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百年前宜都籍教育家万言书被发现!

云上宜都讯  1912年春,张继煦创立了宜都二中前身武昌荆南中学,并担任校长17年之久,但事实上,这位了不起的宜都人被尊称“民国教育家”。

△2012年10月6日,张继煦铜像在宜都二中揭幕

张继煦,生于1877年,号春霆,曾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武昌师范大学校长等职。

张继煦之师张之洞,调任时曾说:“我两任湖广总督,历十七载,计得弟子万余人,其中惟张继煦的文章必传。”

“少年立志、蔚为国光”,深得张之洞赏识的张继煦以著名教育家而名扬现代史,如今,他的一封长信流传于世。

115年前,一位25岁的枝江县(今属宜都)留日学生给家乡写了一封12500余字的长信,痛陈时弊,直陈家乡的建设之道,115年后,这封在当时就洛阳纸贵、名为《张继煦与邑人书》的书信近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读之,大有“见字如面”之魅。

△张继煦

1902年,时年25岁的他与黄兴、李书城等31名两湖书院的学生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到日本留学。到日本后,他参与创办《湖北学生界》,视野为之大开,立下了教育救国的壮志,并写下了《张继煦与邑人书》长信给家乡。

该信从维新变法、国民士气、学习外国、善用外智、尚武精神和兴办教育等多方面入手,论述国家和家乡的图强之路径,特别强调人才之重要:“今日多一人才,则为中国之福;吾邑多一人才,则为吾邑之光。”

△张继煦 书法对联

从国家图书馆发现此信的宜都市史志办公室明建中告诉记者,此信写就后,同在日本留学的李书城等27位湖北同乡即集资将此信付印,寄回湖北,广为传播。随后,20位外省籍留日学生也仿效付印,以广流传。

中共宜昌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曹水兵:“这封信虽然有一万多字,而且全部用文言写成,但读来通晓易懂,十分过瘾,并可从字里行间感受汉字传递情感的特殊魅力”

为重新整理出版这一珍贵文献,该办专门成立编辑部,并由明建中校勘注释,让此书迅速与读者见面。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张继煦,建议细细品读宜都市史志办公室明建中撰写的《民国盈门书香流韵远 满院桃李竞芬芳—张继煦家族人物撷英》:

一次乔迁开启了一个家族的文脉书香

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枝江人由百里洲迁居县城(今宜都市枝城镇城区)大东门。也许是住宅邻近文昌宫,沾了文昌帝君的灵气,自此直至民国,此人四代子孙中就出了三位举人、三位贡生,五人留学日本,十余人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法政大学、武昌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前身)、南京中央大学等名校,一人官至教育部司长,被誉为“民国教育家”;一人官至国军中将、军需总监,被誉为“中国军需学第一人”。

他,名叫张懋,“民国教育家”张继煦就是他的曾孙。

享受“正师职”军官荣誉的教授

据民国十六年(1927)版《张氏族谱》载:张懋,号勗哉,祖籍江西,明代,先祖张寿兴由江西高安县迁居湖北松滋县,其后,子孙散居松滋、枝江、远安等地。清代乾隆年间,张寿兴十四世孙张懋由百里洲迁居枝江县城。

张懋有三子:长子张一芝、次子张一鸣、三子张一鹏。

张一芝,号丹崖,生于1794年,是张继煦的伯祖父。他获得的最高学位为例贡。何谓“例贡”?即考取府学县学生员(秀才)后,不是通过考选,而是援例向清廷捐纳银子贡入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生员。这个学位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他是凭真才实学考取了秀才,只不过成绩不是特别优秀,而未能通过“正途”考选为贡生。清同治五年版《枝江县志·艺文志》收录张一芝的一首诗《花溪牧笛》:“路转峰回望欲迷,野花丛里是花溪。一声黄鸟才红坞,几队乌犍又绿堤。短笛音流深树北,长蓑影在小桥西。阿谁拟取荆关笔,绘就幽图待品题。”读者可以从诗中管窥他的文学水平。二是其家颇有经济实力,才有余钱捐购学位。清代枝江贡生、《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在其撰写的《重修文昌宫碑记》中记载,“邑绅张一芝”是道光十四年重修枝江文昌宫的领建人。既然领建文昌宫,自然有多捐银子的家底。此时的张一芝,已由一介书生荣升为枝江县有名望、有地位,一呼百应的“邑绅”。此外,他还捐款重修枝江学宫,足见对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热心与重视。

