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跨越历史的答卷 ——宜昌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


宜昌全景图。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蓓蓓 摄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雷鹏程 陈曦

历史的聚光灯,注定将2021年照耀得格外绚丽多彩。

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划上句号,这是亘古未有的壮举,也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国之全局下的宜昌一域,也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截至2020年底, 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4.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全市人民正在“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激励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党的领导

迸发强大领导力

2020年11月30日,一个对宜昌具有重要节点意义的日子。

经过认定,我市最后一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6人如期实现脱贫,全市绝对贫困现象就此全面消除。

漫漫征程,太多的时刻让人心潮澎湃。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

3年后,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并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

闻令即动,听令即行。宜昌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吹响了总攻的冲锋号。

总攻,绝不轻松。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宜昌,既要解决共性难题,也面临不少个性考题,想要攻克贫困堡垒,挑战不容小觑。

2015年,全市共有5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村243个,贫困人口44.25万人,规模居全省第四。其中,有深度贫困村40个,大部分集中在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三峡库区,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目标能实现么?靠什么实现?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一路走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答好脱贫考题的制胜密码。

于是,“三在”工程深入实施,高高飘扬在战贫一线的党旗,让党支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

“我申请驻村,到脱贫一线去!”“希望全村老百姓都过得比我好。”“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你们先去帮助比我更困难的人!”……

数万名党员干部用行动表达:“我们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当力量汇聚,千百年来肆虐的绝对贫困,便在滴水穿石中消退。

“38168人”“76704人”“82078人”“81529人”“102013人”“39416人”“676人”,2014年至2020年,每年的脱贫人数印刻在时光年轮上,串联成党领导下,全市人民合力攻坚的奋斗历程。

厚植人民情怀

深入群众解民忧

3月1日一大早,秭归县泄滩乡西北部的桂花坪村村民周宗亮如往常一样,把3年前翻新的房屋打扫了个遍。

与翻新前所住的陈旧土坯房相比,如今的生活,他用“想都没敢想过”来表达。

为何会有这个改变?还得从一次调研说起。

2017年,市委、市政府对各级党员干部提出要求,要多深入脱贫攻坚任务重、问题多、困难最突出的深度贫困村调研,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

与恩施巴东县毗邻的桂花坪村,成为重点走访对象。这一调研才发现,全村贫困人口超过50%,还有部分群众住在土坯房甚至危房中。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住在危房里。”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在继续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同时,结合地方实际,出台了《宜昌市农村住房“消危减土”三年行动方案》。

改变由此发生在周宗亮所在的桂花坪村。该村实施危房改造87户,易地扶贫搬迁30 户,彻底解决了全村住房不安全的问题。

改变,还发生在与恩施交界的长阳榔坪镇关口垭村。

这里既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虽生态良好,但因农产品难出山,产业发展受限,一度成为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出入磨脚板,运输靠背篓。”四组村民张甫兴说,过去出村的路是一条羊肠小道,自己赶集卖猪,走了两个多小时才上318国道。

行政区划有边界,但扶贫工作没有边界。通过走访感受到群众的苦,市委立即将边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重要议程,并投入1.46亿元加快边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山村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方便。

很快,通村路修通了。张甫兴说,曾经想要逃离的穷故乡,变成了别人向往的好地方,仅当年就有9户村民新盖了楼房。

户户通公路,家家有好居,贫困群众还有啥烦恼?另一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深入调研中浮现,那便是医疗保障问题。

这曾是居住在宜昌与襄阳交界处的困难群众高仕军的烦恼。

他回忆,爱人户籍在保康,随嫁来兴山安家,就近买了当地的医保,长期以来却无法享受政策,报销还得折回娘家,不太方便。

群众不方便之处,就是党委的工作着力点。

在不折不扣落实省内异地就医政策的同时,我市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模式,异地贫困人口可先看病后付费。

