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杨承清:为家乡打开“柑橘之门”

柑橘是宜都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市10个乡镇(处)120个村有柑橘分布,已形成面积31.8万亩、年产量突破66万吨、系列产值达到36亿元以上的柑橘“三产”融合产业链,这其中离不开杨承清的功劳。

1976年,杨承清从华中农学院宜昌分院果树专业培训毕业后,扎根基层40年从事农技推广,用智慧及汗水浇灌宜都柑橘产业之花。

1981年,宜都柑橘刚起步,但柑橘成熟周期长,短时间难见效,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杨承清在高坝洲镇白鸭垴村走访时发现,当地的土质、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温州蜜橘,他想找块田试试,就找到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家忠,带着他四处考察,经过努力终于做通陈家忠的思想工作,答应试种柑橘。

幼苗运回来后,杨承清亲自挖窝栽树、修剪施肥,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果园。1986年秋天,试验田第一年挂果,收获了3000多斤柑橘,卖了900元。农民们看到了柑橘的市场价值,纷纷种柑橘。

上个世纪80年代,红花套镇的柑橘出现了大面积落果,果农们心急如焚。杨承清发现是吸果夜蛾在作祟,为了找到中间寄主,他和研究人员白天查资料,晚上守夜蛾,两个月后,终于发现了中间寄主,柑橘得救了。

1988年,他带头组建了第一支265人的柑橘技术服务队,推广普及柑橘栽培管理实用技术。为练就“一刀准”的嫁接技术,他苦练了一个月;为了撒播科技种子,他坚持到田间授课、操作示范。40年来,杨承清主持和选育了宜都蜜柑新品种“鄂柑2号”,2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市级重大科技成果奖,他培育的南桥精品宜都蜜柑在国际柑橘学会上受到中外专家好评。

2017年退休后,杨承清仍未止步,他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义务作技术指导,每年下乡120天左右,贴进去的扶困肥料钱和资料费等近万元,他无偿为农民开展技术讲座百余场,联系农户8000余户,辐射农户万余户,帮助增收近亿元。

2017年,为配合丰岛集团出口橘瓣罐头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杨承清每天清晨5点起床,6点坐公汽去乡村,发倡议、讲技术、读政策……在他的努力下,基地的柑橘农残合格率达97%。2019年,优质原料基地已发展至2万多亩,覆盖宜都、长阳等地,产品出口美国后,农残抽检合格率达99.8%。

“服务不看人、不分区域、不讲条件”;“有求必应、有请必应、有问必答、有疑必解”。这是杨承清多年来坚持三不四必原则,他的电话就是技术服务专线,24小时不关机,帮助橘农解疑答惑。

如今,宜都蜜柑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及东南亚地区。宜都市也先后荣获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柑橘产业二十强县市、湖北省水果专业大县、全国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称号,成为首批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朱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