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调查
青林寺康养小镇风景秀丽。 周星亮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湖北省县域经济排头兵,宜都率先启动了一项坚持党建引领下的“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序”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成效显著。宜都是如何实现“三治融合”的?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当地走访调研。
郡县治,天下安。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宜都,这个湖北省县域经济排头兵,早在2015年底就启动了一项坚持党建引领下的“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序”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自治活力得到释放,法治思维渐入人心,道德风尚逐步形成。深冬时节,记者走进长江、清江交汇处的宜都市,感受“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带来的深刻巨变。
党支部建在网格上
冬季的五眼泉镇弭水桥村,青山绿水,白屋红墙,雾气氤氲,好一幅乡村秀丽画卷!
“弭水桥村变成今天这样,不容易啊!”村党总支书记刘大卫边走边感叹。
7年前,弭水桥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这里垃圾遍地、路不通、水不净、电不稳,村集体负债80多万元,各项工作在宜都市100多个村中排名倒数第一。村委会的牌子一度被村民摘下来,赌气扛到镇政府门口,理由是“村委会不作为,配不上这块牌子”。
班子散、理事差、群众怨,弭水桥村出路在何方?2014年,刘大卫放下经营红火、年收入百万元的企业,回乡挑起了村党总支书记的重担。
“村民不满,归根结底是对村里的党员干部失去了信任。”刘大卫说。一上任,他就给村干部定下5条规矩:坚持每户必访、群众有事半小时到现场、执行政策一碗水端平、第一时间抓落实、公家的钱不乱花。
“刘书记,有车陷到沟里了,能不能帮忙抬一下?”一天凌晨3点,村民王仁海给刘大卫打电话。
刘大卫迅速起床,半小时内,冒着大雨赶到现场。“没想到,刘书记真来了。”事后,王仁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凌晨打电话就是想瞧瞧,书记承诺的半小时到现场算不算数。
凤凰涅槃。弭水桥村在新任班子带领下,转风气、办实事、抓发展,流转土地打造千亩紫薇园,引进民营企业建成国家4A级景区三峡九凤谷,举办乡村旅游节等,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3年增长了一倍,一举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弭水桥村党支部像磁铁一样,把民心像“铁粉”一样紧紧吸在一起,被宜都市委总结为“磁铁支部”——全市1232个党支部对标“磁铁支部”提升堡垒指数。
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让群众生活在集体中,让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如今,宜都市有39个“磁铁支部”,一大批党性强、服务强、带富强、理事强、自律强的“五强书记”活跃在各个乡村,成为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党组织基础夯实了,党建引领载体也要创新。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一线串珠”般将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在一起。
多年前,宜都合村并组改革,将331个村整合为123个,村民小组由2382个减少至828个,村干部减幅达71.5%。村和组规模变大了,村干部人数减少了,村民办事不方便、服务管理难跟进的问题随之而来。
农村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红花套镇渔洋溪村成为全省第一块“试验田”。随后,宜都市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原则与一组一格标准,将全市划分为998个基本单元网格,统一制作1:2000村电子地图,且一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实现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网格全覆盖,让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服务。
网中问民忧,入户解民困。这一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如涟漪般在宜都扩散。“三化四务”,即组织网格化、自治规范化、服务综合化,电子村务、电子学务、电子商务、电子服务的工作模式,更为全省同等条件地区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样板。
如今,有事找网格员成为城乡群众的口头禅。全市998名专兼职网格员分布在998个网格,履行着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法治教育宣传、帮助困难群体等多项职责,为宜都39.7万人民网罗起茶余饭后的温馨,网罗起田间地头的民情,收获了满满当当的民心。
诚信积分调动自治积极性
基层社会治理难在哪里?难在群众思想多元,难在干部服务不到位,难在治理体系不健全……致使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而在宜都,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智慧随处可见。
收到村道德评议会送来的扣分告知书,陆城街道尾笔村村民魏顺珍坐不住了,骑上摩托车直奔村委会。远远看见村治保调解委员王士喜,魏顺珍上前拦住他,掏出告知书想讨个说法:“我遵纪守法、没偷没抢,为啥给我扣3分?”
