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科普 | 学习《长江保护法》,共护伟大母亲河

《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长江保护法》针对长江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特别的制度措施,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筑牢绿色发展根基,标志着长江大保护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那么,《长江保护法》都有哪些内容和亮点呢?

《长江保护法》对长江流域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自然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为了长江能够健康发展,还加强了资源保护。

长江保护,法制先行

《长江保护法》突出八个亮点

一是订立绿色发展规矩。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绿色发展规划,划定绿色发展红线,明确绿色发展措施,开展绿色发展评估。

二是建立流域协同机制。明确流域协调机制的职责与组成,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长江保护相关工作。

三是强化政府管理责任。《长江保护法》是对政府责任要求最多的法律之一,共有62条有关政府的责任规定,系统明确了各级政府责任。

四是推进流域休养生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停止过度的人为破坏活动,同时遵循自然科学规律,采取措施修复生态系统功能。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区分管理,禁止生产性捕捞和禁渔,划定禁止采沙区和禁止采沙期。

五是加强长江资源保护。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据农业农村部统计,长江流域濒危鱼类物种达到92种,濒危物种接近300种。

六是完善污染防治措施。《长江保护法》针对长江水污染的特点,通过加大对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监管力度,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

七是推行生态保护补偿。明确了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补偿资金、补偿方式。

八是实施最严格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违反长江保护法,责任人依法予以警告、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企业或个人违法,则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