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抓实党史学习教育 勇当县域发展标杆

中共宜都市委书记 谭建国

今年,宜都市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学细悟党史,砥砺初心使命,实干担当前行,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对标全国县域五十强、经济总量突破一千亿目标,奋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坚持以学为先,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在学史中汲取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市委中心组发挥“领学”作用,及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率先举办专题读书班、认真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七一”重要讲话和考察福建、广西、青海、西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丰富学习形式、抓好学习贯彻。先后邀请省委、宜昌市委宣讲团成员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组建市委党史宣讲团、青年宣讲团、百姓宣讲团和7支多样化宣讲队,深入机关单位、基层一线、工厂车间、农村院坝等开展宣讲;依托胡敌烈士纪念馆、贺炳炎上将纪念室等宜都本土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沉浸式体验学习;统筹用好线上线下丰富资源,发挥市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的阵地优势,延伸党史学习教育触角,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知行合一,践行为民初心。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化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践行初心使命。结合“千名干部进千企”和“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深入乡镇村组、项目现场、工作一线,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级领导牵头领办重点实事项目31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2项。各地各单位班子成员至少牵头办成1件惠民实事,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首创“人才贷”,首设“办不成事”窗口,首推“周日不打烊”服务,开通“店小二”总服务专线“12345”,梳理“一事联办”清单200项,电子证照生成率100%,水电气联动报装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始终以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的理念,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针对思想观念不新、干部素养不高、政商关系不亲等问题,主攻干部素养提升和“亲清”政商关系,组织干部在思想理念、专业素养、服务方式等方面对标江浙,真正把精深精细的服务意识培育起来,把精深精细的服务能力提升起来,形成“以懂专业为荣、以能落实为荣”的良好风气,全力打造与全国百强县市地位相匹配的一流营商环境,争创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

坚持实干担当,凝聚发展动力。坚持以深厚的自信和底气讲好党的历史,用唯物史观认识、理解、传播党史,同时学好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历史回望中坚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信心。坚持敢想敢试、敢为人先,敢于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和“认知瓶颈”的局限,以“马上办”的劲头、“钉钉子”的精神、“敢担当”的魄力紧盯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扫黑除恶等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坚决整治“怕、慢、假、庸、散”突出问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产业、交通等优势,在质量高、结构优、可持续的基础上,持续提升经济规模和城市能级,加快建成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市、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市,切实用自身的能级之强为宜昌的能级提升作出应有贡献,加快打造宜都松滋“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区和“宜荆荆恩”城市群关键节点,确保“十四五”末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围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传统产业“有中生优”、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农特产业“优中做强”,培育打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5个产值200亿元以上现代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