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长江,奔腾出峡,左拥古老背,右揽红花套,而红花套因居江南犹秀丽,扼守荆门而雄奇。
一、
农耕文化的摇篮
宜都市红花套镇吴家岗村有片神秘的土地被载入中国考古史,它是距今7500年前的城背溪遗址,大量文物印证这里是湖北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原始文化,也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之一。
城背溪遗址核心区面积37亩,为长江边二级台阶。1973年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训练班在此调查时首次发现了城背溪遗址,长江水利委员会在红花套镇设立文物考古工作站,对其调查研究。1983年至1984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局部试掘,发掘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另有少量夏、商、和唐宋时期的遗存以及东周、东汉和六朝的墓葬。文化层厚度约2米,发现房屋建筑遗迹、石器制造场、灰坑,主要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另有牛骨、鱼骨、鳖甲等动物遗骸和稻作遗存,斧、锛、凿、球、网坠等文物具有很高研究价值。陶胎内普遍夹有稻草末、稻壳一类羼混料,说明那时人类就从事稻作农业了,并且有了比较发达的农耕文化。从目前发现情况看,这类文化遗存均分布在宜昌范围且集中在长江南岸,其文化内涵明显异于已发现的其它原始文化,可见宜都市至西陵峡段的长江两岸是当时先民活动的主要区域。由此专家们推断,城背溪文化早于大溪文化1000多年,对探讨大溪文化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992年12月16日,红花套城背溪遗址被列为湖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宜都市重要古代文化遗址,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立碑明示,严加保护。
柑桔文化是红花套农耕文化的主要代表。早在1500多年前,“宜都柑”已闻名遐尔。《荆州记》载:“宜都郡旧江北柑园,名宜都柑”。“春日清江岸,千柑二顷园”,这是诗圣杜甫途经红花套,目睹漫山遍野柑桔即兴诗作。如今,宜都柑桔发展迅猛,面积和产量均居楚地之冠、全国前列,世称“中国柑桔之乡”。“宜都蜜柑”被定为国家农业地理标志。红花套柑桔不论产量或质量,均为宜都之冠。金秋十月,满坡金桔,但见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穿梭桔林,摘果竞欢。“土老憨”公司红花套柑桔文化园里收藏了中外100多种名贵柑桔珍品,供商家游客鉴赏。湖北省外国专家局在此建立柑桔引智基地,与美国、巴西、日本、西班牙等国切磋交流,以开放的胸怀引领世界柑桔产业发展潮流。
二、
渔猎文化的化石
古老的土地,古老的生命,红花套镇渔猎文化与农耕文化一样发达久远。江中捕鱼,山上狩猎,是红花套先民生活的“原始底片”,有了这些丰富可靠的物质基础,人们才得以在此繁衍生息,并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多彩的文化。
红花套享有我国淡水鱼类资源库的美称,拥有中华鲟、长江鲟、白鲟、胭脂鱼等国家一二类水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鲟鱼,被视为2.5亿年前白垩纪时期的活化石,见证中华文明的悠久与伟大,红花套幸运地印证着这块古化石,至今镇上还有一个叫渔洋溪的村庄,世代养鱼为业。
“国宝”中华鲟是全球鲟鱼之王。长江葛洲坝工程阻断了中华鲟上溯产卵的洄游通道,红花套江段形成了迄今长江唯一的中华鲟产卵场,被列入长江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长江水质,宜都市在红花套镇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工业和生活废水集中无害处理后达标排放,以利于中华鲟栖息、繁衍。位于红花套镇摸索出鲟鱼产业化技术,建成鲟鱼博览园,以生态鱼业促进旅游产业,接待游客和专家学者参观考察。
三、
山水文化的精典
宜昌长江大桥南岸,一巨石上书“荆门山”大字,山腰一天然“仙人桥”横架,山下一“渡远亭”临江,长江破峡而出,波澜壮阔,浩荡东去。当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登荆门山心潮澎湃,在此写下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壮美诗句。
荆门山南北长,东西宽,方圆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39.2米。荆门山与江北虎牙山相峙,形成一道长江出三峡入江汉平原的门阙。相传远古时代,从巫山神女峰飞来一头雄狮,由安徽的黄山飞来一只猛虎,彼此争夺山水咧牙相斗,夏禹抛出一根铁链把它们锁住,从此,狮虎各踞南北,扼守川门,人称“楚天西塞第一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大小战争百余次,公元前278年秦楚军队会战江关,公元31年汉光武帝刘秀军由此夺关西进,公元222年三国吴蜀夷陵之战等著名战事,以及后来抗日战争的鄂西会战等众多战役都发生在此。
