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林海婷)7月24日,正值酷暑时节,武汉大学赴湖北省多地农家书屋暨数字乡村文化建设调研实践队前往潘家湾土家族乡进行农家书屋调研,在将军山村,我们意外走访了将自家房间开放、毕生藏书免费面向公众的叶定超爷爷的农家书屋。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白墙上的一块石匾,刻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南阳世家”。踏入已经有些斑驳的朱红门槛,一进门,迎面而来是“四世同堂”四个大字。环顾四周,宽敞的客厅四面墙上,粘贴了不少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标语,走进爷爷的书房,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三面书墙。一张书桌,一扇小窗,一张小床,三面书墙,一沓堆叠起来的红色奖状堆叠在书架的一角,书桌上还摆着码得整整齐齐的一沓报纸和最近刚刚折起一角的新书。老爷子已经上了岁数,目光依然神采奕奕,提起书,他有说不尽的话......
“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我自己读过的”,提起自己的书,老爷子眼里闪出了熠熠的光辉,和书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在文化站工作了七年,书,是叶爷爷的精神食粮,是叶爷爷珍藏的宝藏与财富。密密麻麻的三面书墙,成千上万本藏书,每一本都饱含着岁月的流转,倾注了老爷爷的岁月与热爱。从《陈云传》到《三言》,从《读者文摘》到《中华帝王将相录》,从《普金时代》到《农技大全》,从文言经典到红色故事,发黄的纸张,淡淡的折痕,诉说着爷爷对于书籍的热爱。“从文化大革命到四清运动,再到改革开放,这一路都是我们这一辈人经历过的,现在翻看这段历史的书,还是很有意思的”,爷爷指着他最近买来的历史书,笑盈盈地告诉我们。
“爷爷的农家书屋在一段时间内是发挥着开启民智,传播知识的重要作用的。”将军山村党总支书记胡晓晓指着一块“文化中心户”的牌子和我们这样说道。上世纪时,将军山村的乡民们增收致富没有门路,更没有各种电子设备传播知识和信息。在文化站里工作了七年之久的爷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知识对于整个乡村的重要意义,他深知书籍对于贫困闭塞乡村的重要意义。一开始村里看书的人少,爷爷就用箩筐挑起书向村民们送,向村民们宣传科技、文化、法律、市场经济的知识,向村民们宣传党的政策与方针,爷爷的书屋成为了乡村的“文化诊所”,走出了一大批科技、法律、文化的“明白人”。
“不仅如此,爷爷的农家书屋在将军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呢。”胡晓晓接着说。在2001年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时,许多村民思想不通,没能意识到产业调整对于村民增收的巨大作用,叶爷爷就在这农家书屋里给大家算好种茶与种粮食之间的对比账,给大家推荐种茶技术书籍,打消大家种茶的顾虑与担忧。也正是有了这间农家书屋的一份力,将军村方能茶香四溢,农民也因增收而笑脸盈盈。
在叶爷爷的农家书屋开办以来,越来越多的村民来到叶爷爷家中借书,和爷爷聊阅读的爱好、国家的政策与方针。不仅如此,在爷爷的影响下,将军村又有两户人家在家中建起农家书屋,整个村庄洋溢着浓浓的读书之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风貌。
乡贤引乡风,书香伴茶香。红色沃土上,氤氲起浓浓读书新风尚……
(责编:刘娟 审核:黄金波)
版权与免责声明:①凡本平台注明"宜都融媒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都融媒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②凡本平台来源注明"XXX(非宜都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若投稿,或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发送至邮箱:yidu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