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红花套镇人大代表对镇老轮渡候船室改造项目进行视察时,候船室里正在休闲的居民鼓起了掌。
该候船室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承载着镇上居民共同的记忆,大家在此买票、等船、上船、起坡。候船室所在的老河街,也成为镇上最繁华的地段。
可随着陆路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居民们出行较少选择水路,候船室逐渐冷清了下来,甚至一度面临被拆除的境况。
镇人大第九代表小组获悉此消息后,呼吁保护见证红花套镇发展历史的候船室,并向镇人大提出建议。随后,镇人大将此建议转交镇政府办理。镇政府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对侯船室原貌尽量恢复。
现在的候船室,黑板上写有航运班次,桌椅也还原成老旧的木制桌椅。
“侯船室的基础设施已翻修,但老照片上墙、老电影放映、老物件收集等工作还要加快进度。此外,要进一步修复老河街青石板、木板楼原貌,努力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看完现场,镇人大代表陈启平对社区负责人说。
“打造文化古镇,共同守护镇域‘独家记忆’,满足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镇人大将持续开展监督。”红花套镇人大主席廖贵平说。(通讯员刘静、江冬梅)
责编:向姝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