张一芝获得“贡生”学位后,出任枣阳县学教谕,咸丰三年(1853)再任武昌府学教授,不巧,第二年6月就碰上太平天国起义军第二次围攻武昌城。在气势汹汹的农民起义军猛攻下,张一芝被湖北巡抚青麟命令“佐理军务”,遂投笔从戎,“登陴巡防无虚日”,并被保奏为候补知县。6月26日武昌城陷,张一芝被杀,终年60岁。遗体运回家乡,葬于枝江县洋溪后乡艾家台(今属宜都市枝城镇)。清廷为保江山激励更多人卖命,对张一芝从优彰恤,追授为国子监学录、云骑尉世职、恩骑尉罔替,入祀昭忠祠。按当时官级,云骑尉为正五品武官,相当于如今的正师职;恩骑尉为正七品武官,可由张的子孙世袭。于是,张一芝殉难后就成了享受“正师职”军官荣誉的教授。

“且作文人本色官”的资深训导

张一芝是张懋家族第一位贡生和受到朝廷旌表,入祀昭忠祠,载入《枝江县志·人物志》的“忠节”官员,其道德文章无疑对家族后人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而且他生前“课子侄甚严”。在这位严师的教诲督导下,其侄张元佩从子侄辈中脱颖而出。

张元佩,生于1842年,号松龄,张继煦之父。他的最高学位是廪贡,即是被考选为廪生后,通过向朝廷捐纳银子成为贡入国子监的生员。虽然他获得贡生的功名与伯父一样不是通过“考选”这条“正途”,但他的廪生学位却是府学县学生员(秀才)等级中最高的,因为只有廪生才能享受朝廷每年四两廪饩银的生活补贴,而且廪生的名额有限,清代枝江廪生名额仅有20名。

同治二年(1863),张元佩“以军功保举孝感县训导”,其父张一鸣也因此沾润皇恩,被敇封为修职佐郞。枝江贡生王永彬是元佩的老师。学生出任训导,老师欣然赠诗《送张松龄学博之任孝感》:“出岫云行不可攀,盘中苜蓿劝加餐。久怀壮士长风志,且作文人本色官。借助江山诗笔健,交游湖海酒杯宽。尺书好附双双鲤,寄与山中故旧看。”清代县学训导只是从七品文官,职能是辅佐教谕教诲所属生员,薪金较低,束脩不多,“盘中苜蓿”的典故就是训导之类的小官生活清苦的写照。关爱学生的老师自然要劝学生“加餐”保重身体。不料仅仅过了6年,老师即逝世。远在孝感任职的张元佩深怀痛惜钦敬之情,为老师书献挽联:“独柱山颓,谁作中流之柱?石门人远,犹钦哲匠之门!”

此后,张元佩又历任应城县、京山县训导。他不事钻营,任职训导长达30余年,始终未能升职。后致仕回乡,逝于1904年,享年62岁,葬枝江县洋溪罗家岭(今属宜都市枝城镇)。

清末,张懋家族还出了一位廪贡——张继扬。他是张元佩大弟张元珍之子,号赞卿,生于1863年。族谱称其“性忠厚,不苟言笑”。他任湖北罗田县教谕12年,之后升任知县,1909年“告终养”辞官还乡,“举孝廉方正”。1920年逝世,享年57岁,葬枝江县洋溪后乡马家冲。张继扬的独子张叙壬,号佑父,1912年12月毕业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北京法政大学前身)。民国时期历任北洋政府陆军部主事、审计处科长、枝江县教育局局长等职。

一门三举人,叔侄同登榜

张元佩有三子:长子张继丙、次子张继揆、三子张继煦。

张继丙,号小松,生于1855年,族谱称其“厚重苦学”。相比其父,青胜于蓝,考中秀才时名列榜首,27岁又考中咸丰壬午科举人,名列第六名,成为张氏家族中举第一人。族谱为此特地重重地书写了一笔:“吾族取科甲者自公始!”

