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暴雨、洪灾后,要做好疾病预防控制,防止造成传染病疫情流行。因此,这三件事一定要做好!千万不能马虎!
一、搞好环境卫生,控制疾病流行
洪灾后,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居民转移安置后,搞好居住地的环境卫生工作,是确保灾后无大疫的关键。要特别注意:
1、临时住所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位置,避免泥石流、洪水等危险多发地点。
2、原则上每20-25人设置一处厕所,厕所距离水源至少30米,粪便应及时清理。
3、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不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禁止将粪便、垃圾倒入水中。
4、不在住所内饲养家畜家禽,防止人畜共患病。家畜家禽应另建临时饲养栏。
5、床铺与地面应保持一定距离,减少人与鼠、媒介昆虫的接触;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防蝇;用喷雾或喷洒杀虫剂驱赶媒介昆虫。
6、住所要经常通风换气,天热时防止中暑。
7、临时住所要定期消毒,包括地面、门、痰迹、呕吐物、垃圾桶等。
8、灶具放在安全地点,并有人看管,注意防火。
二、注意饮水安全,预防肠道疾病
水灾期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淹死的动物尸体会污染饮用水水源,直接饮用很容易染上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因此要注意:
1、千万不要喝生水,经漂白粉等消毒过的水也应煮沸后饮用。
2、洗菜、煮饭、漱口等日常生活用水,也必须使用消毒过的清水。
3、饮用水的消毒方法:(1)将花生米大小的明矾1粒,放入25公斤(1桶)水中搅拌1-2分钟,静置40-60分钟,使水澄清。
(2)将澄清的水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及时清除沉淀物。
(3)再将1片漂白粉精片研细,用清水调成糊状,倒入50公斤(2桶)水中搅拌均匀,加盖静置30分钟后使用。
4、漂白粉或漂白精片,应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
三、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洪水泛滥期间和灾后,受灾群众及救灾人员的饮食卫生很难保证。如果吃了腐败或被污染的食物,可导致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因此食品卫生的关键是:
1、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被水浸泡后发霉的粮食;不吃淹死的家畜家禽和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生吃水产品。
2、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使用后的餐具及时清洗。
3、不用污水清洗蔬菜、瓜果及餐具。
4、高温季节,煮熟的饭菜放置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剩饭菜一定要热透再食用。
5、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和储存,存放吃剩的或没有包装的食物,要注意防鼠、防蝇、防虫。
6、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找医生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