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展】政府非税收入智慧平台 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近年来,市财政局致力于智能化信息应用,以政府非税收入征、缴、管为突破口,率先推出“票据电子化、收缴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政府非税收入智慧平台建设,探索出办事“不见面”、平台“来代办”的便民智慧服务新模式。

刀刃向内,顺应时势破旧俗。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严征细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

瞄准优化服务的“风向标”。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而传统的银行收缴代开模式存在票据容易被仿制、需要多个窗口办理、办理结果财政单一查询、不利于跨系统信息交换等诸多弊端。手续复杂、环节过多、未达款项的堆积也加大了资金监管难度,存在着管理风险。

紧盯群众需求的“信号灯”。一直以来,市政府非税收入的缴款方式采用的是“直缴模式”,缴费人需往返于执收单位与代收银行(网点)之间,并需要多次排队才能完成缴费及业务办理,这一流程费时费力。缴款人颇有怨言,群众的需求成为了市财政局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多元化征缴方式改革的动力。

启用“互联网+”的“助推器”。多年以来,政府非税收入征缴一直使用的是传统的纸质票据,而每年的财政纸质票据更是需要花费近100万元,纸张消耗量300万份以上。这俨然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电子银行的广泛使用,为非税收入电子支付缴款提供了便利条件,包括国库集中支付在内的重要财政业务系统也都逐步实现了电子化。

谋篇布局,多方联动开新局。非税收入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涉及财政部门、代收银行、执收单位和服务对象的衔接和互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非税收入智慧平台建设分三部进行曲推进。

聚智慧、定方案。市财政局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汇聚单位设想、群众意见和专家智慧,科学拟定政府非税收入智慧平台建设可行性方案;成立研判领导小组和技术攻关工作专班,精心编制方案报经政府审批,按规定程序实施政府采购,做好相应保障工作;收集执收单位基础信息,对执收单位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逐项核对和梳理,为搭建平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拓渠道、搭平台。由现行“单位开单、银行开票/收款、财政监管”的非税代收模式全面升级为“单位开票/收款、财政统管”的新业务模式,建设市政府统一的缴费门户网站和电子化缴费平台,实现所有数据统一入口,统一标准化接入管理;打通财政专网、银行专网、电子政务网等共享平台,共享业务数据,助推政务服务“一站式”办好;开展网络联调,进行系统测试,以罚没收入、不动产登记费、幼儿园保教费等为主,在教育、公安、政务服务部门等部分执收单位上线试运行,达到试运行目标后总结经验,完善系统功能。

广覆盖、优服务。全市非税收入智慧平台于今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征缴全覆盖。线上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宣传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和正面引导;线下组织召开政府非税收入智慧平台工作会议,对操作进行岗前培训,针对教育、公安等有特殊业务需求的部门分批次召开专场培训会议。并制作整理详细操作手册、流程图、视频,全方面多角度介绍平台操作流程。试运行期间工作专班采取一对一现场辅导,及时、准确解决运行中的问题。

数据领跑, “三化”实践再提速。

电子化服务成为无处不及的“快递哥”。2019年8月以来,我市作为全省首批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唯一试点县市,已成功开出全省首张县级和乡镇级财政电子票据。推行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后,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成本,减少了纸张消耗,缴款人在成功缴款后,由收款单位在线实时开具电子票据,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支付宝生活号、短信等方式实时推送给缴款人,缴款人可在全国财政电子票据查验平台查验真伪。

信息化应用成为有呼必应的“帮你郎”。融合政府门户网、云上宜都客户端等网络媒体,推行多元化支付方式,缴款人无需到银行缴费窗口排队等候,可直接通过网上银行、微信(支付宝)扫码、自助缴费终端、移动POS机等方式随时随地完成缴款,形成24小时不间断在线缴费服务支撑。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实现网上办、马上办 、就近办、一次办。

智能化模式成为铁面无私的“守门人”。智慧服务平台建成后,无缝对接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非税收入征缴管理系统和收款单位业务系统,非税收入通过银联归集至不同代收银行,财政电子票据实时推送至服务对象,并同步完成收入入库、收费项目划分、票据清缴、账务处理、收入分析统计等一系列流程,实现缴费信息共享,彻底打破“信息壁垒”,既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也实时对收费过程合理性进行审核。

责编:向姝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