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

宜都融媒讯 “这个片子的艺术水平很高,很真实。”

“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需要好好传承下去!”

……

4月12日,在聂家河镇柑子园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家中,欢快、豪迈的《幸福渠之歌》响起。看着曾经火热的战斗场景在电视中一一呈现,躺椅上的老人感慨万千。

这名老人,就是1958年在幸福渠工地上被称为“发明大王”的李传发,时任聂河团联合营勤丰中队中队长。

63年前在幸福渠工地上,李传发整天牵挂的是攻坚战中如何提高劳动效率;今天,身患重病的他还牵挂着幸福渠精神的传承。

1958年1月10日,宜都人民打响了向渔洋河要水的攻坚战。数万民工开赴73公里的工作断面,幸福渠工程正式开工,时年25岁的李传发刚从部队转业就加入了修渠大军。这是宜都解放以来第一次修建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缺资金,缺技术,水泥钢筋更是稀有,更不用说调动多少机械上工地。修渠大军靠一钎一锤,肩挑背扛,凿岩开渠。

四五百斤的石头,要六到八个人抬。山路崎岖,行走艰难,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浆砌条石的三合土,要用石灰、水、黄泥充分拌和。寒冬腊月,民工赤脚搅拌,辛苦可想而知。

身为中队长的李传法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能不能自己制造一批土机械,既解决民工的劳累之苦,又能提高施工效率?白天他带队和大家一起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和木工、铁器师傅合计,用木炭在地上画出草图,用玉米茎搭建模型。

终于,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土吊杆经过反复修改定型,并在工地上得到广泛运用。两千斤左右的石块,只要四个人就可以绞起来,工效比人工肩抬提高了3倍。

土吊杆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李传发的积极性。很快,他受到农户舂米的启发,对工地旁废弃的纸厂碾压磨进行改造,造出了三合土搅拌机;看到矿井利用金属滚筒运输煤炭,他又想出搭建木质轨道主意,造出土运输机。

1958年,他因为改良工具提高效率两次被幸福渠工程指挥部评为“甲等劳动模范”。

2019年,《幸福渠的故事》纪录片摄制组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昔日的“发明大王”李传发。为了帮助摄制组真实、准确还原幸福渠的劳动场景,86岁的他不顾年事已高,欣然答应为摄制组制作了这个土吊杆,并饶有兴致地演示了一番。

今年3月,李传发身患重病卧床,在病中,他还惦记着幸福渠精神的弘扬,还关心着《幸福渠的故事》纪录片的拍摄进展。

4月12日,为了满足李传发的愿望,《幸福渠的故事》摄制组将制作中的纪录片先期合成拷贝,现场给他播放。

与一年前精神矍铄相比,李传发的脸色有些发黄,但眼神坚毅沉稳。随着片头音乐的响起,老人从躺椅上缓缓坐起,脸色凝重。

在1个多小时的观影中,李传发老人一直保持着这一姿势。除了偶尔和小女儿耳语几句,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屏幕。

“幸福渠哟百里长,弯弯曲曲盘山岗……”《幸福渠之歌》响起,李传发老人的情绪也达到了高潮,他和着节拍,轻声哼起曾经熟悉的旋律。

影片结束,一直陪伴父亲观看影片的小女儿李家珍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消息:1958年,李传发将全部家当——252块津贴捐献给了幸福渠工地!

“这是刚才才知道的,我第一次听父亲提起,这是他当兵7年的津贴,当时每个月只有3块钱的补助。其实,我们家条件也很艰苦,奶奶是盲人不能参加劳动,爷爷也身患疾病,妈一个人在家拉扯几个孩子……”李家珍坦言,听到这个消息,他很心疼父亲,也很为父亲骄傲,这位有着66 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辈子心里都装着党的事业。

“当时条件太艰苦哒!生活勉强能吃饱肚子,改善伙食要钱,改良工具没得资金,怎么办?我回家就和爱人商量,把这笔钱就捐献给工地上哒。”

“当时没得什么别的想法,我们干(缺水)怕哒,就是想早点儿把幸福渠修好,早点儿通水。”

李传发老人还告诉记者,通水那天,县里召开庆功大会,他们这批劳动模范受邀出席,每个人奖励锄头一把,享受了通宵看电影的待遇,当时的那个高兴劲儿,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融媒记者 李华 通讯员 邹享武)

责编:刘娟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