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多家央媒聚焦宜昌!他们在关注……

1

9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

刊发报道

湖北宜昌精准扶贫补短板

携手同心奔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报道全文如下


初秋时节,长江北岸,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东壤口镇绿竹筏村,满山的夏橙(柑橘的一个品种)已经采收完毕。

“今年有个好收成,多亏了宜昌的好邻居、好兄弟!”种植大户张林算了一笔账:35亩夏橙卖了14万斤,纯收入30多万元,平均每亩比去年增收1000多元。

宜昌地处湖北西部,其与恩施等市州交界处,属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短板逐渐补齐,当地群众携手同心奔小康。

  共建水电网 产业齐兴旺

长江支流西流溪,是宜昌市秭归县泄滩镇牛口村与绿竹筏村的天然分界线,一度也是产业发展的分界线。站在江岸边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只见东侧牛口村林木茂密,西侧绿竹筏村却相对稀疏。

缺水,是绿竹筏村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我们这里主要是坡田,土地贫瘠,一遇旱情就容易歉收甚至绝收。”2013年,在外务工多年的张林返乡创业,流转30多亩土地种柑橘,结果年年都为找灌溉水源发愁。“从几公里外的长江泵水到果园,柴油机加人工成本一次就要上千元。”

一溪之隔的牛口村却是另一番光景。由于地形、气候条件适宜,水源充足,牛口村从1997年起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如今年产量1200万斤,人均收入达2万元。

绿竹筏村不是没想过从西流溪引水,但村里电压低,带不动大功率水泵。从巴东接电距离有1500米左右,成本也不低。从距离仅600米的牛口村接电是最省事的办法,但两地分属不同市州,跨界接电有难度。

过去,受行政区划、地形分隔等制约,宜昌与相邻的几个市州在通路、通水、通信等方面衔接不足。去年,宜昌主动对接恩施等地,跨地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共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牛口村和绿竹筏村的电力设施共享项目由此提上日程。

2019年9月21日,泄滩供电所正式进场开工,新建变压器1台,架设线路650米,一个多月后正式投产送电。绿竹筏村泵房的水缸里清水涌出,困扰多年的安全饮水和灌溉用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有了水,绿竹筏村产业发展快马加鞭。在张林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柑橘专业合作社。超过一半的村民开始种植柑橘,种植总面积达到4000多亩,年产值800万元,人均纯收入6500元。虽然与牛口村相比仍有差距,但张林对未来充满信心。

修好毛坯路 敲开致富门

在宜昌与恩施交界处的南庄坪,一条1.2公里长、3.5米宽的水泥路在山林间铺开,一头连着宜昌市秭归县磨坪乡雁落坪村,一头连着恩施州巴东县绿葱坡镇中村。

69岁的雁落坪村三组村民谭明翠正在苞谷地里忙碌。“自从门前的这条路通了,日子就好过多了!”

原来,雁落坪村距秭归县城100多公里,而距巴东的野三关镇只有22公里。2017年底,途经中村的巴野公路正式通车后,雁落坪村村民去集镇更加便捷。但是,中村和雁落坪村之间的一条1.2公里的毛坯路,阻挡了村民出山的脚步。

“这样一条毛坯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车辆通行困难。”雁落坪村党支部书记谭明春说。

去年10月,这条1.2公里的毛坯路被纳入宜昌、恩施交界处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由宜昌投资兴建,今年3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借着通路的契机,雁落坪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近70户村民种植销售土豆、白菜等高山有机蔬菜。

“现在每天都有外地商贩直接开车到家门口来收菜,再也不愁卖不出去了。”谭明翠喜上眉梢。路修好了,也为中村的茶叶、猕猴桃、种植养殖等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客源和销路。

经过持续两年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宜昌市完成路、水、电、网等项目77个,惠及5.06万边界地区群众。

看病有医保 上学有资助

走进宜昌市兴山县榛子乡板庙村,刚脱贫的村民高士军和妻子郑启凤在田间忙着采摘辣椒。“孩子今年刚上大学,我俩肩上的担子重了。好在今年辣椒行情好,目前的收入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高士军笑着说。

前些年,由于长期劳作,郑启凤落下了头疼、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在乡卫生院住院两周花了5000多元,医保报销时遇到了麻烦。

