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化工围江困局,实现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宜昌星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煤气化节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作为宜昌市落实长江大保护、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眼下正努力克服疫情和雨季影响,全力以赴赶工期、抢进度,与时间赛跑。预计项目建成运行后,各项排放指标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仅为国家标准的25%,一系列节能减排“组合拳”正加速企业“绿色转型”。
9月29日上午,在兴发集团宜都绿色生态产业园内,宜昌星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煤气化节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工地,不等雨滴完全收住,工人们便匆匆走向岗位。
眼下,现场最多的工作是焊接各种管道,总计超过10万米。记者在工地看到,很多地方支起了蓝色或红色的防雨布,焊接工们就在防雨布下焊接管道,蓝色的焊光一闪一闪,将工人的身影映在雨布上。
“今年的雨季特别漫长,由于焊接不能在露天进行,所以施工单位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只要不是特别大的雨,就用小雨棚来遮雨。”项目设备安装负责人杨茂祥介绍,这种工作方法大约能够挽回10-15天的工作进度。
据悉,星兴蓝天煤气化节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近24亿元,占地384亩,建成后可年产40万吨合成氨。目前,该项目的最后一个关键大型设备氨合成塔已安装就位。
“我们这个氨合成塔的外壳是从山西制造的,该设备从山西运抵到施工现场,历时4个多月。”宜昌星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绪说,“合成塔安装就位之后,标志着整个项目的进度完成了65%,按照当下的进度和外围条件来看的话,预计在今年年底能够完成建设任务,在明年年初能够投产。”
记者了解到,煤是生产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此前,当地有很多小合成氨生产厂家,工艺落后,原料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大,后来逐步被关停。而该项目则是引进了行业最先进的水煤浆气化工艺技术,项目核心技术包含等温变换技术、低温甲醇洗气体净化技术、低压氨合成技术,可使黑色的煤被转化成气体参与化学反应,变成无色的液氨,一点不浪费。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硫元素,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硫化氢,不能够较好地处理,于是我们就通过硫回收装置,将硫元素变成了园区循环链条上的一个化工原料,将它变成硫酸产品,提供给磷复肥装置,作为磷复肥的一个生产原料,实现了很好的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李绪向记者进一步解释说。
新技术、新工艺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更清洁,自动化程度更高。污水处理站、硫回收、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措施更是一个不少。
“比如说我们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国家标准都是400mg/m³,而我们宜昌地区标准是提级了,是200mg/m³,但我们这个项目硫化物可以达到30mg/m³,氮氧化物可以达到50mg/m³,这个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和地方标准,所以说项目建成之后能够助推兴发化工转型升级。”李绪表示。(宜都融媒记者 吴瀚 黎文来)
责编:李虹 喻姣阳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