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是“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一项激活城市发展潜力,强化基层治理的民生工程。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提前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的全年目标任务。对比投资新建,虽然老旧小区的“变身”在改造费用上相对较小,但真正要改好,还需要部门下足绣花功夫,从精细化、常态化入手,让群众真正满意。
提前做好合理规划,扩展空间价值。很多老旧小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遗留问题,在改造工作开始之前,确保规划合理,改造标准统一,科学评估地方财政和居民分摊承受能力,提前解决矛盾问题,才能提高改造效率,做到步伐统一协调,同时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潜能。例如宜都市住建局通过广泛征求吸纳计划预改造小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民代表等多方意见建议,积极与代建、设计等单位协调对接,通过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确保了旧改工作快速推进,拓宽了老旧小区的发展空间和生活空间,为城市发展注入了空间活力。
注重营造历史风貌,增加文化价值。很多老旧小区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有自己的文化习惯和历史魅力,在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种文化和历史因素,在保留“小而活”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成为小区的亮点和特色。例如贵州西里弄小区改造,专门实施精准的“微创手术”,在消除外露电线等安全隐患的前提下,保留了居民喜爱的聊天门道,营造了更多的历史文化,成为了小区特色,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文化活力。
坚持科学管理维护,提高综合价值。改造完成后,管理是关键,要深入推进“三治融合”,从根本上让居民改变思想观念,守好改建成果,维护好旧改价值。一要强化“自治”基础,充分宣传培养居民的主人公意识,自觉维护居住环境;二要坚守“法治”保障,党员干部带队,收集化解法治问题,同时开展长期法治教育,让居民群众相信法律,依靠法律,减少摩擦,自觉保护旧改成果。三要发挥“德治”引领,德治”是“自治”和“法治”的“底子”,要充分引导居民培养法治精神、涵养自治意识,在精神层面和意识主观上遵守道德准则,自觉凝聚治理共识。作为湖北省“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宜都市内挖潜力、外联资源,以党组织服务“清单化”,群众要求“订单化”的思路,拟定了《宜都市老旧小区改造长期管理方案》,推动自治居委会向自治物业发展,打造老旧小区“三治融合”新格局,保障了老旧小区的价值提升,为城市发展注入了价值活力。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不仅仅是居住之所,更是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抓住这个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为让惠民利民工程早日落地,人民群众生活更加舒心、放心而不懈努力。(宜都市城改中心 鲁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