“子女住楼房,老人住危房,扣除3分。这是村道德评议会成员的一致意见。”指着墙上的《文明诚信积分细则》,王士喜解释说,“如果你能尽快将家中老人接进楼房,也可以不扣分。”魏顺珍当即答应,不久便将老人接进楼房居住。
在宜都,诚信积分制度正成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全市155个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实行积分管理,将文明守礼、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行为终身记录应用。
“我们成立了由党员、村民代表、驻村民警、法律顾问等组成的村道德评议会,负责对每户家庭的道德文明情况开展评审,并定期记录和更新。”尾笔村党委书记黄攀虹介绍,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创业带富等5大类22个小项经过认定可以加分,扰乱公共秩序、违反村规民约操办红白喜事、乱扔垃圾等31种不文明行为将被扣分。
走进尾笔村村委会,就见这里有一间“诚信档案馆”。只见占满了一整面墙的书柜里摆放着1400多户村民的《家庭诚信档案》。档案里,每户家庭成员遵纪守法和诚信情况一目了然。村民仅需扫描二维码,手机屏幕便弹出家庭诚信积分。“左邻右舍都在暗自较劲,谁也不愿意摆尾巴。”村民吴志成告诉记者。
陆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超介绍,诚信户不仅有评优表彰的优先资格,年底还可以用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奖品。“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有效调动了群众自治积极性。”
黄攀虹记得,2018年任职之初,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人情问题。“一年光人情花费近3万元,有时一天要跑五六家,成了村民们的沉重负担。”为此,尾笔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结合诚信积分制度,破除陈规陋习,促进移风易俗,将违反村规民约行为记入家庭诚信档案。
移风易俗不是不讲人情。村里邀请了70多名60岁以上老人一起到村委会“过集体生日”,子女们为他们切蛋糕、唱生日歌,寿宴简朴又不失热闹;高考放榜后,村里还邀请高中毕业生开展“话青春、展未来”联谊活动……
在尾笔村,失信户可以参加公益劳动或志愿服务活动,经道德评议会评议后按加分项加分,分值达到90分后恢复诚信户,次年才能享受村级福利待遇。
积分的一加一减,增加的是群众主动参与,减少的是陈规陋习。黄攀虹介绍,自诚信档案建设启动以来,有效化解邻里纠纷200余起,人居环境整治、人情风治理等过去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如今,宜都市155个村(社区)均制定了易学、好记、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人民群众自律意识被唤醒,进而形成“人人自愿、人人遵守”的新局面。
宜都还建立了155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选齐配强155名法治村(社区)主任,形成社区一刻钟、农村半小时的“法律服务圈”,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产业支撑添后劲
随着“三治”深度融合,在宜都山乡因私事发牢骚的少了,为发展出点子的多了。好乡风、强基层也引来发展大机遇。
这几天,宜昌可山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林星正忙着修改今年的发展规划和增加预算。“真没想到,新增2000亩爱媛28号果冻橙基地的方案被股东会否决了。”覃林星告诉记者,公司股东们一致认为,宜都乡风淳朴,基层组织能力强,应该加大投入,不能仅规划新增2000亩。
原来,2020年初,可山农业在高坝洲镇流转了4500亩土地种植新品种爱媛28号果冻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技术人员被隔离在外地,如不能在春季嫁接,一年的功夫就耽搁了。关键时刻,当地农业部门和镇上紧急组织大量物资并培训了120名嫁接熟练工,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嫁接,保障了可山农业公司柑橘品改的顺利推进。
“乡村振兴,产业是抓手。”宜都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施春燕介绍说:“目前宜都全市柑橘90%是温州蜜柑,每年9月至12月跟着全国的柑橘集中上市,卖不出好价格。而引进新品种一家一户改种换植和高接换种的规模比较小、成本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宜昌可山农业公司以后,不仅在果品规模化差异化上有突破,而且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水平的提升。”
施春燕算了一笔账:普通蜜柑每斤收购价格只有5角至7角钱,而爱媛28号果冻橙每斤可以卖到10元以上,一亩地收入可达2万元。另外,每亩地每年1800元的土地流转金和打工收入,也让当地果农受益匪浅。
在宜都,柑橘、茶叶、生猪、鲟鱼被称为农村主导产业的“四朵金花”,已建成31.8万亩优质柑橘、12.8万亩茶叶、年出栏生猪60万头、1.8万亩水产设施养殖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借乡村振兴战略东风,该市正加快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加快“农业+N”建设。
其中,投资25亿元建设的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实施柑橘“+互联网”“+文化”“+旅游”“+康养”行动,推动业态创新。投产运营的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一期可年产鱼子酱60吨左右,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2020年9月,商务部与欧盟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确定首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产品,“宜都宜红茶”作为全省唯一茶叶品牌入选。
乡村美起来,产业壮起来,农民富起来,正逐渐成为现实。(□ 经济日报记者 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