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宜昌网】对标学习悟真经 思想破冰增动力 ——宜昌赴沪浙跟班学习干部学习体会(上)

对标上海 提升“四度”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管委会主任 汪元程

赴上海市宝山区跟班学习,是一次宝贵的“思想破冰之旅”。从宝山看上海,我切身感受到发达地区谋全局的新理念、抓发展的好举措、勇担当的硬作风。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与宝山区相比,有区位的“硬差距”,更有理念的“软不足”,要加快高质量发展,必须对标对表,着力提升“四度”。

一是对标“四个放在”,着力提升全局思维的高度。上海始终把“四个放在”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点,将谋求自身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宝山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岸线的开发一定能够成为下一步发展的亮点”的重要判断为指导,无中生有打造了邮轮经济的全国样板,邮轮成为宝山的特色名片,邮轮经济成为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抓手、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核心板块。对标上海,就是要学习其大格局、大视野、大气魄,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发展,深入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主动适应责任之变、视角之变、要求之变,努力在“宜荆荆恩”城市群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成势见效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对标“四个论英雄”,着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厚度。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是上海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宝山区把“四个论英雄”细化成文件和制度,落实到具体发展指标和招商引资协议条款中,并“斤斤计较”地进行考核和兑现,2020年其招商引资项目亩均投入达1119.6万元、亩均营业收入达1246.20万元、亩均税收达142.57万元。对标上海,就是要学习其“斤斤计较”的智慧,建立与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亩均投入、产出、税收及年增长率等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筑牢发展底盘,增强发展后劲,实现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是对标“科创+产业”,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宝山区聚焦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目标任务,勇当“科创+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构建了“四区三带”科创中心主阵地空间格局和“平台+园区+基金”成果加速转化模式,发挥创新链、产业链聚合优势,全力打好“上大”“宝武”牌,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能力,成为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对标上海,就是要学习其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强与武汉市重点实验室、科创中心、高校院所的对接合作,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新型产业研发机构,加快推动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等重点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四是对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着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上海是全国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年年发布升级版行动方案,以实际行动践行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宝山区持续实施“阳光审批1.0-4.0”系列行动,与江苏、山东等地12个地区签署“跨省通办”协议,以“十个一”改革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难点痛点,让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感受到“宝山热度”。对标上海,就是要学习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进一步强化“多找市场、少找市长”市场化思维和“拼抢实”作风,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对标玉环取真经 思想破冰争进位

宜都市委书记 谭建国

省委书记应勇深刻指出,县域经济不强,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根据省委安排,我在浙江玉环跟班学习3个月,感受到了浙江大干快上、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强劲势头,也更加明确了宜都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

一、对标玉环学什么?

玉环、宜都同为全国百强县市,但玉环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远在宜都之上,是宜都学习的榜样、参照的典范、看齐的标杆。

一是深入学习玉环发展的质量和成色。比如两地差不多的经济总量,但玉环的居民收入是宜都的2倍,工业总产值是宜都的2.5倍,公共财政收入是宜都的3倍,规上企业数量是宜都的3.5倍,进出口总额是宜都的10倍,玉环的发展成色更足、质量更高,这也是制约我们百强进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深入学习玉环“无中生有”“有中生优”抓产业。玉环的主导产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有1.2万多家企业,工业总产值超1600亿元。主导产业集中度非常高,产业链非常长,产业方向非常明确。

三是深入学习玉环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和落实能力。在玉环大大小小各类不同层级的会议中,从宏观研究工作到具体安排事情,往往越是基层的干部越专业,越敢说。对自己领域范围的事情,对自己分管的具体工作,都能做到想清楚、说清楚、落实得清清楚楚。

四是深入学习玉环解放思想的程度、深度和力度。浙江的干部什么事情首先找的是底线,不能做的是哪些,负面清单清清楚楚,除此之外的事情“皆可想、皆可干”。同时浙江干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解决问题,特别实事求是。

二、宜都进位怎么干?

学习沪浙,对标玉环,实干为要。我将认真回答好省委交给宜都的“必答题”,认真研学玉环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做法与经验,努力从思想破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突围、领跑,在全市“三示范四节点”中奋力拼搏、奋勇争先。

(一)切实把思想破冰作为第一道工序。全面掀起“学玉环、争进位”的大讨论,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定位共识、目标共识、路径共识和破难共识,针对主导产业打造等八个方面具体实践课题,小兵团组织宜都干部赴玉环对标研学,真正学深、学透、学出成效,勇当新时代“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发展的县域领跑者,奋力实现湖北县域经济实力50强零的突破。

(二)切实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矢志不渝地追求主导产业的集约高效高质量发展,围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传统产业“有中生优”、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农特产业“优中做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带动“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形成5个产值200亿元以上现代产业集群。

(三)切实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形象。始终以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的理念,深化“双千”“四增”活动,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组织干部在思想理念、专业素养、服务方式等方面对标江浙,主攻干部素养提升和“亲清”政商关系,真正把精深精细的服务意识培育起来,把精深精细的服务能力提升起来,形成“以懂专业为荣、以能落实为荣”良好风气,全力争创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将以领跑竞跑的高标准,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发展气场,坚定必胜之志、奋起决战之勇,以奋进之姿推动宜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努力向全国千亿50强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干部队伍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速度

