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报道显示,广东、河南、甘肃、重庆、上海、陕西、内蒙古等地已启动重点人群接种工作。辽宁下周起,也将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在河南郑州,12月23日,来自中原水产物流港的50名冷链工作人员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成为河南省首批接种疫苗的重点人群。郑州市重点人群接种工作预计明年2月上旬完成。
在广东,截至12月22日,全省累计接种18万人,目前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上海,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
图为呼和浩特市重点人群接受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供图
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和部署,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采取“分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主要是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重点人群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
后续随着疫苗附条件上市或者正式批准上市,普通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会全面有序地铺开。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介绍的情况,新冠疫情发生以后,我国布局了五条技术路线,推进疫苗研发。到目前为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们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进入三期临床的疫苗,都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由于我国疫情较早得到控制,国内不具备开展三期临床试验的条件,所以我国五款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疫苗都是在国外开展的三期临床试验。
上海疾控在解答疫苗接种的相关问题时提到,目前阶段,以下情况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
发热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者;
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接种 3 个月内有生育计划;
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
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
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调节剂者;
有新冠病毒感染史者;
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日前表示,为了保护高风险人群,在6月份依法依规批准了新冠疫苗紧急使用,从7月份开始了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接种工作,从7月到目前,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暴露人群进行了紧急接种,目前累计已经完成100多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经过严格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观察,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或者发病,必要时接种者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接种疫苗后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近期,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引发全球广泛关注。综合目前世卫组织专家、卫生疾控专家、权威媒体等披露的信息,多方普遍认为变异毒株对疫苗的影响较小,公众无需过度担心。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在12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在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会导致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也无证据表明任何变异使病毒毒性更高或使诊断方法、疫苗有效性等遭到侵蚀。
《卫报》分析指出,大多数人对疫苗的反应是产生一系列抗体,抗体通过扰乱病毒的不同部分来使病毒失效。因此,即使疫苗产生的部分抗体可能因病毒变异而无效,其他抗体也不太可能受到影响。总体而言,变异病毒对疫苗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
12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主任医师王华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研究结果表示,新冠病毒变异变化在正常范围内,没有看到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疫情防控,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