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宜昌市乡村振兴主要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现场介绍了宜昌市乡村振兴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袁正泉 宜昌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朱汉洪 宜昌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徐 烨 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襄阳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杜高胜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田 炜 宜昌市人社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主持人
杜玉婷 宜昌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科科长
近年来
宜昌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5个重点脱贫摘帽县
243个脱贫出列村
44.25万脱贫人口
实现稳定脱贫
迈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宜昌健康扶贫、乡村旅游、文化扶贫以及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经验成效;巩固成果后评估工作圆满接受国家考核试点;扶贫资产管理、驻村帮扶、消费扶贫等经验在全省推广;先后有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企业家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表彰。
跟小布一起详细了解
脱贫成效不断巩固
宜昌市先后出台《关于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措施,强化前期干预和有效帮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将全市有致贫风险的6924户17009人纳入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管理,逐一制定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并在全市积极推广防贫保、防灾保、防病保等经验做法,倡导设立防贫救助金,有效防止返贫和新致贫。
特别是今年以来,应对疫情、灾情、大宗农副产品市场行情“三情叠加”带来的不利因素,提早谋划、及时研究、果断决策,出台了一系列稳产业、拓就业、保基本的支持政策,受影响的脱贫人口得到有效帮扶,全市未发生一例因疫因灾返贫和新致贫。
收入来源持续增加
把产业发展作为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保障,宜昌市发展巩固茶叶、柑橘、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88万亩,培育有带动能力的市场主体6387家,特色产业带动率和市场主体带动率均超过90%,2020年底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04元。
● 把就业扶持作为稳定增收的重要来源,广开信息渠道,帮助全市脱贫劳动力实现外出务工13.8万人,其中省外务工3.6万人。
● 把消费拉动作为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持续推进消费帮扶,通过搭建网络销售平台,组织集中消费帮扶活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累计实现10.4亿元。
● 把资产利用作为稳定增收的坚强后盾,全市脱贫攻坚后形成各类扶贫资产110亿元,成为促进脱贫群众永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民生保障稳步提升
➤教育帮扶方面,认真落实控辍保学、教育资助等政策,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计划”,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净入学率达100%,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幼儿园)达到656所,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2万人次,累计资助学生近60万人次,实现学生资助“全学段全覆盖”和“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目标。
➤健康扶贫方面,全市健康帮扶“一站式”结算有效落实,农村脱贫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5种,累计救治74911人次,按照“签约一人、履约一人、服务一人”模式实现农村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提高了脱贫人口的健康水平,全面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
➤住房安全方面,全市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万户、危房改造8.3万户,实施易迁后续扶持项目44个投资2400多万元,全面完成易迁房确权颁证,农村脱贫群众实现安居乐业。
➤饮水安全方面,综合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方式解决,共解决了264.9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全部解决。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的同时,加强环境卫生条件改善,建设富美乡村。脱贫攻坚以来,市县统筹整合资金投入216亿元。全市硬化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38万公里,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率100%。全市完成农村电力设施投入45.96亿元,户均容量提升到每户2.77千伏安,农网供电可靠率99.8%。全市建成农村供水工程4.9万处,实现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集中供水率94.1%、自来水普及率92.67%。
持续推动边界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全市农村交通、通讯、电网、公共服务等全面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提档升级。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围绕“二区五带”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兴山榛子黄粮乡村振兴试验区先行先试,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建设农村户厕32.57万座、公厕1401座,完成433个建制村农村环境整治,新建51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厂和主管网,远安、秭归入围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五峰入围“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名单。
图:望作信 摄
工作合力凝聚加强
成立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统筹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建立市县“四大家”领导联系点制度。全市新一轮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1008个,同步示范带动村183个,驻村干部2304人。组织近千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帮扶行动。
开展筑堡工程和清廉村居建设,深入推动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综合运用大数据平台,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监督检查,比对数据2.1万条,排查问题线索231条,均已落实整改措施立行立改到位,以此倒逼责任、政策和工作三落实。
强化乡村振兴队伍建设,高频率开展全市驻村干部、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和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培训,在全系统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课题大调研,促进乡村振兴干部“提速、提质、提能”,着力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乡村振兴专业队伍。
五峰中蜂养殖绿色脱贫项目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
看看现场解答
国际商报记者提问: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全市“三农”工作重心已由集中脱贫攻坚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宜昌市乡村振兴规划中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明确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近年来,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编制了《宜昌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今后宜昌市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总体安排部署。主要是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全市“一轴两区多带”农业农村发展总体布局,全产业链谋划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壮大柑橘、茶叶、蔬菜、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稳定粮食生产规模,着力打造全国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以八大产业链为基础,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全力打通建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文旅等各个环节,构建形成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赋能扩容、提质增效。
持续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抓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四类村庄”,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实现有条件、有需求的行政村应编尽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分类分批推进美丽乡村“百千万”工程建设,努力把乡村建成绿净齐美、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区。支持城郊发展基础较好的乡村打造乡村振兴发展先行区,支持各县市区打造一批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振兴区域试验示范,形成“1+4+N”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创建格局(“1”即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4”即兴山榛子黄粮、当阳玉泉双莲、长阳沿头溪流域、点军牛扎坪新村乡村振兴试验区。“N”即各县市区按照“六有”标准创建乡村振兴试验示范),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未发包土地、四荒地、闲置房屋建筑物、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流转交易,推动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各类要素进入市场,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激发农村农业新的市场活力。
继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继续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做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社会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三峡晚报记者提问: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宜昌市农业农村部门“十三五”期间产业方面有哪些成果?
