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 奔流东去清江水,合江楼下汇长江。
近几年来,宜都人民践行“两山”理论,从网箱取缔、鲟鱼上岸到码头整治、化工拆除再到“两江一河”退捕禁捕,扛起政治责任,依法重拳出击,建立长效机制,用实际行动呵护了辖区江水永续东流。
天蓝、水清、空气清新,已成为宜都这座城市一块亮丽的绿色名片。
方显担当不畏惧
扛起绿色发展的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建设幸福宜都。
根据《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重点工作清单》相关要求,宜都制定了《生态责任环保责任清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
按照中央部署,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的禁捕。宜都迅速行动,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泽刚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专设四个副县级分管领导挂帅的“退捕渔民安置”“三无船舶整治”“市场整治”“违法打击”工作专班。
李泽刚要求,实施禁捕退捕,各级各部门要主动管事、主动理事,切实担负起“两江一河”禁捕退捕的宜都责任。妥善处理部分“三无”船只历史遗留问题,在短期内确保“三无”船只全部上岸。
早在2015年,作为清江、长江大保护的一个治本之策,宜都将渔民退捕转产作为重点工作。2017年11月,《宜都市推进清江网箱拆除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针对渔民生活现状,从渔船拆解补偿、转产渔民社会保障、就业帮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确保退捕渔民上岸有出路,就业有门路,长远生计有保障,这是宜都开展”两江一河”治理的一个突出特点。
退得出,积极推进精准退捕。
长江退渔禁捕在宜都启动后,印发《致全市渔民朋友的一封信》和《退捕渔民社会保障具体问题解答》,组织政策巡回宣讲团走进基层,耐心细致宣传禁捕相关政策。
2020年7月底,全市1159艘“三无船舶”被集中吊装上岸,兑现退捕转产补偿资金5223万元,679名渔民退出“江湖”。
2020年1月,启动退捕渔船处置工作,对登记征收的1013艘捕捞渔船及附属船舶分类处理:挑选146艘用于河长制管护、河道保洁、保护区警示浮标、农旅融合景观布置和应急抢险工作;其余266船舶由招标的有资质的拆船企业拆解销毁。
目前,各类捕捞网具也已被全部收缴处置完毕,证书全部收缴注销,并录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船管理信息系统》。宜都已全面完成省下达的退渔任务。
稳得住,帮上岸渔民找到新出路。
为保禁捕能巩固、不反弹,2019年下半年以来,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深入渔民群体开展动员,广泛宣传中央和地方禁捕退捕渔民补偿安置的有关政策,多途径帮助就业。
群防群治,“捕鱼人”变成“护渔员”。今年58岁的红花套镇周家河村村民李士喜曾是一名“资深”渔民,从今年6月30日开始,他就穿着“宜昌渔政”工作服,从村子出发往猇亭大桥方向,开始巡护工作。对此,李士喜颇为自豪,“从25岁开始就以捕鱼为生,一干30多年。没想到有一天,我会从‘捕鱼人’变成一名‘护渔员’。”
为让更多像李士喜一样的渔民不再“江上漂”,宜都先后组织楚星化工、兴发集团、龙昌光学等8家企业,到退捕渔民所在地进行就业创业宣传,提供了近500个就业岗位。目前已在企业就业409人,自主创业2人,87人灵活就业。找到了新出路的“上岸”渔民,进入了全新的生活阶段。
兜好底,让困难渔民生活无忧虑。
着力兜牢保障,确保渔民“安”。市退捕渔民中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10户19人,目前都已脱贫,低保2户4人,临时救助14人次18350元,做到了应保尽保。
通过大数据比对再次核实退捕渔民养老保险落实情况,督促679个渔民全部落实养老保险,其中已有174人领取了退休金。
利剑出鞘不讲情
既要治源头,也要管末端,只有斩断产销链、摧毁利益链,才能真正实现禁得住。对此,宜都建立“水陆并重,部门联合”的工作机制。
农业、公安部门围绕重点水域、水产品交易地、涉渔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广泛搜集非法捕捞线索。对长江、清江干流水域,白家岗、孙家河、孙家溪等长江沿岸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对非法捕捞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市场监管部门在农(集)贸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商超和餐饮服务单位展开拉网式检查,严禁经营者售卖江鲜及相关菜肴。
全市构建起从“水里”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防范网络,形成了水上严防死守、岸上严阵以待、市场上严查重处的强大合力。
全市市场专项整治小组实行市乡两级整体联动,组建15个工作专班,严厉查处违规销售非法渔具、非法渔获物等行为,管住市场源头终端。