原来,郑启凤虽然人嫁到了宜昌,但户籍还在老家襄阳,因此无法享受宜昌的医保政策,只好每次都折回娘家报销。

当时,宜昌正大力探索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模式,但政策尚未覆盖到全市域。了解情况后,有关部门立即全面摸底,在2019年实现了政策在宜昌市域的全覆盖。“无论户籍是否迁到宜昌,只要在宜昌范围内被认定为贫困人口,都可以享受到健康扶贫政策。”宜昌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无论是在宜昌还是襄阳,郑启凤都可以享受异地医疗的“无缝切换”,再也不用来回跑了。儿子郑来全的户籍也在襄阳,但平时常住宜昌,2018年考上了位于襄阳市保康县的职业高中。宜昌扶贫部门将他纳入“雨露计划”教育扶贫项目,每年可以拿到5000元补助。

据宜昌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统计,2020年春季学期,已资助像郑来全这样常住宜昌在外地上学、外地户籍在宜昌上学、宜昌户籍在外地上学的贫困家庭学生1万余人。

受益于危房改造政策,高士军一家如今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房,还添置了不少家电,生活越过越有滋味。“等农闲时节我就去外面打工,加上种植、养殖等收入,今年预计纯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

2

9月29日,《人民日报》11版

刊发报道

中国龙舟争霸赛

在宜昌市秭归县举行


报道全文如下


图为27日,参赛龙舟在秭归县徐家冲港湾开展竞渡活动。郑家裕摄(人民视觉)


9月27日,2020年中国龙舟争霸赛在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县城徐家冲港湾举行,来自广东、福建以及湖北本地的12支代表队参加了角逐。此次举办龙舟争霸赛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喜迎国庆。

3

9月29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第08版

刊发报道

绿水青山重现 矿区变身景区

4

9月29日

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农业农村部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

多措并举 保“双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

聚焦宜昌蜜桔、猕猴桃




5

9月29日,《经济日报》第09版

刊发报道

上半年净利润7.19亿元,

同比增长54.85%—— 

安琪酵母闯世界 

报道全文如下


酵母是人类文明史中被应用最早的微生物,约4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已使用它来制作面包、酿造啤酒。现代酵母工业起源于欧洲,自1846年实现工业化生产至今,沉淀100余年。

中国现代酵母工业化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位于湖北宜昌的安琪酵母股份公司(下简称安琪公司)经过34年深耕,成长为国内酵母行业唯一上市公司和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市场遍布155个国家和地区。在历史悠久的酵母行业,安琪公司如何坐到全球第三把交椅?

疫情大考开新局

9月22日,朱银宏刚刚接送走一批客商,对接上海国际孕婴童展览会的电话便又响起。最近,他亲自主抓几项大的市场推广活动,还要准备10月份举办的全国经销商年会。

“新冠肺炎疫情让老百姓营养健康意识显著提升,要趁机将品牌做大做强。”朱银宏担任法人代表的安琪纽特股份有限公司,是安琪公司今年4月新成立的营养健康食品全资子公司。在全球酵母行业,中国安琪位居前三,但在营养健康产品方面,中国安琪一枝独秀,与其他公司主做原料不同,安琪公司不仅拥有销售渠道、系列终端产品,还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今年上半年,虽然处在疫区,但安琪纽特仍保持了26%的销售增长。除了克服物流不畅、人员紧缺等共性问题,安琪纽特重点打造线上营销团队,利用直播、社群、新零售等平台打开营销新局面。

走进位于宜昌生物产业园的安琪纽特细胞源(酵母)营养健康食品数字化工厂,沿着可视化参观通道,记者看到大批量原料投料自动化装置正在运转,成排蛋白粉罐正在传送带上“缓缓前行”,驶入自动化立体仓库,包装机自动打包、蜘蛛手正忙于堆垛,自动叉车将一箱箱成品转上立体货架,这个安琪投资2.47亿元新建的全数字化智能工厂,本月刚刚投产。

朱银宏介绍,该生产线实现机器人自动分拣、全程电子化查询和识别,全程无人、无纸化作业,具有智能化、可视化、柔性化等特点,产品从原料、生产、储运到销售全程可追溯,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营养健康食品工厂。

一手抓营销生产、一手抓项目建设。安琪公司将疫情影响变为发展机遇。

“外出消费减少了,宅家消费一定会激增”。安琪公司迅速扩大家庭小包装酵母产能,发挥全球多工厂优势,满负荷生产;同时大力传播家庭面点、烘焙类食品制作方法,积极引导大小酵母包装进家庭。上半年,安琪公司通过电商渠道实现的酵母和家庭食品原料产品销售额同比提升60%以上。

