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城长江岸线修复后景色宜人
枝城镇党委书记阮晓阳(左二)检查岸线复绿工作
枝城长江大桥段江岸绿树成荫
昔日破损岸线变身绿地
为深入践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枝城镇紧密结合长江经济带攻坚行动,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拆码头、关高污、控排放,率先启动长江干线枝城段生态修复工程,采用 PPP 模式,破解资金、技术、管护难题,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以“PPP模式”为手段,破解政府融资难题
枝城镇作为工业重镇,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要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从理念到落地,均面临着多头管理、巨额投资、复杂的系统性关联以及回报机制不明等诸多挑战。
在此过程中,单凭政府一己之力难以为继。为此,枝城镇先行先试,在PPP模式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做到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既减少了项目顺利实施的投资风险,也为高质量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保障。
以“污染治理”为核心,破解环境污染困境
针对区域环境SO2、氧化物、NH3三项污染负荷达到88.58%现状,枝城镇联合苏州园林发展有限公司围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岸线资源保护利用等五大领域高位谋划,采用截污纳管工程技术对城北片区雨污分流进行改造,将沿江污水引至环城污水处理厂,利用管道截污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要求,拆除沿线各类违章建筑物,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减量污染物排放。充分考虑枝城自然条件、本土物种、适用技术等,在宜化楚星及其它化工厂周围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隔离带,利用植物生态性削减污染物含量。对污染严重的汇水区,采用植草沟、植被缓冲带(微地形)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污染物并减缓流速,降低工业污染物对居民健康及生活的影响。
以“地被修复”为抓手,破解水质净化困局
全面实施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采用治地、治水与治虫相结合的方法,推进湿地修复、城区绿地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包括湿地封育保护、生态补水、水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等,全面提升长江主要支流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针对主城区绿地分布不均、规模偏小、抗污染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拆违建绿、破硬复绿、见缝插绿”等措施,拓展绿色空间,提高绿化率,完善绿地生态系统。
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生态防护林,利用草坡和水生植物打造生态驳岸,形成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生态系统,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根据血吸虫病疫区具体情况,采取工程、生物、药物等灭螺防螺措施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以“水土保持”为突破,破除水土流失瓶颈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片布局、分类施策原则,将水土保持治理区划分为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预防保护区重点管护好现有植被,防止植被破坏;重点监督区重点对长江岸线码头拆除区以及滑坡泥石流易发区等人为干扰和破坏地表土壤,造成水土流失行为实行监督管理;重点治理区重点对工业生产区既治理又监督,力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在常水位以上通过现场调研掌握原生植被分布和演替规律,采用近自然恢复技术,保护原始植被。
对沿长江干线及主要支流白水河两岸部分疏林地进行补植、新增建立沿江沿河生态缓冲带,以控制减少水土流失。针对暴雨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山洪沟两侧建设植被缓坡,通过植被固坡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在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的过程中过滤泥沙,净化水质。
以“生态绿道”为依托,描绘人水和谐图景
在岸线生态修复涉及的六个行政村内沿江建设生态绿道,形成集自行车、长跑、步行等运动空间于一体,兼顾运动健身和亲近自然的“慢生活系统”。
绿道两侧增加种植彩色叶植物,丰富沿路色彩;林下种植各类开花植被,形成花卉长廊;驳岸补种垂柳,增添水生植物。配套建设座椅、路灯、垃圾桶等设施,统一绿道标识系统,使绿道成为市民游人游憩健身、寓教于乐的好去处。达到引流、聚人、兴业的效果,为下一步推进生态价值转化筑牢基础。
岸线治理的“枝城探索”
ZHICHENGTANSUO
融资渠道丰富化,织起“保障墙”
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合力推进工程实施,政府出资代表宜都市丹阳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社会资本方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按9:1投入资本金10000万元,作为项目公司宜都市苏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宜都支行签订贷款协议,获取贷款审批,批复融资贷款额度3.95亿元;获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长江岸线整治修复2018年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700万元。本项目计划总投资47287万元已全部到位,为项目顺利实施织起了“保障墙”。
污水收集生态化,撑起“保护伞”
针对临江76户散住居民生活污水收集问题,建设微动力生态收集池3个,总处理量30吨,经过植物和微生物降解、沉淀,水质排放达到一级A,有效地提高了污水处理率。项目改建、新建城市岸线雨污分流管网20.6公里,每日可收集污水1600吨,缓解区域雨水、污水积滞问题的同时能有效控制长江水域面源污染。
驳岸修复多样化,穿起“防护衣”
拆除违建码头25处、沿线违规建筑52户,关闭搬迁畜禽养殖72户,破硬复绿0.35平方公里。加固老旧驳岸1公里,阻断幼体钉螺上岸;滩涂种植意杨等树种520亩,林间套种益母草,形成钉螺难以存活的自然环境;药物灭螺150亩,有效剿灭钉螺。客土换填塌陷、水流冲刷区50亩,乔灌结合建设生态缓冲带、生态绿道5公里,实施有害生物滩涂综合治理300亩,种植生态防护林110亩,形成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林水调控海绵化,设起“守护线”
集约整合项目搬迁等闲置土地,建成宜化楚星生态游园及城区街头绿地23处,种植降噪音、适应性强的乔灌花卉树木25200余株,铺植草坪7万平方米,铺设透水砖10000平方米、透水沥青5800平方米,增加雨水自然沉降面积,挖通丹阳大道老旧破损下水道500余米,采用植草沟 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实现城市排水蓄水的海绵功能,有效破解水土流失困境。
生态修复亲民化,开启“永动机”
建设生态绿道5公里,串联行政村6个、生态公园5处、绿带1平方公里,辐射区域超过5平方公里,累计吸引游客2万人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50余次,项目区内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约1000元。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群众收入明显提高,生态价值转化效果日益显现,环境红利让人民群众更加主动地保护环境。(三峡日报通讯员 方科 王春丽 摄影 赵梦格 冉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