秭归县委书记、县长 杨勇

通过三个月的学习相处,我深感浙江路桥的干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务实重行。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取得如此好的发展成效,得益于有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理念新、眼界宽。思想解放、敢于创新是路桥干部最明显的特征。他们毫不动摇地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全方位增强民营经济造富属性,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拓展共同富裕的道路,探索构建共同富裕的路桥实践样板。他们善于运用开放思维,“跳出区域谋区域,跳出行业抓行业”,把路桥区置于全省乃至长三角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推动科创、产业、经贸、金融等领域参与长三角“朋友圈”合作,全面对接上海等区域。他们善于运用数字思维,把数字化理念贯穿到改革发展各领域全方位,强力推进数字化改革,着力打破与数字化时代不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治理方式,推进经济社会深层次、系统性、制度性重塑。

拼劲足、担当强。路桥的干部拼抢意识和担当精神特别强,都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睡不着的紧迫感。路桥在全区机关干部中开展了“比进度、看担当,比攻坚、看能力,比成效、看作为”大比拼。区直单位正副职干部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副职不把问题推给局长、局长不把问题推给区长。区各级党员干部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围绕对标“重要窗口”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样板,都拼命地干、忘我地干,千方百计地为把事情办成想办法,不为办不成找理由,以自己的“担当指数”提升路桥的“发展指数”,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路桥的“富裕指数”。

干事实、执行快。路桥各级干部工作作风特别务实,安排布置的各项工作都能很快落实,工作效率高。特别是能迅速把先进理念、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等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应用场景,不停留在喊喊口号上,不停留在规划本子上,不停留在简单安排部署层面上。党中央提出了双循环发展战略,路桥区很快就结合实际制定了《路桥区“‘双循环’节点城市”行动方案》,方案很细很实,通过实施31个项目加速打造“双循环”节点城市。浙江省政府提出打造“未来社区”的要求,路桥迅速把“未来社区”建设提上日程,以路桥凤栖未来社区建设为试点,带动周边财富商贸城、台州客运南站、吉利汽车城等产业平台开发,形成更大的产业吸附和聚集效应。

机制好、奖惩明。路桥注重从机制性、制度性方面来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制定了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分镇(街道)、区级单位、管委会(中心)、区属国有企业四个层面分别考核。考核内容聚焦战略目标、重点指标、项目建设比拼、重点专项工作等,重点突出经济发展,讲求显绩与潜绩相结合,更加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等方面的工作;考核内容很细很精确,都明确到具体事项、量化到具体指标、确定到完成时间节点;非量化指标明确标准、时限、进度和质量要求等。每项大的考核项目,均设置了加分项,体现了多干多得分,也解决了“鞭打快牛”问题。考核结果与单位评优挂钩,与个人评优挂钩,与个人奖金硬挂钩。从2020年考核来看,同级同编干部个人奖金最高相差5万多元,充分体现了考核激励导向。

秭归县与路桥的差距,从本质上看,是干部发展理念、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必须把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作为加快推进秭归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力。

解放思想 破冰前行

兴山县委副书记、县长 曹宏伟

作为山区县的县长,按照湖北省委统一部署,有幸到上海市长宁区跟班学习三个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思考总结,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学到了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发展的经验、扎实的作风,思想上实现了破冰突围,探索出破解湖北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破思想认识之冰,科学领导高效决策。长宁区作为上海市的主城区之一,致力于打造虹桥开放枢纽和新的全球中心商圈,国际化的视野不断拓展了上海市发展的美好前景。对于湖北山区县来说,同样需要高站位、大格局、大视野,跳出山区发展山区,对标国内一线城市,做到真敢想、真敢闯、真敢破、真敢干、真担当。思想认识破冰体现在科学领导与高效决策上,主动“借力借脑借智”,科学规范合理使用项目资金,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破发展理念之冰,培育壮大实体经济。创新思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长宁区采取精准滴灌、培大扶强的方法,建立系列指标体系,从产业导向、平方米税收、创新创造力度、发展前景和社会贡献等多维度将辖区各种企业科学分类管理,培育了一大批优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与时俱进繁荣新兴业态。长宁区从街区改造规划设计之初就植入市场元素,以市场为导向,先招商、再设计、再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吸纳经营业主的意见建议,从而使改造后的街区聚集了大量新兴网红业态,实现凝聚人气、拉动消费、带动创业、推动发展的综合效应。长宁区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兴业态上的经验对于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破营商环境之冰,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服务金牌“店小二”。长宁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4.0版,从事物发展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改革,持续优化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深化企业精准服务,建立综合服务“三级体系”,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打好“八张改革特色牌”。优化服务凝聚各类人才。长宁区通过“创梦天地”优化人才服务,以人为本打造“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工作园区特色街区与主题社区相结合”新型四合一众创空间,为创客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在跟班学习结束后,我们充分利用跟班学习考察成果,积极引进红星美凯龙等大型企业到兴山投资兴业,努力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器,不断提升县城城市品位。

破为民服务之冰,锤炼求真务实作风。上海、浙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为民服务的理念体现在了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管理、养老服务、生态治理等各个方面。以人为本也体现在生态治理方面,考察浙江嘉兴桐乡市凤凰湖水体生态净化项目时发现,在完善主体功能同时,充分考虑市民需求,对工程进行景观化设计,既保障了生态功能的实现,又为市民打造了一个美丽的城市景观湖。跟班学习回来后,我们及时邀请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院来兴山考察对接,充分借鉴凤凰湖水体生态净化项目经验,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实现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双赢,生态环保与为民服务并进。

通过上海跟班学习,在明晰思路目标上、强化党建引领上、优化营商环境上、凝聚发展动能上、改进作风建设上实现了破冰突围,立足兴山高铁优势,将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强产业、更大志气创新谋划,以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实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块状经济、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把兴山建设成为山区的一个现代化县城,鄂西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