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对在近些年“井喷式”发展的在线教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线教育被视作朝阳产业,确实存在巨大发展潜力。然而在超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虚假广告、技术故障、质量不高、服务不佳等问题,频频被消费者投诉、被媒体曝光。”
在线教育机构之所以能“打动”家长的心,除了低价的“福利”,在很大程度与线下学校的“减负”有关,但招生考试并没有随着“减负”而降低难度。孩子的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要想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线教育正是利用了这样的一个冲突,向家长贩卖“焦虑”,让家长们心甘情愿报名。
抱有这种心态的家长不在少数,所以在线教育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上涨。但在适者生存的商业环境下,在线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在激烈的开展着。激烈的竞争下,线上教育机构要发展,就要“开源”“节流”。“开源”体现在流量的获取:“授课”变“售课”、让家长拉人头、“信息轰炸”宣传等;“节流”就是压缩成本,《中国消费者报》此前报道,授课教师介绍界面没有教师资格相关证明,不少教师甚至还是学生。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表示:“当前在线教育鱼龙混杂,有很多在线教育平台虚构老师资质,找没有水平的老师等来进行在线教育,屏幕那一端的孩子就可能是受害者。”
据各大在线教育平台的财报显示,营销费用占了支出费用的大头且年年上涨,研发费用仅仅只有其几分之一。而且这些在线教育机构总体属于亏损状态,那些实力较弱的机构最终会因为无钱可亏,退出竞争,最终的胜利者独揽市场。
在线教育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与同行竞争的基础上,靠着营销的教育,已经脱离了其教育的本质。酒香不怕巷子深,在线教育机构如果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真正的胜利,那就应该让家长和孩子体验到货真价实的知识,获得家长与孩子的“口碑”,质量为王才是硬道理。而并非一味靠资本市场上的竞争、靠营销、靠“信息轰炸”来获取流量,这样的手段,侵害了孩子和家长的利益的同时,也影响了在线教育行业的信誉,破坏了健康教育生态的形成。
网络技术赋能教育,催生了教育的变革,引发了学习方式方法的积极改变。通过互联网,教育的边界不断扩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了“回望过去、感受现在、触摸未来”的美好愿景,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在线教育回归教育,灭一灭营销的“虚火”,补一补知识的“干货”,形成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在线教育生态,让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解决在线教育的乱象,教育部门和监管部门都要及时发力,引导学生和家长理智消费,规范行业市场竞争,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最根本的,还是需要让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源头。(宋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