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骡马古道,寻宜红醇蕴

湖北宜都网(通讯员 文/李雪燕 图/陈玲玲)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市申遗办一次普通而常规的宜红古茶道田野调查,在这样一个天高气爽,秋风习习的日子出发了。

龙潭河村位于宜都市西部王家畈镇,相传因其地形酷似龙船而取名龙船河,后改为龙潭河。

公记2号老屋、公安济众桥便位于龙潭河村。

进入龙潭河村,顺溪而上,一幢百年老屋坐落于溪边北侧台地上,单檐青瓦,白墙斑驳,流露着岁月侵蚀的痕迹,愈发显得古朴而宁静。大门口残存标语两副:正立面书“高举毛主席伟大红旗奋勇前进”;右侧立面墙体书“严于律已、专门利人”。

总面积约45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四合院形式,这便是公记2号老屋。

它是清初至1959年五宜公路通车前五峰到宜都、枝城(枝江县城)宜红古茶道的必经之地。

老屋旁50米处,一座二跨石板桥站立于龙潭河上,名为公安济众桥。仿若一位沧桑的老者,看流水潺潺、岁月悠悠,犹忆当年步履沉沉,骡铃声声。

这条古茶道为漆树坳古茶道,位于王家畈镇白玉垴村,全长300多米,此处因生长有漆树而得名。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穿梭在一片绿竹掩映中,如今虽鲜少人行,却并不显荒芜,绿影交错,映衬的古道悠长而娴静。仿若从形成伊始,便一直承载着宜红茶的香醇,从未间断。

眼前这间白墙青瓦的房子,位于王家畈镇全福河村2组。原为“同心和客栈”,供来往的茶商及骡马队休憩歇脚。虽人影凋零,繁华不在,她却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

“同心和客栈”门前便是锯木岭古茶道,连接着渔洋关和全福河,古道就地取材,砂石铺就,浑然天成。道边森木葱葱,松风拂处,似在青山梦里游。

秋雨突然来袭,淅淅沥沥,位于潘家湾乡栗树垴7组的宜红古茶道在雨中更显灵秀。青石板铺就的古茶道,全长约3公里,曾是渔洋关与陆城物资交换的转接点。

见证了那段热闹盛景,古道石碑如今已不复见,原立石碑的楔口慢慢积满秋雨。

  行至古道尽头却又意外发现乾隆年间古石桥一座,不远处的修桥碑因年代久远已经断裂,根据碑文记载得知此桥名为“双福桥”。

雨后远山云雾缭绕,悠长古道上,宜红茶蕴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