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广彦
自中学历史课本上读到中国“四大古镇”,便有了古镇情结。大学期间读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见“楚国国都在今湖北枝江”的表述,为家在古镇枝城而自豪。我是607队子弟,自童年起生活在枝城,四十年光阴沐浴,我的心结根一样深扎这片土地,一直视之为故乡。而今居住外地,偶尔闲时回枝城,顺老街走走,去江边转转,茕然孑影,追忆往事。
鸽子盘绕老屋马头墙
枝城旧称丹阳,临江建城,系原枝江县治。1389年(明)始筑城墙,后土城改砖石结构,周长五里五百步,高厚丈余,城门六孔,分东西南北门,另有小东门、小西门。现南门了无踪影,连名字都消失了,北门只剩“北门矶头”,西门和小东门略有一点古城影子,立于老街两头。
北门矶头放风筝的孩子
1965年我随父母从吉林鸭绿江南下湖北清江长阳,先后住青岗坪、火烧坪。不久中南冶勘将607队队部选定在枝城。1968年8月,607队家属区落成,我们随即落户枝城。
607队大院残存部分院墙(老卫生所)
刚来时西门还有一段明代城墙,后因修建公路拆毁,城门也被改造成现今不伦不类的样子。早年西门城外皆荒野坟地,607队家属区就建在这片鬼魂萦绕地上。家属区建八栋二层楼房,每两栋迎面排列,每栋三个单元,每单元八户,分大中小三种户型,统称“八栋房”。最初楼顶是平的,后为隔热加梁盖瓦,又在第八栋房后补建一栋另类红砖楼。当年这里是全宜都县最现代壮观的楼群,很多人专程赶来参观,在那个城镇居民住低矮瓦房、乡下农民住土坯茅房年代,红砖楼房着实令人仰慕。那代工匠做工实在,何况是中央事业单位的住所,楼房坚固结实,至今门窗没有明显腐蚀。
古城墙遗存
“八栋房”前去是郭家店,当年围湖造田,人们把西门与郭家店相连,一直延伸到红卫大队(大概今天的龙王台村),它靠着福星山,依着西湖垸,一头担着古城,一头挑着绿野。福星山似由鹅卵石和黄土堆垒,人造痕迹明显,有人猜测是楚王墓,山下铁锁井也许是墓道……青石井壁,有台阶下到井底,泉水清澈,童年我时常来此玩耍,不知哪年井被填埋,甚憾。上世纪备战备荒年代,人们在山脚挖防控洞,如今也都不见踪影。西湖垸本是滞洪区,过去是大片农田,种植水稻、油菜,如今被房地产开发成“西湖春天”,因地势平坦,当年曾有解放军来考察规划建机场,我们兴奋好一阵,以为可以天天看飞机了。
前去是郭家店
紧挨“八栋房”是一片黄土坡,当年环城大队在此建砖瓦厂,我常去挖泥巴回来玩,用金刚泥(膨胀土)做手枪、坦克之类的玩具,有时也会跟几个调皮鬼偷挖农田里的地瓜(红薯)、掰些苞米(玉米)到窑里烤着吃。烧砖窑在半坡上,风大的时候大人们就带孩子在废弃的窑顶放风筝,欢呼雀跃。砖瓦厂周围有大片鱼池,607队子弟常去钓鱼,不时与养殖场人员争执,纠纷不断。西门古城墙外最初是淤泥滩,607队来后在上面建起子弟学校,我在这里读完二年级后学校迁走,原校址上前后办过电瓶厂、灯泡厂、被服厂、冰棍厂,以解决家属和子弟就业。改革开放初始,这片厂房一度成为枝城临时汽车站,一时甚为繁华热闹。
607队后勤车间
当年一条公路斜擦西门,盘绕福星山过龙王台,前去就是枝城火车站,小时候经常去看火车、拣烟盒,来回十几里不觉累。去陆城方向赤溪河上的白水拱桥是必经之地,河堤上有很多野韭菜,春来郁郁葱葱,夏季雨后又会这儿一堆儿那一垄地生出肥嘟嘟地像黑木耳一样的地皮菜,挖韭菜、拣地皮,开胃又省钱,穷人家的孩子都干过这事。河对岸半山腰有个猴子洞,那是我童年时代的旅游胜地,藏着花果山一样的梦幻。赤溪河上有几座石桥,夏天孩子们戏水,爬上桥再跳下,阵阵尖叫。607队在赤溪河村(时称江岭大队)梁家畈村(时称战斗大队)办有知青点,我在知青点放过牛,河水甘冽,清澈见底,河草藏鱼,河滩虾戏,牛在河滩吃草,我在堤坡吹口琴,河水哗哗,琴声悠悠,恍若白水津渡,野舟自横。
607队“八栋房”家属区
