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宜都13•14】以生态之美 引领发展之变



宜都融媒讯  “十三五”时期,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两山”理念为引领,以打造“三市三区”为目标,落实长江大保护、推进化工转型升级、聚焦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绿色生态发展已成为宜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禁捕退补  让“大江大河”焕新颜

江水摇荡绿影、护坡绿草如盖、滩涂修复平整......每日沿着长江岸堤巡查,“护鱼员”李士喜见证着这里的美丽“蜕变”,“原来这里除了堤就是河,现在绿化也搞好了,环境也比以前美多了。”

家住红花套镇周家河村的李士喜,曾是一名“资深”渔民。2018年,他响应长江大保护的号召,退捕上岸,完成了由“捕鱼人”到“护鱼员”的身份转变。

“我以前是捕鱼,现在是护鱼,这些经历,也让我对长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变身“护鱼员”的李士喜,不仅做好了日常的禁捕护鱼工作,还兼职当起了母亲河的“保姆”。在他的守护下,长江越来越美,他自己也由衷地感觉幸福和满足,“好比说生活垃圾,原来是成片成片的,现在就蛮少了。马上又要组织河流垃圾打捞队,对江河里的漂浮物进行打捞,我已经写了申请,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近年来,我市以“两江一河”全面保护与生态修复为重点,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禁捕退捕、岸线码头综合治理、河湖长制等一系列措施,为生态“加码”,为自然“减负”。

护好环境  在绿水青山中“寻宝”

眼下正值葡萄冬季田间管护的最佳时节,因为今年葡萄园少了更换大棚这件“大工程”,这让五峰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艾占荣觉得分外轻松。

“像以前灰尘太多,对我们大棚薄膜的透光性有较大影响,这两年空气质量好些了,对我们大棚薄膜耐用度、透光度都有一定的好处。”艾占荣说,以前空气不太好,葡萄园里的大棚薄膜最多只能用2年,现在基本上可以用3、4年。

不仅管护费用投入更少了,空气和环境的改善,还提升了葡萄的品质和口感。“就简单以大棚薄膜的透光度来说,透光度差的话,基本上一根葡萄树挂果串数就不会挂很多。如果露天的话,空气中粉尘灰尘多了,影响叶片透光度,进一步影响葡萄的口感、产量和葡萄的外观、着色度。”艾占荣表示,随着品质的提升,五峰山葡萄还获得了绿色产品认证。

近年来,我市以生态保护为红线、环境质量为底线、资源利用为上线,推动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使得葡萄园所在的五峰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向好,绿色发展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因为我们搞农业种植这块的,对环境气候这块还是很重视,像这几年,水质、空气这几方面还是有明显地改善,对我们种葡萄还是帮助蛮大。”得益于环境的改善,艾占荣的合作社发展得一年比一年好,他的干劲也更足了。

生态“留白”  留出城市绿色未来

在陆城廖家湖区域,龙湖湿地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就一直在全速推进中。

“这个项目我们一直在全力推进,对区域内的水体环境进行了清淤、清障、护坡整治等,已初步达到了水体畅通、水质变清、坡缓岸绿的效果。”龙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陆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元耀介绍说。

曾几何时,廖家湖片区因其湿地功能退化,成为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2019年,廖家湖湿地综合整治项目启动,投资3800万元,还原廖家湖水清岸绿的自然生态,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向并行,共生共赢”。

“龙湖湿地公园建成后,能更好地体现‘城市绿肾’功能,调节城市生态,为城市更加持续健康、绿色、生态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在朱元耀看来,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必将大力带动陆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农旅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我市累计投资9.6亿元,推进7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有责任托底,有行动支撑,“留白”的不仅仅是一处处韵致盎然的风光,更是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同步的新路,一幅绿色生态发展的新图景。

厚植底色,逐“绿”而行,因“绿”而兴。“十四五”时期,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农村饮水水质、全市地表水水质有所好转,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基本稳定,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实现美丽宜都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融媒记者 陈凡 朱敏 见习记者 毛紫薇)

责编:李忠益 喻姣阳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