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宜都架锅山村第一书记江进民:十里桃花红 贫困村蝶变“绿富美”

三峡晚报全媒记者 邹前俊 通讯员 陈美惠

绿荫加护的大道小路随形就势,蜿蜒至农家;绿树蓝天里,一幢幢小洋楼错落有致;山坡上,金黄的蜜橘挂满枝头……走进宜都市枝城镇架锅山村,一幅美丽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

然而,以前的架锅山村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产业带动,一个个问题束缚住了架锅山村。2015年,架锅山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271人。

同年8月,宜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工商局)副局长江进民(现任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小水果种植优势,走上农旅融合的发展道路,探索出了一条促农增收致富路,让省级贫困村蝶变成为美丽乡村试点村,实现了“绿富美”的逆袭。

春天里夕阳下的架锅山。通讯员杨振华 摄

搬进新居生活方便了

进村的路口“十里桃红·架锅山”地理标志十分显眼。宽阔的柏油马路随形就势,高高低低,贯通整个村落。车子在村落中行进,随时可见金黄的蜜橘挂满枝头,还有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或大棚,这是架锅山村的金秋。

一幢青瓦白墙的新民居伫立在主干道旁,古朴静美。这是位于架锅山村3组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之一,共有8户,67岁的黎孔梅是其中一户,120平米四室两厅,屋内宽敞明亮,屋外有块菜地,还有一排猪圈。

“现在生活非常方便,幸亏听了江书记的劝从山上搬下来,当然更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能过得这么安逸。”10月21日,提及现在的生活,67岁的黎孔梅掩饰不住幸福的笑脸。

以前,黎孔梅一家住在该村4组的山顶上,有2亩多地,以种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作为经济来源,后来每年还喂了几头猪增加收入。“好不容易把猪养肥了,卖的时候要抬1公里才能上公路,那个钱真是不好赚啊!最头疼的还是孙儿上幼儿园,每天早上要送下山,傍晚还得下去接。”

尽管如此,当涉及搬迁时,黎孔梅一家还是舍不得耕种了一辈子的田地。“江书记和村干部三天两头爬上山来给我们做工作,搬下来才感受到住得舒服,也方便!”黎孔梅至今还记得,是2017年搬下山来过春节的。

安置点就在马路边,在门口就能搭班车去宜都城区,而且平时老两口还能在附近做点临工,“不比在山上的老家做农活收入差到哪里去。”

2015年,刚来到架锅山村时,江进民难以想象,这个自然环境优美,且有“小水果之乡”美誉的山村咋就成了省级贫困村。

村里5.6公里的主路,仅3公里左右是破损不堪的水泥路,且路面仅3米宽,还有一段仅通三轮车的泥巴路。“架锅山村的传统产业是小水果,春季有花海夏季有水果都无法吸引游客来,村民守着‘金果果’端着穷饭碗过日子。”江进民说,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是架锅山发展的最大瓶颈。

“资金缺口很大,村收入没有这么多,多年来修路一直是村里的难题。”江进民来到架锅山村后,向村两委建议先修路,却在资金上犯了难。经多方奔走,在宜都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支持下,终于在2018年完成主路扩宽和黑化,与五宜线连通,到宜都城区仅20分钟左右,而且水泥路通到全村每个农户家。

乡亲们富起来摘“穷帽”

架锅山村因病致贫的情况占比较大,如何帮他们走出困境?对江进民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该村3组、今年51岁的周书华一家曾因病致贫,他家住在一个山窝里,目前公路已经通到家门口。来到周书华家,记者看到,门前屋后都种着桃树、李树、柑橘、樱桃等果树。

几年前,因妻子身患重症、母亲瘫痪在床、女儿上高中,一家人仅靠他务农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那时的生活真看不到希望,在最无助的时候江书记和村干部帮我渡过了难关。”周书华说,在他迷茫之际,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上门,不仅传授了“致富经”,还介绍他到东阳光公司工作,“有这份稳定收入后,我也充满了信心。利用休息时间到合作社学习种养殖技术,到外地参观学习。”

因承包的土地面积有限,这几年,周书华通过开荒、套种等方式,在门前屋后发展桃、李等小水果10余亩,2018年挂果出售近7亩,家庭增加收入5万余元。当年,周书华家摘掉“贫困”帽子,还把周边10多个贫困户及一般户都带动起来,发展田间果园,带领他们一起增收。

5年来,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精准施策,制定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在1、2、3组发展桃、李等小水果,在4组发展养殖,在5组发展枇杷,在6组发展茶叶,引导农户房前屋后栽种果树,打造小水果专业村。

一批“能人”在产业发展中做大做强,并“反哺”贫困户。“一人富不算富,我的想法是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小水果种植大户曾勇是位有乡土情怀的青年农民。2016年以来,他先后流转100多亩土地种植小水果,带领村民入股办起宜都宏源水果专业合作社,还以务工、土地流转、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多种方式吸纳全村31个贫困户就业。

江进民介绍,通过5年的产业发展,架锅山村已种植桃李、柑桔、樱桃、葡萄等小水果20多种,面积超过3000亩。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2720元,增加到2019年的18857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4.6万元增加到21.65万元,综合经济实力进位到全镇第5名。

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

今天的架锅山,产业兴旺,交通便利,景色宜人。通过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美景如画的花果山变成村民致富的金银山,一跃成为宜都市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近年来,柏油路全村贯通,桃花广场、湿地公园、打锣山观景台扮靓乡村,生态停车场美观方便,游步道直达果园,游客越来越多。

“我们村的公路修好了,环境也越来越美了,游客周末的时候愿意来采摘、赏花、呼吸新鲜空气、游玩,带动了我们周边这些农家乐的发展,我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该村3组经营农家乐的村民郑联俭说。

“春天是我们村最美的季节,放眼望去,红的桃花,白的李花,错落有致,自然生态,这样的美景真的让人流连往返。”站在桃花广场上,江进民向记者介绍道,春天里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争奇斗艳,去年3月成功举办了首届桃花节,武汉、宜昌及周边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

江进民介绍,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工作队积极向村“两委”建议,有序开发架锅山和张家冲水库,努力打造“观景、采摘、休闲、美食”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叫响“十里桃花红、千年架锅香”生态旅游品牌。

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增强了村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为架锅山村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要做好农旅融合文章,不断提高架锅山村的知名度,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对架锅山村的未来,江进民充满了信心。

◆记者手记

真情融入架锅山

江进民的微信号昵称为“架锅山人”。他说,几年下来,与当地百姓有了深厚的感情,自己早已融入他们当中。

驻村5年来,江进民几乎每天吃住在村里,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贫困户家中,或奔走在解决扶贫难题的路上,对村情了如指掌。江进民与队员刘勇、胡建华都50多岁了,他们坚持五天四夜驻村工作纪律,扎根架锅山。

“实际上,很多时候双休日我们也是在村里过的。”江进民说,他和队员的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到村里,工作岗位在村、组织生活在村、吃饭住宿在村,哪怕双休回家后,只要村里工作需要都做到主动到村,毫无怨言。

站在架锅山村打锣山观景台上,远处的风景很美,有乡村、有城镇,江进民说:“晚上在这里可以看见城里星星点点的灯光。其实我们晚上回城一趟并不难,但一直坚守在村里,我们的情感早已牢牢系在了架锅山村。”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