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展】减“权力”加“活力” 打造项目建设新高地

——我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纪实

“手续更简单了、速度更快了、‘跑’件更顺心了”,这是项目业主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窗口的相同感受。

去年7月,我市出台《宜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之后,不断创造着工程项目审批的“新速度”。而这,只是我市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措施之一。

近年来,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打造“三最”营商环境,我市刀刃向内,以“六多合一”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用权力的“减法”、服务的“加法”,激发市场的“乘法”,“筑巢引凤”倾力打造项目建设新高地,助推高质量发展。经过持续努力,今年8-11月,我市连续四个月工改在宜昌市排名第一。

统一审批流程,实现无限向有限的转变


最大力度减事项,做到流程最“优”。全面梳理审批服务事项,以市场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坚持“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转则转”原则,制定宜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确保“清单以外无审批”,确定了45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2项中介服务事项,统一审批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同时对事项进行优化,进一步推动并联审批改革。合并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审批与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的核发等事项,调整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审批事项,由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统一受理、收件,实行“一表申请、同步办理”,各自然资源和规划所依职责按时限承办。整合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税务、登记等窗口事项,切实做到流程最优化。

最大程度去环节,做到材料最“简”。对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竣工验收,分类制定并实施7种不同类型项目的审批流程图,明确了审批阶段、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限,实现“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申报”。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纳入事后监管,不再作为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一般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只需提供3项申报材料。整合报批、供地、审批、验收、登记多个环节,实现不动产登记“供地交地即发不动产权证书”,截止目前,共为12个项目提供“交地即交证”服务。简化申报材料95%以上,完成与本级税务、交易、公安、民政等部门信息数据联通,推行无纸化填报服务,实现申请登记“零填报。推动“获得用水”流程再造、环节再优,实现1日办结、1个环节(用户申请)、0 材料的“110”服务承诺。

最大决心压时限,做到审批最“快”。不动产登记实现“012”目标,商品房转移、抵押注销、查封等登记即时办结;手续齐全的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一般登记2个工作日办结。政府投资房建类、城市基础设施线性工程类项目总审批时间由88个工作日压缩至74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总审批时间由55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工业项目总审批时间由33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带方案项目总审批时间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积极落实燃气接入外线工程并联审批,将审批时间由原来的9个工作日压缩至6个工作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用户从报装到通气点火,全过程体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


创新审批模式,实现串联向并联的转变


多规合一破解“拿地难”。率先在宜昌市搭建“多规合一”平台并上线运行,平台系统化汇聚了宜都市各类城市空间信息数据,实现10个乡镇和18个部门信息共享,通过对项目指定用地进行合规性审查,加强对项目选址用地的源头管控,打破“规划打架”壁垒,多部门网上并联协同办公进行会商决策,变原来的“线下多部门跑”为“网上不见面数据跑”,规划选址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办结,大幅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目前全市共有39个项目通过平台办理。

多评合一破解“评估繁”。对全市“一区四园”环境影响、水土保持、矿产压覆、文物保护、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安全性、气候可行性、洪水影响等8类评价统一评价评估,一次评估成果互用、政府买单,为企业省时省钱。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享受成果,平均每个企业减少成本近20万元。

多审合一破解“审图慢”。搭建“多审合一”数字化图审平台,入驻勘察单位68家、设计单位173家、审查机构11家,将土建、消防、人防等设计图实行“一个机构技术审查、一套图纸数字化交付”。项目业主过去需跑多个部门,现在只需网上一次提交,提速30%以上。今年以来,共有72个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平台走件。

多验合一破解“验收拖”。建立“多验合一”常态化运行标准体系,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为依托,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进行统一受理。由市住建局牵头,规划、消防、人防、城管等多部门“统一时间、同步进场、联合踏勘、集中反馈”,变以往单项验收为联合验收,尽可能减少对业主的“打扰”。2020年,已对54个项目实施联合验收工作。

多证合一破解“信息堵”。进一步推进“58证合一”、“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改革工作,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门进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的服务模式。加强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业务协调,健全“多证合一”信息交换工作机制,信息推送、下载率不断提升。

多管合一破解“监管弱”。已在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经济商务、环保、统计、卫生健康等领域实现了综合执法;在红花套镇、枝城镇两个经济发达镇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具备执法职权152项。同时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及时在网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已在全市全面推行。


优化服务质效,实现分散向集中的转变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整合规划、国土、住建部门分设窗口,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并分别设立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规划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水电气报装4个综合窗口负责相关工作,实行无差别“一窗式”审批服务模式,“一对多”转变为“多对一”,申办企业不再找部门、排长队、反复跑。截至目前,已有119个项目、505个审批事项通过工改平台实现“一窗受理”。

告知承诺创新服务。企业在办理投资项目备案(核准)、土地预审、规划设计方案审查之后,可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直接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建设,建立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约束、全程靠前服务为核心的管理服务模式。目前告知承诺制已在全市工业项目、低风险社会投资项目、市重点项目中全面推行开来。截至目前,共办理项目23个,18个项目已审查通过。

项目跟踪主动服务。推出了“新速度、心服务”特色政务服务品牌,组建了项目帮办专班,与项目业主一对一衔接,实现统一收件、出件、咨询,为申办企业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和帮办等服务,由“坐等审批”变“主动服务”,让业主享受贴心服务。2020年,共跟踪服务项目265个。(通讯员 袁宇)


责编:向姝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