答: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十三五”期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更加”: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粮食播种面积476.7万亩,总产30.2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30亿斤以上,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柑橘种植面积210万亩、产量386万吨,是全国最大的宽皮柑橘生产基地。茶叶面积96万亩、产量9.5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二位。蔬菜面积214万亩、产量502万吨,面积、产量分列全省第三位、第二位。水产养殖在围栏围网全面取缔后成功转型升级上岸,池塘养殖面积19.9万亩,年产量18万吨。生猪年出栏355.95万头,出栏量位列全省前列。农产品的稳产保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特色、绿色、优质、安全的特点更加明显。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86.42%。通过结构调整,优质农产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在增长方式上实现了由量的增长转变为以质取胜。品牌强农工程成效显著,宜昌蜜桔、宜昌红茶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出了“宜昌蜜桔”“宜昌宜红”“宜昌毛尖”“宜昌猕猴桃”“宜昌白山羊”“秭归脐橙”“清江椪柑”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宜昌蜜桔列入中欧互认产品。绿色农业底色更亮,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长江禁渔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畜禽粪污处理能务提升,农村环境变优变美,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更加殷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73家,加工产值914.43亿元。先后建成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1个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8个。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1个、亿元村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831家,家庭农场3051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618个。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5个。涉农电商主体达到5662家,带动就业5万多人,枝江市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国家级试点县,秭归县、五峰县入列省级试点。农村电商的发展拓展了增收渠道,使农民收入的成色更足。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达到18515元。
农业支撑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乡村产业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十三五”建成高标准农田114.96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11%。先后建设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点)13家,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万多人。总结推广了一系列高产高效模式和省力化栽培技术,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基础设施的完善,科技水平的提高,为乡村产业发展赋予了更加强劲的动能。
三峡日报记者提问: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宜昌市在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成效?
答:市人社局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多措并举补齐乡村人才发展短板,培养聚集更多优秀人才立足乡村建功立业,为打造乡村振兴宜昌样板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以农村实用拔尖人才评选为抓手,培育农村人才“领头雁”。联合市委人才办、市农业局累计开展2届农村实用拔尖人才选拔工作,累计评选农村实用拔尖人才58名,发放专项津贴17.4万元,获评对象除可获得技能培训和技术帮扶外,还可在市省两级专家推荐、技术职称和技能等次评聘中享受优先。持续推进湖北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奉献岗位计划,累计评选140名扎根乡村、贡献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发放岗位津贴191万元,并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倾斜,以“头雁”引领一方、带动一片,不断壮大农村人才队伍。
以开展农民高级职称评审为契机,打破农民职称“天花板”。在评审层级、评审方式、区域合作上创新突破,于今年9月联合荆州、荆门、恩施举行全省首场农民高级职称评审,44名专业水平高、产业带动能力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农民技术人员通过评审进入公示环节,打畅通了农民技术人员职称晋升通道,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路径。
以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为基础,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下移人才培育重心,将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队伍作为技能培训的重点,引导各类培训机构送培训下乡进村,针对有就业需求的农民开展种养殖、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建筑等实用技术培训,满足农村地区劳动力对提升就业技能的需求。今年以来,先后为3928名企业在岗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落实培训补贴915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培训在岗农民工20674人次,落实培训补贴2717万元。
以地方特色劳务群体培训为支撑,打造劳务输出“金招牌”。将劳务品牌培育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发挥各地产业优势,突出技能特点,重点针对“化工、电子商务、装配制造、旅游服务”等产业加强专业培训,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创业扶持,培养了一批“就业明星”,塑造一批“清江家政妹、枝江电商、远安工匠、宜都叉车工”等17个具有宜昌特色劳务品牌,为各地劳动力贴上“就业名片”,为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奠定基础。
