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柑橘优果又优价的“四大”秘诀

在面对白热化竞争的国内柑橘消费市场,1元一公斤的普通柑橘与10元一斤的精品柑橘之间的距离,是当下传统产业如何寻求跨越式转型发展的时代命题。

今年来,市农业农村局针对柑橘品牌不响、优果不能优价等问题,立足用市场化理念统筹谋划柑桔产业,围绕主导品种温州蜜柑,强化精品技术到田到园,引导营销企业与精品果园基地精准对接,通过签订单稳市场,改变了过去优果不能优价的不利局面,为全市柑橘产业提质增效找到了一条可复制路径。

思想“破冰”,用市场化理念“签订单”

反弹琵琶抓发展必须思想破冰。

为靶向解决果农种植的后顾之忧,让果农以及贫困户放心种植,年初,该局将“优果优价”作为今年农业农村部门实施精品园项目的重点任务和核心指标,同步谋划精品园建设和“订单销售”。

“3月中旬,我们就选定了3家实力强的销售企业,协商采取订单模式,签订购销协议87份,为精品柑橘的保底销售打下了坚实基础。”该局局长施春燕介绍道。

同时,全面整合柑橘产业集群、省级精品园项目、宜昌农业专项等项目资金支持柑橘精品园建设,通过业主申报、乡镇推荐、部门遴选,明确精品园建设业主,今年全市共建设100亩以上柑橘精品园16个,面积1万亩。

此外,政府部门牵线搭桥,还充分利用电商促销优势,进一步打通水果产业销售渠道,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主体“带动”,用标准化尺子“抓生产”

要想把柑橘卖出个好价钱,就必须抓精品。

传统温州蜜柑仍在宜都占主导地位,新品种柑橘蓄势待发。在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下,市农业农村局抓住“优质”这个柑橘精品化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引领,用“种植适度规模化、果园建设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等做法,加快形成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优质优价。

今年,该局对全市精品园建设实行主体负责制,明确项目直接负责人,严格执行“四统一”的生产管理规程,即:统一改园标准、统一技术措施、统一农资采购、统一采收销售。合作社带头督促社员建立质量安全制度、生产档案,开展产品自检,确保各项技术精准落地。

科学种植管理是柑橘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要素。为了给柑橘种植业户充足的技术支持,市农业农村局今年组织100名业主先后赴湖南慈利、浙江象山等地学习柑橘种植先进理念和技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为把技术落地进园,依托市镇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村级技术员组建柑橘精品园技术专班,集中开展技术培训5次,召开现场推进会2次,重点推广应用大枝修剪、增施深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立柱固枝、覆膜控水增糖、完熟采收等集成技术。

高级农艺师蔡永喜、张卜芬说:“根据15个点的调查结果,今年精品果园示范点单产达到3000公斤/亩以上,优质果品率达到80%以上,商品果率达98%,亩产值8000元以上,较非精品果园亩平增收2000元以上。”

宣传“变法”,用走出去方式“推品牌”

柑橘品牌的宣传今年也变了“法”。

全市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宜昌蜜桔•宜都蜜柑”宣传,取得了好效果。

在主销区“三北”市场开设了3个销售窗口、举办柑橘产品推介会5次,邀请外地柑橘经销商来宜现场考察订货。

为了唱响“宜昌蜜桔•宜都蜜柑”品牌,今年还到郑州万邦开拓新的销售市场,拥有客户6家。

支持销售商湖北品冠公司,组织全市部分柑橘生产重点村、专业合作社、洗果分级打蜡企业赴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举办“宜昌蜜橘•宜都蜜柑”专场推介会。会上,12家物流园客商与宜都柑橘销售企业现场签约,采购“宜都蜜柑”3.65万吨,总金额达1.254亿元,平均单价远高于去年同期。

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也相继涌现。“绿老大”“八卦山”“山太子”等品牌备受消费者青睐,线上线下销售量达到1万吨以上。“绿老大”蜜柑采取门店直营、网络分销策略,统一商品化处理、统一宣传销售,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价格,均价保持16元/公斤。

通过强品牌、技术示范,创绿柑橘专业合作社核心基地带动周边2000亩柑橘提升管理水平,每亩增收500元以上。

订单“保底”,用贴心式服务“促增收”

订单保底就能解决果农的后顾之忧。

按照“公司+合作社+社员”产销模式,促成精品果园业主与招商引资企业,湖北品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早在4月下旬就签订了总量5000吨的保底价收购协议,并给每个签订合同的精品园建设业主支付合同订金,让果农吃下了“定心丸”,同时“保底价”也让完熟采收、分批采收成为现实,保证了果品质量。

今年10月18日开园收购以来,该公司按4-6.4元/公斤的价格已收购精品宜都蜜柑5200吨,销售到沈阳地利、河北新发地、郑州万邦等大型水果批发市场,亩平较普通果园增收2000元以上,助农增收2000多万元。

红花套镇南桥柑橘专业合作社建设精品园550亩,目前已销精品果600吨,效益是非精品园的2倍。今年,精品果卖出了精品价,社员积极性高涨,果未下树,就已开始橘园冬季管理,追施有机肥,为来年精品果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通过主动对接市场,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激发了精品园建设的成效和活力,破解了过去优果不能优价难题。精品园经济效益比一般橘园高出30%,带动全市标准园建设5万亩以上。在今年宜昌市组织的柑橘品质鉴评活动中,宜昌创绿柑橘专业合作社获金奖,2家单位获银奖,6家单位获优质奖,占宜昌获奖总数的32%。

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做优品质、做大特色、做强品牌,推进柑橘新品种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精品化发展,才能实现传统产业的振兴;只有不断植入区域精神与灵魂、区域文化价值,才能连接起与消费者的新关系,创造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只有紧抓科技的力量,才能在快速迭代的当下,引领消费者的新需求。

当下,宜都市传统产业迎来了最好的跨越转型发展机遇,而宜都的柑橘产业也将在精品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这只“乡愁果”也一定能够成为硕大的“富裕果”。(通讯员 王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