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渔洋溪村作为法治乡村建设先进单位被“法治宜昌”推介。那么,渔洋溪村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是如何践行法治、自治、德治的融合创新呢?
01
渔洋溪村的红黑榜
来到渔洋溪村,村口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红色招牌格外引人注目。享有这项荣誉的,宜昌市目前仅有12个村(社区)。早在2015年,渔洋溪村就获得宜昌市首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而今年三月,经司法部和民政部复审,该村顺利通过验收。那么,是什么法宝让渔洋溪村蝉联此项殊荣呢?
上图的这块宣传栏,被渔洋溪村民称之为“红黑榜”。去年年底,渔洋溪村两委决定在全村开展每个季度刊登一期的“红黑榜”制度,通过宣传好人好事和曝光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来改善乡风村貌。
渔洋溪村治保调解委员会主任徐继波说:“ 这就是我们的‘红黑榜’,我们有红榜和黑榜两个板块,每个季度刊登一期,然后实时更新。红与黑,它的范围很广,红有邻里和睦相处、孝敬老人、环境美化、好人好事、拾金不昧等,黑就是违法乱纪。”
在刚刚公布的一期“红黑榜”中,上了“黑榜”的分别是一户乱丢垃圾和一户露天焚烧秸秆的家庭。乱丢垃圾,破坏农村人居环境,焚烧秸秆,污染生态环境,不仅不文明,而且还违法。而这类问题,在农村社会治理中,也是老大难问题。倘若一味地通过普法教育,收效甚微。
渔洋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艾道鸿说:“我们有个爱心超市,每年有些礼物奖励,老百姓他们的荣誉观很强,东西不重要,它是一个荣誉观的问题。像我们这里今年三八节评选了一批好媳妇、致富模范、环境美化家庭,这些拿了证书的人都在晒朋友圈,点赞率相当高。有些老百姓不是不遵守法律,用硬梆梆的文件和法律去制裁他,他会有抵触情绪,通过这种形式的话,是一个荣誉。”
02
渔洋溪的“红”人儿
以文化人,德润民心。“红黑榜”上的好人好事,为乡村治理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最近,村里的盆景大户方育英,可是渔洋溪的“红”人儿。
十六年前,方育英和家人经营餐馆,收入也算可观。不过最近几年,她放弃了餐饮,在自家后院搞起了盆景栽培。比起餐饮行业来说,盆景栽培不仅回报周期长,工作量也增加了好几倍。
渔洋溪村治保调解委员会主任徐继波:“ 方育英比较吃苦耐劳,在我们村对她的评价都还是蛮好的。在方育英的带动下,还有其他的村民也在发展盆景,规模小一点,在发展盆景的时候,会用到劳工,然后我们周围的村民也会在他们哪里做一些事,也多一些收入。”
就这样,方育红凭借吃苦耐劳和敢闯敢干的精神,被评为“三八致富能手”,登上了“红榜”,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为村里营造了劳动致富的优良乡风。
红黑榜的创新治理模式,让法律秩序、村规民约和乡村道德互为经纬,法治、德治和自治协同发力,建设一个利益有保障、纠纷能化解、矛盾能消融的乡村秩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安定有序的社会软环境 。
03
智能化社会治理
智能化社会治理,也是渔洋溪村社会治理的一大创新。今年,按照创建平安宜都的精神要求,渔洋溪村正在着手“雪亮工程”,为每家每户安装监控。
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体系,推进乡村"雪亮工程"建设,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是建设法治乡村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渔洋溪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狠抓示范创建工作,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渔洋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艾道鸿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呢,我们将在民主法治 服务群众 创新治理上的下功夫,真正把渔洋溪村建成和谐新农村,美丽渔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