“没想到!”当烦恼解除,高仕军用这三个字表达。

放眼全市,还有无数贫困群众的烦恼被党员干部带回解决——

在五峰长乐坪镇苏家河村,因病致贫的李红远,在产业扶持政策托举下,通过养中蜂、种药材、种蔬菜,收入翻了番;

在远安旧县镇鹿苑村,身残志不残的困难群众陈祥武,逐渐在帮扶中走出了困境,还承担了村里的垃圾清运任务;

在枝江市百里洲镇坝洲村,靠着村里的龙头企业带、能人大户带,贫困户胡庆梅的生活变了样……

这些“没想到”的变化,见证着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的深厚民生情怀。

5年多时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足迹,遍及全市所有乡镇,让政策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贫困群众。

发挥制度优势

凝聚合力攻难点

“脱贫攻坚面临那么多难题,你们是怎么攻克的?”

2018年6月24日,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委员、中央宣教委员会副主席、参议院主席顾问杰索坡在前往五峰考察后,发出时代之问。

“发挥制度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合力攻坚。”我市作答。

这股汇聚的合力,有的来自企业协会的强劲带动力。

“很多群众贫困,是因为致富能力有限。”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梁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宜都市梁山益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绍苑表示。

他以梁山村为例,村里多数人种玉米,每亩地一年收益只有1000元左右,一家人种10亩地,收入才勉强破万。

“用好政策,培植产业是关键。”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通过调研发现,梁山村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中药材,可以尝试。只是要让村民改变代代相传的种植习惯,突然接受中药材这个新事物,难度不小。

在村党支部的主导下,村里组建了协会,并组织农民党员带头尝试,推广种植。这一变,当地贫困群众亩产收益最高达到了5000元。

当然,这种建立有效机制促脱贫的做法,不是梁山的“专利”。

截至2020年底,宜昌市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000家,总数、发展质量与速度均居全省市州前列,也使我市贫困村基本形成了以柑橘、茶叶、畜牧、蔬菜、水产、中药材为主的村级特色支柱产业。

带动效益由此显现。据统计,全市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4506元增加到2020年的11204元。

然而,尽管产业的带动力强劲,但总有人掉在了后头,怎么推?

“推动贫困群众在思想上脱贫的力量,来自基层组织的强大组织力。”远安县嫘祖镇田家场村党支部书记杨先念说:“实事求是讲,每个地方都有极少数的群众,刚开始急得让人跳脚!”

在他们村四组,村民邢宏金,就曾是一位让他“跳了脚”的贫困群众:50多岁的邢宏金一直单身,一度失去信心,对脱贫提不起神。

尽管碰了很多次壁,但“一个都不能落下”的坚定信念,让杨先念和驻村工作队没有放弃,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他跟上趟。

经不住软磨硬泡,在一次大家为他做工作时,邢宏金表达了用废弃鱼塘养鱼的想法。迅速地,驻村工作队为他联系了鱼苗。

邢宏金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先是鱼塘每年给他带来了2万元收入,后来又渐渐有了老伴……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在富口袋的同时,也富了“脑袋”。

只是富了,是不是就够了?

去年底,成功脱贫的长阳都镇湾镇水竹园村贫困群众给出否定答案:依靠生猪养殖、红薯加工告别了绝对贫困,污染问题怎么破解?

如今回顾,村民说,破解的力量,来自帮扶机制的给力推动力。

在村民无措时,帮扶单位宜昌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发挥专业优势,为村里建设了日处理污水20吨的污水处理站。

与此同时,工作队指导村里铺设了污水管网,并通过该村已有的集中供水制度,建立较为合理的运营制度,污水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像这样的驻村帮扶故事还有很多。5年多时光,全市4.4万名党员干部奔赴在脱贫主战场,为贫困村带去项目、资金、资源,也带去了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开启,历经脱贫攻坚伟大决战,制度优势所凝聚的合力还在不断壮大,必将驱动着宜昌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中奋勇前进,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