荆门山因石兀峥嵘、石桥横卧而壮美,是古代文人墨客在三峡地区留下诗作最多的地方之一,除李白《渡荆门送别》,还有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度荆门望楚》)等名篇,杜甫、李商隐、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均在此触景生情,抒怀言志,留下诗词歌赋200多首,为中国其它名山大川远不及,有的诗篇雄文被编入学生教案,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山家喻户晓。
灵山秀水的红花套深藏一条美丽的河,她的名字叫大溪,古称“富金溪”。大溪发源于宜昌文佛山,全长25.6公里,流域面积64.8平方公里,流经红花套16.3公里后汇入清江高坝洲库区。大溪野性十足,汛期暴雨频发,河水暴涨,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在河上建库一座,库容千余万方,坝高百余米,是全省少有的双曲拱坝之一,大坝如古城墙般巍巍壮观,全部由人工凿石、灌浆砌成。右岸防汛溢洪道,左岸输水隧洞,配套渠道百余里,灌溉发电兼备,水润红花套、高坝洲两镇万顷农田。库区景色秀美,水质优良,千曲百转,野鸭水鸟众多,鱼虾戏水浅滩,竹林茂盛,树木多样,层林尽染。乘船游览,心灵归真。作为宜昌后花园,这里无疑是跳水、攀岩、野炊等户外运动和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荆门山下的长江边,有块“乌龟碑”,碑高3.5米,宽1.2米,龟座20厘米,碑面残损,碑文楷书“总兵左都督岐山杨公神道”隐约可见,墓碑主人为郑成功征台攻荷部将杨来嘉。
杨来嘉,福建福州人,先随郑成功收复台湾,镇守金门,后叛逃降清。“三藩之乱”又随吴三桂举旗反清,转战荆襄巴蜀,兵败巫山被俘,当时从重庆到京师必经红花套荆门山,杨来嘉大概被押解到荆门山时身亡而就地安葬,后人立碑凭吊。
在红花套发掘出土的“中国石斧之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但其它古迹难觅,在通往长江渡口的桔红路上仅存几间老屋,均系解放后建筑。老人们回忆说:老房子不是被日本的飞机炸毁,就是被从江北过来的鬼子放火烧光了。日军于1940年4月底实施“宜昌作战”计划,三个师团在空军配合下,兵分两路进攻国军江防部队(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设在宜昌),飞机对包括红花套在内的沿江集镇狂轰乱炸。当时日军驻扎江北, 国民党在江南,因为红花套是个小码头,国民党经常派人过江侦察,刺探情报,有时也会派小股部队过河打击日本人。恼怒的日军过江报复,火烧民房,屠杀百姓,无恶不作,难民大量逃亡长阳,宜都县政府机关也迁往聂家河白田。
往事作古,新业开来,从未来十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可窥,红花套镇正着力打造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一些项目相继启动,未来这里会更美好。
四、
民间文化的沃土
民间文学中,民间故事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一个门类,是深植于草根阶层的鲜活文化底本。红花套民间故事是这块古老土地淳朴民风的延续与传承,既是宜昌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宜都民间故事主脉。分传说、故事、笑话三类,篇幅短小精悍,情节生动曲折,形式自由活泼,语言风趣幽默,乡风民情,方言俚语,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地方特色浓厚,富于泥土气息,很多故事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红花套产生了众多民间艺人和故事家,他们能看啥说啥,现编现唱,随口应答,句句押韵。一批文艺工作者对传统的故事整理和创新,去糟粕、剔繁芜,留精华,突出乡音、乡情、乡趣,口头传说与书面创作并举。《红花套民间故事选》在不失可读性前提下突出故事的文学性,每个故事都赋七绝一首,高度凝炼故事概况,读者吟诗会意,韵中觅境。随手拈来:“洪水滔天大难临/观音施法救灾民/扁舟一叶困山上/艄公划船济乡亲”(《采花船的来历》),“赶山运石共三人/互比高低各显能/聪敏观音施妙法/虎牙南岸屹荆门”(《荆门山的由来》),朴实明快,一目了然。再如:“文官只会写辞章/武将擅长耍刀枪/唯有魁梧庄稼汉/才能给我一生粮”(《选女婿》),“本是同胞亲姐妹/妹勤姐懒显尊卑/鹊巢鸠占闹矛盾/自有凤凰评是非”(《喜鹊和斑鸠》),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开篇便把读者引入诗情画意中。
享有“湖北民间故事大王”、“全国民间故事家”之誉的徐荣耀,土生土长于红花套,他把宜都故事从宜昌讲到湖北,讲到了深圳“世界之窗”和上海“东方明珠”,讲到首都北京的“老舍茶馆”和人民大会堂。作为基层文艺创作骨干,他曾受到李瑞环、丁关根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与姜昆、常宝华、刘兰芳等曲艺界大师们一起畅言联欢。姜昆听了他的故事称赞“有嚼劲。”宜都获得全省首批“民间故事之乡”、“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故事)”,宜都民间故事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重点保护项目。《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宜都卷》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徐荣耀也获得“中国好人”之誉,红花套人铸就了这片文化沃土。(作者 李广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