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在立足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未来有什么具体举措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答: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支撑,宜昌文旅部门按照《宜昌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的作用。重点围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保障权益。将按照“一网五化、城乡共建”的思路,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1.健全资源下沉机制,加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发挥市县图书馆、文化馆的带动作用。将分馆向乡村延伸,将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联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把省、市级的品牌活动:四季村晚、飞进寻常百姓家、三峡讲艺堂、廉政文艺直通车等活动,送到田间地头,丰富农民文化生活。2.打造特色乡村文化空间,在全市110个乡镇(街道),优选建设一批像枝江市安福寺民间吹打乐、伍家岗区伍家乡舞龙舞狮、当阳市淯溪镇书画等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空间。3.培育乡村文化人才,进一步实施“文化润心”网络文化达人孵化推广工程,助推一批乡村网络文化达人成长。每个村培育2-3名文化骨干,培育一支以上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进一步推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宜昌是文化遗产大市,国家级非遗项目20项、国保单位18处,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强各项工作。1.加强对农村地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争取专项资金对文物进行修缮保护,提升“国保”的保存状况。按照应开尽开的原则,吸引旅客到国保等历史文化古迹参观旅游。2.推进遗产申报工作,支持五峰万里茶道、当阳关公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继续做好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申报。3.积极建设武陵山(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长阳五峰片区建设,建设一批非遗展馆、传承基地、特色小镇、传习所,支持乡村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加强非遗手工坊建设,发展壮大枝江步步升布鞋、三闾刺绣手工坊等。组织非遗产品参加非遗购物节等展览展销活动。
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1.深化“一县一品”,以融合发展的思路办好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昭君文化旅游节、嫘组文化节、关陵庙会,以节促业、以节促变。2.组织农村文旅品牌创建,支持指导秭归长阳五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三峡大瀑布、昭君村、玉泉山关陵创建5A级景区,支持长阳卓尔木桥溪、远安龙隐谷创建4A级景区,创成后市级将分别给予500万、100万奖励。深入开展荆楚文旅名县、名镇、名村、名街等荆楚十大文旅品牌创建。3.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道路交通,将夷陵区仙湖公路、宜都杨守敬书院旅游公路等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扶持,支持建设53座旅游厕所,落实一厕一码,提升厕所管理服务水平。建设一批规模适宜的乡村游客中心。4.开展优秀文旅演艺产品评选。2021年将举办首届文旅小戏评选,推出一批接地气、冒热气、鼓士气的文旅演艺作品。
总之,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应有之义,文化和旅游部门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勇担职责,在乡村振兴中贡献文化力量。
宜昌发布记者提问: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宜昌市生态环境部门在乡村生态振兴方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十四五”期间还要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答: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生态环境部门依托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以农村生活污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配合协助相关部门,深入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工作。2018—2020年,宜昌市共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8146万元,全面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十三五”期间,宜昌市圆满完成409个建制村农村环境整治的工作目标。
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2021年,省级下达宜昌市农村环境整治建制村任务数38个,宜昌市自我加压计划完成40个。截止2021年9月,已有24个村已完成整治,其余16个村正在有序推进。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宜昌市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全市新建51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厂站和主管网,累计完成干支管网684.14公里,接户15.06万户。根据省生态环境厅通报,2021年1-9月宜昌市729个建制村(总数1348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54.08%,全省排名第3;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面,2020年,宜昌市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核定农村黑臭水体21条,其中纳入国家整治清单14条,7条纳入省级监管。截止2021年9月,宜昌市完成了国家清单规定的2021年度2条农村黑臭水体的整治任务,剩余整治任务正按时序推进。宜昌市黑臭水体治理信息已在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示。
深入推进生态村镇创建工作。近日,湖北省环委会办公室下发了2020年度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命名名单,宜昌市17个乡镇(街道)、76个村(社区)榜上有名,命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宜昌市累计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69个,占全市110个乡镇(街道)62.73%,位居全省第三;省级生态村442个,占全市1662个行政村(社区)26.59%,位居全省第六。近期,宜昌市远安、秭归入围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五峰入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拟命名名单。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持续聚焦农村生活污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任务,配合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农业废弃物处置利用等工作,为进一步改善农村水、大气和土壤环境质量和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而努力奋斗。到2025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全市力争建成3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推进1000个整治村治理,建设10000个美丽庭院。实现从“干净、整洁、有序”向“整洁、优美、宜居”的跨越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