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 今天(10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宜都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宜都大剧院开幕。市委书记谭建国代表中国共产党宜都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挺进全国千亿五十强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勇前行》的工作报告。
报告都讲了些什么
带你一图读懂
宜都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
↓↓↓
五年拼搏奋斗
综合实力成色更足
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增长
● GDP年均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国百强持续进位至77位。
工业技改三年行动助推“老树发新芽”
● 实施技改项目500个,完成技改投资444.7亿元,累计入围全省“隐形冠军”企业21家、全省民企百强13家。
● 化工园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 荣获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茶业百强县。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 市电商产业园获评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五年闯关夺隘
改革创新活力更强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累计招引过亿元项目203个
其中过10亿元项目37个
到位资金超1700亿元
创新发展释放活力
高新技术企业达73家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
连年上榜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改革工作全面深化
全国“两个中心”试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工作富有成效。“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科创贷”经验全省推广,首设“办不成事”窗口,首推“周日不打烊”服务,“六多合一”助力项目建设,实现签约即注册、交地即开工。累计减免税费超54亿元。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五年接续发力
城乡建设品质更高
城市骨架加速拓展
宜都长江大桥、宋高路、橘园路、双城路竣工通车。
市政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小西湖公园、三江广场建成开放。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新客运中心投用,三江收费站提前撤站。首创县域“车共体+”。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码头整治、岸线复绿成效显著。
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
“擦亮小城镇”有序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任务超额完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通过验收,“两河田园”“十里桃花红”“两溪两桥”等田园综合体风貌迷人,入选全省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
五年倾情倾力
社会民生服务更暖
打赢脱贫攻坚战。
1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2172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9万元、2.3万元。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陆逊中小学、莲花堰幼儿园等8所学校相继建成,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部清零,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获得全国表彰。
文体事业全面繁荣。
文化馆、图书馆、大剧院、会展中心建成投运,《打银锁》摘取全国群星奖。宜都茶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汪周雨成为宜都历史上首位奥运冠军。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市一医院门急诊传染病楼等一批卫生补短板项目建成投用,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五年善治善成
社会治理成效更显
同心同德汇聚合力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盈枝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五年从严从实
党建引领保障更优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 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丰富开展。
● 圆满完成乡镇换届。“五强书记”“磁铁支部”经验走向全国。
● 持续实施“两江英才”“双招双引”,各类人才加速聚集。
● 面对疫情大考,全市上下听党指挥、团结一心,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宜都成为全省首批低风险区,发展大局保持稳定。
五年砥砺前行
经验弥足珍贵
办好宜都的事情
→ 必须把党的领导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 必须把思想破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 必须把产业支撑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 必须把生态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 必须把人民至上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宜昌“六大目标定位”整体部署,干在实处、勇当标杆、开创新局,加快形成“一主引领、一带支撑、一区协同、一体发展”区域发展布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高品质生活取得新成效、高效能治理跃上新台阶、高素质人文获得新提升,挺进全国千亿五十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奋力谱写宜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实现“两个跨越”

挺进全国千亿五十强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
建设“三个示范”

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市

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市
打造“四个节点”

“宜荆荆恩”城市群关键节点

全省先进制造业关键节点

中部多式联运枢纽关键节点

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关键节点
抓实“五条路径”

抓重大战略落地

抓改革创新引领

抓园区平台承载

抓招商引资攻坚

抓数据要素赋能
综合实力
显著提升
发展质效
显著提升
城乡面貌
显著提升
社会治理
显著提升
民生福祉
显著提升
党的建设
显著提升
到2025年,建成宜昌首个“千亿五十强”县(市),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40亿元。
坚持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1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力争到2025年累计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00个。
“十四五”新增建设用地10000亩。
重点推进东阳光创新药仿制药、华昊陶瓷电容原材料、苏强格液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2
打造产业经济主战场
聚焦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率先在宜昌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
工业技改投资突破1000亿元,规上企业技改面达到80%以上。
全面升级现代服务业。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3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创成国家创新型县市。
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
实现更多科技成果在宜都落地转化。
深入推进“科创贷”“人才贷”。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4
推进现代园区建设
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做实生物医药产业园。
做精化工园。
做强高新技术示范园。
做优双创园。
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
拓展城乡空间骨架
以积极融入宜昌“东进”战略主动“北接”。
以建设“宜都-松滋、宜都-枝江”区域协同发展先行区为重点加强“南联”。
以主城扩容提质推动“中优”。
以市民活动中心为“圆心”、新迎宾大道为“轴”,打造“城西三江新城”。
利用宜都长江大桥、宜张高速连通南北两岸的区位优势,打造“城东半岛新城”。
2
壮大城镇经济实力
做大做强各乡镇(街道)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雅斯-嘉木醇、宜都万达广场等特色商业圈,逐步形成区域性热点商圈。
完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
实现5G广泛应用。
到202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3
提升城镇功能品质
推进主要街道及沿岸景观全方位提升。
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试点。
全面推广“车共体+”。
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打造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市。
加强物业小区管理,打造现代城市管理示范之城。
坚持战略赋能发展提能
加快融入“宜荆荆恩”协同发展
1
推动交通设施向更高水平融合
积极融入宜昌轨道交通体系。
打造中部多式联运枢纽关键节点。
2
推动产业协作向更深层次拓展
加快宜都化工园、白洋工业园、姚家港化工园、松滋临港工业园合作共建。
推进区域内产业集群协作、链式互补,鼓励本地企业与行业领军企业深入合作。
3
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向更大范围延伸
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落户宜都。
推进医疗卫生联动协作。
加大统筹开发文化资源。
积极对接大型专业会展活动。
强化区域生态环境联保联治。
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国一流柑橘主产区、百里高效生态茶叶走廊、世界鲟鱼谷、全国畜牧绿色生产基地。
打造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市。
3
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创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
坚持深化改革对外开放
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1
攻坚重点领域改革
推出一批“全国有影响、全省有地位、宜昌争第一”的改革品牌。
2
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大力发展外贸经济,力争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10%以上。
3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创成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1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力争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4%。
2
抓实生态保护行动
3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高新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
4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坚持人民至上文明润心
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1
建设更高质量的文明宜都
高质量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2
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
有效保护利用本土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国学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大力弘扬“幸福渠精神”,唱响“文润宜都”品牌。
3
促进更高效能的社会治理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成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市。
4
创造更具品质的民生保障
统筹城乡就业体系,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5
推进更加繁荣的社会事业
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加快推进健康宜都建设。
谋划推进体育馆、游泳馆建设。
加快建设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坚持党的领导
激发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思想引领
增强引领发展的坚强党性
坚持全面过硬
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坚持唯实惟先
锻造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坚持正风肃纪
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责编:刘娟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26.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