负责公司包装技术的“大忙人”王勇回忆,疫情期间他平均每天接打电话超过100分钟,从包装机的选型方案确定、厂家考察、协调发运、现场调试服务他都逐一落实。

生产不停,项目不歇。今年以来,安琪公司在综合保税区设立子公司,开展跨境电商、保税仓储、保税加工等业务;研发综合体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扩建食品原料新生产线如火如荼进行;在宜昌猇亭区和云南普洱成立子公司,启动宜昌城区酵母工厂搬迁和澜沧酵母项目前期工作……

今年上半年,安琪公司实现营收43.42亿元,同比上涨16.91%;净利润7.19亿元,同比增长54.85%;员工收入同比增长6.2%,上缴税收3.46亿元,同比增长19.3%。

专注科研促创新

“71个研发项目,每个都有新进展!”9月23日,安琪公司生物营养技术中心常务副总经理胡骏鹏再次梳理团队工作进展情况,好几个项目令他深受鼓舞:酵母代谢产物的研究与开发实现废液再利用,做到对糖蜜吃干榨尽;微生态制品的开发和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团队承担了农业农村部《饲料原料—酵母培养物》行业标准的制定,并借此完善了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方案……

“技术创新是公司最核心的动力。”回顾安琪公司34年的发展史,每一次里程碑式的技术进步,都推动了公司跨越式发展。

高温酒酵母的技术突破,解决了公司初创时的生存问题;无糖酵母、酵母抽提物、酵母浸出物等产品的技术和质量全面突破,使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优势凸显;高糖酵母、无糖鲜酵母等产品的成功开发,助推了公司的国际化。

敢创新,才有竞争力。对此,安琪公司生物技术总工程师李啸深有体会。他回忆,公司早期依靠学习模仿欧美企业技术,但酵母类产品的活性受温度、水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生产过程控制全靠技术人员经验判断,导致产品不稳定。

为了将经验性参数变为理性科学的量化参数,安琪公司对几万批次生产记录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系统解析酵母发酵复杂系统的共性结构,形成生产工艺关键控制点,建立智能化控制模型,实现了酵母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如今,这一系统在安琪所有工厂推广,近3年节约直接生产物料成本超3000万元。

重视研发是安琪的传统。2019年底,安琪公司刀刃向内实施改革,强化研发中心职能,增设环保技术中心、产业创新技术中心、生物营养技术中心,进一步聚焦核心基础技术研究。据统计,安琪公司今年共立项242个研发项目,其中重大项目15项,新产品项目22项,上半年整体完成率55.2%。

生产线全球布局

上世纪90年代,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安琪酵母悄然“飞”向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1995年,安琪公司年产能扩至6000吨时,三分之一产品“飞”向了国外。

深受鼓舞的安琪公司,在企业创立十周年庆典时提出了“争亚洲第一、创国际名牌”的目标。2001年,安琪公司利用高性价比的产品、独有的服务优势进入非洲、中东市场,2003年,市场又扩展到东南亚和南美。

“从上世纪80年代创业时起引进国外技术,拼命学习赶超同行到90年代在国内站稳脚跟,安琪人始终认为国际化要以专业化为基础。”负责安琪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刘劲松说。

2005年一次出口日本市场的经历让刘劲松至今记忆犹新。因为个别纸箱出现变形,一个纸箱破了个小洞,被日本客户投诉索赔。对此,安琪公司进行了一周的全流程质量检查,“客户投诉暴露了公司管理和操作中存在的‘不严谨、不细致’问题,这是教训也是收获”。

自此,对产品质量更加挑剔的安琪公司,在国际化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从2009年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后,欧美国家也陆续有了安琪的身影。如今安琪公司拥有超过700个海外经销商,分布在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

随之改变的,还有安琪公司在业界的地位。“2001年,安琪公司受邀参加美国国际烘焙工业展,这是安琪第一次登上国际性舞台。虽然是唯一参展的中国公司,但安琪处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没有达成任何实际性的成交合同。”刘劲松说,“当2010年安琪团队再次来到美国,境遇却大大不同。这一次安琪公司展位正对入口大门,面积与其他美国知名公司相当,展台前,参观者、寻求合作者络绎不绝。”

