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发展的力量从何而来?看茶元寺党总支书记郑全方的治村“妙招”

宜都融媒讯 如何找准村内不稳定因素?如何有效化解村里矛盾?如何让村民致富,走上文明富裕的道路?这一连串的问题一直是松木坪镇茶元寺村党总支一班人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来,该村党总支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共治理”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动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开展党员“三亮”活动,提升基层治理实效,凝聚起一股发展的力量。群众们说,“我们的书记治村真是有妙招

妙招一:办实事  解难题

治理治理,第一要治,第二要治得有“理”,这样群众才会心服口服,竖起大拇指。在郑全方看来,治理村庄不仅要干实事,还要干得巧妙、干得机智,把着眼点放在解决难题上。

茶元寺村国土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96公顷,水域、林地1200公顷。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1118户3469人。前些年,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村的137口堰塘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村民们怨声载道。八组村民刘兴爱承包了一个堰塘,由于年久失修,甚至连堰塘所具备的功能都没有,“草都长到堰中间去了,堰堤垮了,要水也没有水。”

1975年3月出生的郑全方,1993年11月当兵入伍,199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转业,2012年在镇供电所任所长,2018年临危受命回村任党总支书记。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新班子决心把全村党员都发动起来,拧成一股绳,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老大难问题。

有底气的人不忧、不惑、不惧,有底气的人有数、有谱、有据。新班子下定决心,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摸底,理成项目清单,并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进行研究,研究实施方案,决定以“堰塘清收”为突破口,理顺村级资产隶属关系,规范村级资源、资产管理。

于是,他们组建了以党员和村民代表为主要成员的村集体资产清收专班,根据历史矛盾和现有矛盾、户与户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矛盾,按照“一堰一策”确定堰塘清理方案。村集体资产清收专班先后组织召开党员代表会及户长会22场次,入户走访数次,最终完成137口村级堰塘清收工作,然后按程序重新将137口堰塘发包给农户。从此,堰塘有了“新主人”,村集体每年增收5.5万元。

“一堰一策”的堰塘清理方案让刘兴爱对新的村“两委”班子工作很是看好和认可,“堰塘经过整治现在环境挺好,他们还是比较实干的,也因此,不管他们组织要做什么事,只要是我们能够参与的,我们都积极配合,争取把这工作做到位。”

有了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茶元寺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今年第一季度村组基础设施施工中,有22户主动腾让自己的土地共1604㎡用于新修机耕路、组级道路,部分户直接参与投工、投资、部分献言建策。

群众有了主人翁意识,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村内事成了大家自己的事,群众也逐渐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

妙招二:有情怀  强责任

当好村干部是要有点情怀的,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更要有攻坚克难的劲头。郑全方结合村情实际,带领一班人重点开展了三项活动。

发挥党员作用,让“三亮”活动进农户。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开展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三亮”活动,为全村114个党员、27个村民代表发放身份牌,将“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代表作表率”等标识挂牌上墙,督促每个党员、代表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接受群众监督。新冠疫情期间,党员带头,全村成立191人的志愿者服务队,有效保障了村民生命健康。同时,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在田间地头、开到农家屋场,吸引群众参与网格议事,充分调动党员为民办事的热心及决心。针对村级重大决策、重点项目、信访矛盾等大事要事,坚持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让党员群众说了算。通过屋场会互问互答、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让群众讲、党员评、书记听,实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

完善基础设施,让群众活动有场地。针对集镇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村“两委”班子积极开展集镇环境整治,推进集镇净化、亮化、美化工程,在村头规划建设党建文化广场和篮球场,配套完善体育健身器材,将党建文化广场打造成群众幸福家园,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村百姓。两年来,通过上级单位扶持、企业捐赠、乡贤聚资、群众投资投劳等措施,硬化道路6.7公里、维修晴雨路19公里,建设公共停车场3处、路灯43盏、垃圾设施67处。

开展评议活动,让和谐民风润乡里。去年7月13日,该村第一届道德评议会拉开序幕。此次会议评议上榜“红榜”事迹12起,“促进榜”3起,由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及村民代表19人组成的道德评议委员会对“红榜”和“促进榜”名单进行集中评议,并按照该村文明诚信积分细则规定,对“红榜”家庭给予2分的加分,对“促进榜”家庭给予2分的减分,并记入诚信档案中。“通过开展道德评议会活动,把村里一些正能量的事迹和失信行为让群众一起来说一说、论一论,有利于树立文明乡风,传播正能量。”郑全方表示,村里将会一如既往地践行道德评议体系,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进来,自己评选身边好人好事,并通过这一方式,让道德文明的种子播种到每位村民心中。

妙招三:盯产业  谋发展

农村要富,必须要发展产业。产业要发展好,首先靠村干部这支人才队伍。郑全方介绍,茶元寺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资源,所以当村书记就要学会就地取材,抓住机遇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让每个“小家”富起来,让村集体这个“大家”强起来,“这几年我们把生态作为立村之本,努力实现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结构合理调整,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3项,大力推广精致高效农业,改良柑橘品种124亩,老果园改造89亩,无公害农产品面积达到98%。重点培养3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增强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利用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计划引进3个企业老板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业,做到“有特色,有美景”。带动就业岗位50多人,创业经济产业力争达到1000多万元。

三是发展农家乐经济。将“农家乐”融合发展成新业态。把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全村开办农家乐5家,带动就业岗位35人,年经济产值200万元;村级提供大小各级培训,全年达到6场次。

四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立足柑桔品质抓提升,正确引导全村广大农民走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推广运用柑桔种植实用技术,通过合作社组织、管理、销售及合作社基地示范带动全村柑桔品质不断上升,该村柑桔销售收入去年达560万元,比上年增收20%。

五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是农村工作的主线。作为村‘两委’,必须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村庄才会繁荣发展,村民才能安居乐业。”郑全方说。通过137 口堰塘的重新发包,茶元寺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长4 万元,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 15 万元。今年对村内的闲置资产进行了调查摸底,计划新增1500平米的出租屋,辟有村集体经济发展区、精准扶贫就业中心项目,努力打造宜居村庄,带动农民增收。

如今,茶元寺村又推出了村级治理“六步工作法”,即调、报、查、商、督、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通讯员 尚红新 王本忠)

责编:毛紫薇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