一是“查”。加强对全市农贸市场及水产品经营户、餐饮服务单位收购、销售、加工非法渔获物的行为进行全覆盖清查,严格依法查处。
二是“纠”。对经营者利用名片、门头、菜谱、店招、发布广告等形式招揽、宣传食用“两江一河”渔获物及其水产制品行为进行清理、纠正,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
三是“治”。2020年7月以来,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三部门联合开展多次市场整治行动,检查渔具经营店26家,发现非法销售禁用渔具经营户2家,立案查处2起,目前案件正在处理之中。
在整治活动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648人次,检查相关经营主体3997家次,其中农贸市场和水产品经营店896家次、餐饮服务单位2938家次、食品生产单位1家次、渔具店96家次、农资店66家次,发现违禁渔具、鱼药信息89条,纠正和拆除含“长江鱼”等菜谱、招牌和广告872个。
2020年宜都投资200万元,在长江、清江、渔阳河沿线、市际交界等重要水域和码头渡口等重点部位增设高空瞭望探头27个,并整合水利、交通、海事、港务、环保等部门涉水摄像头和全市码头、渡口、沿江沿河企业社会监控摄像头452个。公安、海事、渔政三部门还安排了4台无人机开展不定时空中巡江,实现了对长江宜都段24小时监控全覆盖。
久久为功不松劲
“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鱼”的画面已从长江、清江宜都段消失。
生态宜都,江河无恙!
近年来宜都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60多项国家及省级荣誉。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自然资源丰富,景观秀丽。
长江大保护的“辩证法”,关键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加法与减法、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全方位构建长效机制。
自2020年11月5日开始由村委会推荐,乡(镇、街道)负责审核人员的条件及退捕渔民、贫困户身份,最后由人社局核定、市农业农村局备案。人员经健康体检合格,通过禁捕业务、水上安全生产等专业知识培训合格后,由所在乡(镇、街道)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后上岗。2021年2月4日正式组建了一支27名的护渔队伍(其中退捕渔民8 人)。
护渔队仅组建一个月,就开展各类巡护活动900多人次,发放各类禁渔宣传资料2000余份,协助开展联合渔政执法15次,清理沿岸丢弃网具152部(个),报告案件线索4起,暂扣违规钓具6根,共劝退违规垂钓人员143人。
护渔队的成立使宜都禁捕水域建立了网格化管理,进一步落实乡镇、村禁捕水域网格化管理属地责任,构建分段、分区、分人、分目标的群管群护机制,夯实了禁渔基础工作。
为改善长江岸线环境,宜都市投资2亿元对库区养殖开展网箱清理取缔,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对长江岸线砂石码头规范整治,基本完成50家砂石码头规范整治;开展化工企业污染排查整治,确保企业污水达标排放。
宜都是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条河流交汇的湿地守护区,也是大江大河及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节点城市,为此,该市确立了“五水共治”方略,重点对长江、清江、渔洋河、九道河、大溪等五条流域进行环境综合治理。
除了“碧水工程”外,宜都还实施了“蓝天工程”以改善空气质量。具体内容包括:推进工业废气、建筑扬尘、渣土运输治理,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扩大禁鞭区域。
在针对水、空气治理的同时,宜都推进产业升级,对工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两江一河治理尽管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生态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突出绿色发展导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高端化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淘汰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落后产能,着力降低新兴产业要素成本,着力偿还环境保护历史欠账、补齐生态治理短板。”市委书记谭建国说。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坚守新发展理念,保护母亲河,一曲绿意盎然的新时代“长江之歌”,正在宜都这片热土上强劲奏响,一座集历史之韵、汇文化之魂、融山水之秀的绿色之城正在崛起。(通讯员 黎孔梅 李勇)
责编:毛紫薇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