辣椒装箱
这里是雷梁公路与老县道交汇处,路口就是2019年落户梁山村的宜都市金萱蔬菜专业合作社,库房里几位村民正在给辣椒装箱,门前停着一辆准备拉菜的货车。“每天早上六点开始采摘,晚上十一点发车,第二天凌晨到长沙。”合作社理事长杜永军算起了收入账,“这一季延季辣椒从5月底开始采收,已经接近尾声,全村110亩无公害蔬菜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50多万元。”
梁山益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也是在雷梁公路通车后进村的,目前已发展中药材340亩,种植当归、柴胡、白芷、仓术等中药材,村民不仅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而且在基地务工解决就业。
“过去除了一条老县道,都是泥巴路,到处是死角落,车进不来,东西出不去,产业更是无从谈起。”在即将完工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外,张爱民向记者介绍,通路后,村里除了发展种植业,还依托梁山旅游资源,联合三江文旅打造全民健身户外拓展中心,发展民宿产业,一期13幢民宿主体结构已建好,即将开业纳客。
栗贲线上美丽的吕家坳村
打造一条最美线路。近年来,潘家湾乡公路里程新建、改扩建公路284.6公里,基本形成以“陆渔一级路、聂毛线、雷梁线、栗贲线”“井”字型为骨架,县道、乡道、村道为经络的交通路网。全乡9个村1个社区通组公路硬化率100%,入户路硬化率达80%以上。段栗线旅游公路、雷梁线产业公路、聂毛线扶贫公路效应逐步显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建设一片宜居村庄。曾经的吕家坳人守在山里发愁: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宽7米、长6.8公里的村主干道段栗线拓宽黑化后,以青山为背景,集镇建设、村舍规划、水电改造、路灯安装、公厕广场修建等一系列“大手笔”投入,百年吕家坳从一个偏僻闭塞的“后进村”蝶变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明星村”。一个个重新改造的街道、民居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村民刘学洪看准乡村游带来的机遇,投资百万元修建“刘家山庄”,生意一直红火。一块酥饼,看似普通,吃则唇齿留香。2015年,当地村民吴昌英尝试将酥饼加工销售,并注册了“吴婆婆”商标。2018年底,栗贲线通车,公路修到吴昌英家门口,原料纯正、纯手工制作、柴火烘焙的酥饼走出深山,一年能卖30多万元。“从以前单纯卖茶叶到如今的卖生态、卖风景,吕家坳人依靠绿水青山过上了好日子!”吕家坳村党总支书记管永强介绍。
正在柴火灶上烘焙的“吴婆婆”手工酥饼
培育一批市场主体。茶叶是大自然赐予潘家湾的宝贵财富,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该乡在减少农残、提升品质上下功夫,稳定茶出口,增加茶收入。在吕家坳村,禹家坪茶叶专业合作社已发展茶园4650亩,茶叶主要出口到非洲,合作社配套建设10家茶叶加工厂,带动近600户茶农增收。目前全乡茶叶总面积突破3万亩,年产量达4900余吨,年创产值上亿元。依托雷梁线,梁山村把传统种植玉米、土豆的土地改种白芷、当归、柴胡、紫苏等中药材300余亩,产值近百万元,带动了沿线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增收致富。
“吴婆婆”手工酥饼制作技艺已成为宜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搭建一个农商平台。潘家湾乡依托交通综合服务站和邮政、中通、申通等物流企业设有3处物流点,各村依托宜都供销建立农村交通物流点,依托捷风物流“村货巴士”打造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站,满足农村物流直达各村、农民农产品上行直达销售要求。2020年拟提档升级烈叶线、望五线、彭丁线、段黄线、老天线、精抛线近28公里,投入资金2000万元。
在一条条新修的柏油马路串连下,潘家湾土家族乡9个行政村依靠成一个整体,全域生态公园理念逐渐由梦想变为现实。村庄增“颜值”,村民鼓“袋子”,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享受生态带来的绿色“红利”。握锄头的村民掌起了勺,山野土菜也卖出了好价钱,2019年,旅游度假村梁山、吕家坳、沈家冲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