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系列报道(四)
“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法律的红线绝对不能碰……”9月30日,宜都市陆城街道尾笔村的调解室,在法治村主任周友平的劝告下,一起可能引发治安案件的情感纠纷得以化解。
在宜都市,像周友平这样的法治村主任共有155个。他们参与调处纠纷、民主决策、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积极构建社区一刻钟、农村半小时的“法律服务圈”,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这次村里扩宽2.9公里道路,涉及3个组50多户,村民没要一分钱的补偿款。”宜都市五眼泉镇鸡头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彭晓柏说,他们所倡导的勤、孝、净、诚、和“五美文化”和家谱传福、家训积福、家规惜福、家颜亮福“四福”新家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社区里的麻烦事、困难事,只要‘乡绅贤达’团队上门去说一说,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在宜都市陆城街道东风社区,这支“乡绅贤达”团队由辖区内威信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组成。他们利用人缘、地缘优势,通过“有事上门促促和、无事串门聊聊天”的形式,解决了许多政府想管又管不了的问题,打牢了社会治理民心基础。
法治思维渐入人心,道德风尚逐步形成,自治活力得到释放。宜都市探索实践“双基强化、三治融合”,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全省唯一试点县市,其经验被写入湖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决定。
和宜都一样,宜昌下辖的各县市区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宜昌化,创新探索开展网格化社会治理,基本形成一县一品、一地一特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深化公民诚信守法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风气持续好转,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秭归县“幸福村落”创建获“首届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奖,被纳入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枝江市探索“新社团新市民”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建设获民政部肯定。
远安县在辖区内的102个村规范组建“道德理事会”,推行“道德理事会+”的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村里矛盾纠纷少了、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没有了,有力推动了全域高质量脱贫。
夷陵区打造覆盖区乡村三级的“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及“夷陵一家亲”APP,推行“三约四治”乡村治理,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西陵区开展“党建引领、法治护航”业委会建设,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难题……
坚持法治为纲,筑牢社会治理压舱石;坚持德治为领,凝聚社会治理软实力;坚持自治为基,激发社会治理源动力。“三治”融合,畅通社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村里的党组织书记更忙了,但为民办事的积极性更高了;居民群众多元化的需求更多更便捷地得到满足了;政府“掏腰包”买服务,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更多了。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周寒飞 通讯员 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