产品走向世界,安琪公司的生产线也着手全球布局。继2013年埃及工厂建成投产后,2019年安琪俄罗斯公司竣工投产,非洲及中亚市场产品销量随之翻番。

最近,安琪公司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未来将以更扎实的举措着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生物技术大公司,进一步延伸酵母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让面向世界的安琪走得更远更稳健。

6


9月29日,《农民日报》 第05版

刊发报道

“五优联动”抓好优质粮

报道全文如下


秋分过后,江汉平原最西端的湖北省枝江市玛瑙河畔,秋收已近尾声,满田稻谷香,优粮满仓。9月25日,枝江市问安镇万水桥村的稻田里举行了枝江玛瑙米2020年迎丰收开镰现场会,收割的稻谷将经过加工包装,直销粤港澳大湾区。

枝江是湖北宜昌市的粮食生产大市,粮食种植面积近90万亩,其中水稻36万多亩,总产量占全年粮食比重一半以上。近3年来,枝江市探索“优种、优法、优购、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推进实施优质粮工程,优质稻从6.3万亩增加到今年的20万亩。为何政府主动给予的补贴逐年减少、优质粮推广面积却越来越大?

“根本在于用产业的思维保障粮食安全。”枝江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姚迎九向记者介绍,粮食安全不光是在仓库里,更重要是在土地里,在农民手里的锄头把上。枝江通过打通水稻高质量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产业链,种好粮,卖好价,才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精选良种 统一技术 抓好优质粮源生产

“合作社3000亩核心区,统一种上政府补贴的优质稻品种,不仅是简单的上规模,而是通过全程社会化服务、智慧农业,真正提质提效,示范带动。”枝江市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开梅向记者介绍说,好粮食先要种出来,合作社运用无人机等最新技术装备,统一绿色生态防控等技术集成,不仅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还保障了产品质量稳定。

2018年,为改变水稻品种多而杂、种植效益不高的现状,枝江市采取先建后补、贴息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和合作社统一采购精选良种,对于种植优质水稻品种给予每亩50元种子补贴。

2019年,枝江继续对种植农户给予30元/亩补贴、推广主体给予10元/亩补贴、推广村给予5元/亩补贴,充分调动各类群体积极性,全市优质粮项目区达12万亩。枝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爱民介绍,项目实施第一年就看出效果,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优粮优价 严把质量 “产购储”一体

“9月秋收以来,公司已经收购了3000多吨优质粮,收购价略高于市场价。”9月22日,中化农业(湖北)粮谷公司、枝江市国家粮食储备公司总经理刘军向记者介绍,公司敞开收购优质粮,收获期优先优价收购,对优质稻实行单收、单储,确保农民种植的优质水稻及时入库。

针对部分种粮农民对政府补贴的优质稻种植心存顾虑、担心在收购环节体现不出“优粮优价”等问题,枝江市积极构建“示范发布企业+村级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以“产购储”一体化来经营运行。枝江市政府出台政策,优质稻谷推广区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0.02元/斤,核心区优质稻谷价格高于市场价格0.10元/斤,攻关区优质稻谷价格高于市场价格2.00元/斤。

同时,充分发挥粮食加工企业在优质粮食工程中的积极作用,从种植、收购、仓储到加工、销售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加工企业积极增加库容及烘干配套设施,市级储备粮全部收购优质稻,优质订单履约率得到保障。

强化营销 电商助农 好大米要获得市场认可

“打篮球后可以吃三碗玛瑙米,特别香,舌尖感觉特别滋润。”枝江市市长余峰在网络直播带货中,倾力为枝江大米代言,1.6万吨枝江玛瑙米被认购。

“今年,枝江市级领导17次到各类电商平台为玛瑙米代言,优质大米线上线下实际销售额突破亿元。”枝江市供销合作社主任李国强介绍说,市领导主动为枝江优质稻等农产品开展电商直播带货,就是要打响枝江大米品牌。在“粤鄂同心”“京粤鄂连线”等直播带货活动中,“枝江玛瑙米”等农产品大放异彩。

近年来,枝江以打造“枝江玛瑙米”地域公共品牌为基础,合力推进枝江大米品牌建设,通过聘请专业团队挖掘枝江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特色与文化内涵,积极加强品牌推介。

“数字经济助力疫后复工复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将生产端、消费端和流通端连接起来。”枝江市粮食发展中心主任易小容介绍,枝江通过科技、品牌、金融和服务等全面赋能,让优质粮食卖出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