那时“八栋房”前操场很宽,周边住户逢冬杀年猪,还有人来炸爆米花,引得孩子们围观看热闹。有个中年妇女每次从宜昌坐“沙宜班”客船来枝城卖冰棍,三伍分钱一根,在“八栋房”好卖,后来607队自己生产冰棒,再没见她的身影。晚上607队经常在学校放电影,学生们下课就在球场上圈地占位,常常先看新闻简报,再看《南征北战》,新电影考贝一般几家单位轮流放,这要熬更守夜等,看《侦察兵》那天,下半夜一点多考贝送来时欢声雷动。最难忘的是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晚上卫星掠过夜空,学校球场和家属区操场上人头攒动,听见广播里同步传出的“东方红”乐曲,人们激情欢呼。如今堰塘填埋变街道,学校扩建成镇中心幼儿园。
原607队子弟学校,现枝城镇幼儿园后门
今天的枝城镇中学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起点在枝城。1860年(清咸丰十年)长江河道由江北移江南,大水入枝城,东西北三面城墙倒塌。西门朝长江方向去是北门矶头,这里河势险要,城墙残垣尚存,墙脚矶头迎流挺立,气势壮观,风景独特,我们习惯叫它“钓鱼台”。江滩有片茂密树林,夏天知了声声不停,像唱歌的戏台。北门城外是白水港,村民多以打鱼为生,刘、鲁两姓居多,而今村子与城相融,镇政府、西湖中学等都建在这块地皮上。
长江沙滩
“小东门”正对长江,我5岁那年乘机帆船从长阳由清江入长江到枝城,就在这里上岸。小东门两侧青石垒筑,凿有三道槽,涨大水时木闸入槽夯土,阻水入城,因防汛之功它得以幸存。1998年长江大水淹没滨江路,高水位浸泡三个月,它没让滴水进城。遗憾原貌不在,被后人整成圆形,阻止机动车通过。如今政府投资4.7亿元,实施生态修复江岸工程,滨江堤防修葺一新,1935年时任县长饶光亚撰写的《建修江岸碑记》石碑被完好保留下来,这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
码头工人卸货情景
下游是有名无实的“大东门”,当年水运发达,这里又称五码头,是枝城最繁华地段,长江上下水的“东方红”客轮(改革后更名江汉、江渝、江申号)都在这里停靠枝城港,尤其夏天,每天傍晚人们都来江边看大水瞧大船,也有接客送友的人,广播里传出的枝城水情“涨落报告”,让这个弹丸古城声名远扬。后来港区逐年扩大延伸到长江大桥下的石鼓。煤炭紧俏那些年,枝城港水铁联运,港务局跃升枝城最大单位,成为最肥行业。当时港务局办公大楼、新华书店、候船室、电影院、台球桌、旅社等都在这一带,白天逛书店,晚上看电影,有事没事来这里转,成为镇上青年的时尚。
大东门外是砂坨,明清至民国,沙坨是长江流域重要商贸口岸之一,有“小汉口”之称,帆船停泊,桅杆林立,桨橹交错,绵延数里,临江街上店铺鳞次栉比,商帮会馆云集,民宅飞檐翘角,青瓦如鳞,有诗描述:“纵横市肆绕山坡,车马红尘逼眼过”。如今老街民居破落,马头墙上爬满了草,住户寥若星辰。漫步青石板,仰望天井屋檐,触摸残留墙基,耳旁仿佛回响历史足音。
吴家渡白水桥
原枝城至宜都公路上的白水桥
大同路与复兴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大概是南门的位置,印象中这里的一座老建筑大概就是文庙,后来当做粮食仓库,计划经济粮油国家供应,每到星期天人们来粮食管所买米面油,门前排很长的队。据说南门外有文峰塔、三杆笔、白塔寺等建筑,后来都因水灾或战事及“文革”而消失。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还有不少水田,十几岁的我曾绕着田埂去化肥厂拣煤核。改革开放后这里建起大同饭店,时为全镇最大的酒店,与复兴路上的百货大楼遥相呼应,构成枝城商业中心,仿佛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大同路上还有座引人注目的建筑,1980年修建的原枝城水泥厂筹备处,这是人们翘首以盼的大项目,后因国民经济调整而下马,大楼摇身变为宜都二中学生宿舍,周围也建成了环城大市场。
滨江路上的国营长江旅社
