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 冬日暖阳映照,宜都市松木坪镇“东七村”,郁葱葱油菜连片,绿油油长势喜人。这一丽日美景所呈现的是宜都市以油菜轮作项目实施为抓手,发展优质油菜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融合、为乡村振兴“加油”的生动写照。
向土地谋振兴,藏油于地“建油库”
“水稻收一亩,油菜就播一亩,我们村今年种植了900多亩油菜。”泉水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李忠兵介绍道。
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增加油菜种植附加值、持续改善耕地地力,宜都市以油菜轮作试点项目为抓手,于今年7月制定了《宜都市2021年油菜轮作试点实施方案》,并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和技术专班。
轮作技术最早源于《齐民要术》。作为一种用地养地的结合式种植措施,轮作技术不仅具有促进作物均衡吸收土壤养分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保持土壤肥力的效果,其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按照2021年湖北省油菜轮作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宜都坚持油用为主,拓展‘一菜多用’功能,既能发挥油菜培肥地力、以油促粮和美化环境等优势,又能为撂荒地整治、冬闲田利用提供支撑。”宜都市农技中心李叙斌解释说,“这相当于在地里建了一座‘油库’,不仅实现了‘藏油于地’,还是‘农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是真正的‘冬种万亩菜,春来百里花’。”
“这一条冲都种上了油菜,明年开花你们再来,那才叫好看,‘东七村’明年一定会成为经典的油菜花海‘打卡地’。”松木坪镇农技中心主任彭爱民自豪地说。
通过落实项目实施区域、市场经营主体及面积,项目物资油菜种子、肥料按要求配送到位,今年10月,油菜轮作项目实施地完成了整地、播种、施肥等其它田间管理,在松木坪镇粮油功能区“东七村”完成集中连片示范面积5000亩、枝城镇粮油功能区完成集中连片示范面积3000亩。
向科技要效益,产油于技“加油门”
“‘弯腰驼背搞一天,不敌机器冒阵烟’,这比人工快多了!”今年10月,油菜直播机在松木坪镇徐家湾村劳作画面引来村民一阵感叹。“机器一响,黄金万两;油门一加,油菜开花!”一旁负责机耕机播的李华东也打趣道。
油菜轮作,技术是关键。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育苗移栽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油菜的生产。为解决油菜轮作技术难题,宜都市集成应用油菜轮作规模生产“三化”技术,即品种优质化、操作机械化、栽培轻简化,推广优质高效油菜新品种、直播密植、“种肥药机”一体化联合播种、免耕飞播、绿色防控等技术与345种植模式、多功能利用模式,降本、增产、提质、减损,促进油菜种植规模稳步扩大。
“年底,还将有两个高素质农民培育粮油班开班,主要围绕‘稻油轮作’开展培训。”宜都市农技中心李方华说。
为保证油菜轮作项目实施中技术到田率,真正实现向科技要效益,宜都市农技中心一边派出技术专班到田、到户,调查土壤墒情、了解生产农情,指导技术生产,一边将培训班开到田间地头,开办高素质农民培育田间学校,面对面传授油菜轮作规模生产“三化”技术。
今年以来,该中心累计发布油菜轮作种植指导意见、病虫情报3期,发放油菜种植技术资料1000余册,累计开展观摩培训8次,参训2960人次。
向荒地造良田,扩油于田“增油路”
土地是保障油料作物的关键,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却有部分耕地被杂草侵蚀,成为撂荒地。如何让撂荒耕地、失管果茶园、冬闲田复耕复种,宜都市盯上了“撂荒耕地及失管林果茶园”,要让“冬闲田”变“抢手田”、“撂荒地”变“金土地”。
9月16日,宜都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宜都市撂荒地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将冬闲田、撂荒农田和失管林果茶园改种油菜纳入油菜轮作项目,对当年秋冬季主动复耕撂荒地及失管林果茶园发展优质油菜的农户、规模种植主体、村集体,出台了奖补措施,奖补资金直接到村、到户、到主体。
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其他非连片乡镇3094亩冬闲田、撂荒农田和失管林果茶园改种油菜,成为粮油生产“新油路”,其中高坝洲镇894亩、姚家店镇228亩、聂家河镇1197亩、王家畈镇194亩、潘家湾土家族乡30亩、陆城街道551亩,为全市撂荒地及失管林果茶园“歼灭战”提供了项目支撑。
“宜都市是湖北省粮油生产大县,2021年秋播油菜面积达到12.6万亩。”宜都市农技中心主任高波说,承担省农业农村厅安排的油菜轮作任务以来,宜都举全力推进,“目前,全市油菜长势好,发挥了保障粮油安全、增加农户收入、改善耕地地力、赋能农旅融合的作用,预计2022年夏收油菜面积增加10000亩以上。”
油菜轮作既是技术任务,也是保“饭碗”工程,更是政治任务。下一步,宜都市将就落实好项目,不断探路径、添政策、出举措,多措并举发展油菜生产,推进稻油轮作、玉米-油菜轮作、油旅融合、345种植模式等高效模式示范,向土地谋振兴、向科技要效益、向荒地造良田,“建油库、加油门、增油路”,促进油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通讯员 吴湖龙 覃杰)
责编:刘娟
审核:党艳秋
投稿邮箱:yiduwe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