南门内建有“丹阳书院”,1937年,荆南中学由武昌迁至此地,后称“武昌高等师范大学”,逐渐发展成今天的百年老校宜都二中。1976年至1978年我就读此校。校园一半是教学区,原有数排瓦房,后面是教职工生活区;一半是学生寝室,中间是大操场、大礼堂,还有两口大堰塘,半坡建有校办工厂,生产硫酸铝。宜(都)华(容)公路穿校而过,堰塘被填,硫酸铝厂迁到大堰村一带,原址上修建了丹阳公园。
古屋里的孩子们
出南门是城坡垴,垴上一边是枝城中学,一边是枝城公社医院(市二医院前身)。枝城中学旁是烈士塔,埋着南下渡江牺牲的解放军战士遗骨,每年清明节我们都来宣誓,听革命前辈讲传统故事,立志做革命事业接班人。由于地势高,镇水厂也建在这里,水厂长江取水泵房及设备管道都由607队赞助。医院条件简陋,灰砖瓦房,门诊部临街,穿堂而过右侧是手术室,前面是住院部和生活区。当年最有名的医生姓关,人称医院“一把刀”,绰号“关胖子”。后来医院经过两次大改造,一次是钟德发院长,修建了门诊大楼、4层楼的住院部、家属楼及篮球场等设施。今天的模样归功现任院长陈仁清。我与医院有缘,小时候重感冒发高烧住院13天,母亲去逝前我曾陪她来看过病,后来我成了医院的女婿安家在此。而今抗疫医护人员英勇如战士,是人们心中最可爱的人,我也情不自禁啰嗦几句说医院。
沙坨老街转完城门说城内,本文只言金鸡山。这里是城中制高点,原枝江县衙曾设于此,后被607队作为大队部,另一侧被枝城镇政府占用,进出需爬两道坡。原一对石狮被砸毁,县衙原址上建起一栋三层办公楼,楼后是两大两小的四合院,其中一个大四合院被用作大会礼堂和职工夜校,607队也曾经在此放电影,一个小四合院改造成卫生所,另一大一小院子当职工宿舍用。因为大,我们都管它叫“大院”。前些年大院全被拆毁,实在可惜。院旁有个水牢,解放前用来关押犯人,小时候我曾下去玩过,的确阴森恐怖。后来水牢也被填埋,就势在上面修了厕所。从607家属区到大院必走中心老街。老街连着东、西两门,过去街上榨坊、槽坊、山货行、剃头铺、裁缝铺、铁匠铺、豆腐作坊等百十家,还有一家银行,1949年更名“解放路”,一度最热闹的地方是食品所,市民买猪肉排队如长龙,最气派的是607队大门,解放牌汽车成队开出来浩浩荡荡......而今这些都成往事,人去楼空独愁怅!
从枝城二医院老屋上远眺枝城长江大桥枝江,长江在此分枝得名;枝城,枝江县城之意。公元1270年至1955年,枝城镇为枝江县治685年。1955年枝江县并入宜都县,1962年宜都、枝江分治,县城迁往江北马家店镇,江南枝城留在宜都怀抱。作为焦柳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接点,发展潜力巨大,1987年我的一篇《开发枝城,刻不容缓》文章在《宜昌报》发表后引起一片热议。1988年宜都傍名枝城,在全省率先升为县级市——枝城市,市中心依然在陆城,外地人不明就里经常在枝城下错车,闹些“张冠李戴”的笑话。
通往枝城小火车站的一段铁路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如今枝城老街尚在、街牌仍挂,但已无当年市井气息,老店铺被时光隧道吞没,即便改革开放初年百货大楼、邮电局等最风光热闹之地,亦如风烛残年,冷冷清清地默默老化,让人不敢相信今天的萧瑟和昨天的繁华。五年前,《三峡日报》开办“宜昌历史文化古镇”专栏,我写了篇《古风古韵话枝城》,图文并茂整版介绍我热爱的这片土地。而今枝城枯木逢春,日新月异,多少令人欣慰,但愿明天一枝独秀春满城,千年古镇再飞腾!
作者简介
李广彦,中共党员。祖籍山东,出生吉林,长在湖北。现为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干部,系中国报告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会理事,《中国水利报》特约记者,宜都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