“学而优则仕”。张继丙中举后被钦加同知衔,授北京觉罗官学教习、四川补用知县。清代同知是正五品,张继丙的职衔要比其父高出好几级。但他不远千里跑到四川去候任知县,却始终未能“补用”。其原因一是朝中无人;二是没有银子打点。过了一段时间,其母逝世,按清代官场规矩,官员丧父丧母要离职守孝三年,名为“丁忧”。于是,张继丙回乡“奉讳家居”,从此对黑暗腐败的官场不抱任何希望,绝意功名,靠着官府每月补贴的几两银子为生,在家为儿子张叙藩当起了家庭教师。其父便搭了个顺风车,把幺儿继煦也送来附读。

张继煦生于1877年,还小侄儿叙藩一岁,两人名为叔侄,形同兄弟。从此,张举人一门心思教子弟读书。他对子弟要求很严,小叔侄俩常因写不出张继丙出的八股文“破题”,被罚跪在砖地上写,有时还要挨几板戒尺。张元佩心疼幼子、爱孙,便扶着拐杖过来说情。张继丙却不给父亲面子,顶撞道:“不错,您老人家的儿子、孙子是年幼体弱,将来他们可要赶考应试,出试题的会不会因为他们年小体弱,就特别照顾,给他们出容易题?”顶撞了几次,张元佩也不好再去为幼子、爱孙说情了。

张举人施教也讲求“德智体全面发展”,见小叔侄俩体弱,就教给他俩一套拳术,规定每天起床就要练习。叔侄俩在他的指导下打交手,非常认真。每天清早,两人拳掌互击,腿脚相踢,噼啪之声,响彻晨庭。长兄教的这套拳术,张继煦直到70岁还坚持每晨必练,受益终身。

博学的严师出高徒。叔侄俩十五六岁就双双考中秀才,叙藩还被考选为拔贡,因屡次岁考成绩优异,都被保送到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武昌两湖书院深造,双双考中光绪癸卯科举人。捷报传来,邻里送了一块“叔侄同榜”的金字贺匾,一时传为佳话。张继丙失意官场却享誉教坛,也可聊慰平生了。之后,他出任枝江县立高等小学校长,1921年逝世,享年66岁,葬枝江县城南门外洗脚溪。对于长兄的教诲之恩,张继煦始终铭记不忘,后来他在外地,每逢给母亲汇款家用,也必给长嫂汇款,逢年过节,必作书向长嫂问安。

桃李满天下的民国教育家

1902年,张继煦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为官费留日生,入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攻读教育学。此次留学对张继煦的人生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比中日两国的强弱盛衰和国民在国家观念上的巨大落差,张继煦在给乡人的书信中说:“煦少沉溺于科举之学,耗精疲神,冀侥幸于一旦。科举而外,不知国家之为重。”“东渡后,闻彼教习所讲,始知有国民之说……生于一国之中,即当有一国之责任。”从此,他抛弃为个人功名利禄奋斗的科举之路,立下了教育强国的宏大志愿。

1903年3月,张继煦回国后,历任湖北省学务公所实业科长兼武昌文普通学堂教员、奉天省(今辽宁省)候补知府、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武昌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前身)校长、湖北省政府视察、湖北通志馆总纂等职。张之洞将其视为得意门生,曾言:“我两任湖广总督,历十七载,得弟子万余人,其中惟张继煦的文章必传!”1902年张继煦父亲六十寿辰,张之洞为其题赠寿联:“阁老丝纶真绿野,翰林风味小澄怀。”可见他对门生的钟爱。1912年,张继煦与人创办武昌荆南中学(宜都市二中前身),兼任该校董事长、校长20余年,为之付出了半生心血,是教育界公认的爱国教育家。中共元老董必武、武汉市市长吴德峰、国民党湖北省省长王东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竹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明庥等名人均是他的门生。新中国成立后,张继煦历任湖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等职,1955年在武昌逝世,享年78岁,葬武昌石门峰公墓。他自拟的一副对联“闲过今日,更无今日;妄取一文,不值一文”,是他一生惜时如金,清正廉洁的真实写照。他是近代以来枝城张氏家族中社会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位文人。

与张继煦同年中举的侄儿张叙藩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霸”。他1903年被选为官费留日生,入日本法政大学法政科学习,与汪精卫是同届同科同学,1906年6月从该校毕业。回国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经学左传门专业,1913年毕业,成绩名列甲等,是宜昌市首位北大毕业生。1915年通过了民国县知事任职考试,被分发到甘肃省,历任渭源县、陇西县知事,也算弥补了其父未能“补用知县”的遗憾。然而天不假年,1921年叙藩在陇西病逝,年仅45岁。其妻陈氏遵循夫君遗愿,千里迢迢扶柩回乡,葬于枝江县城南门外七个稻场其母墓旁。张继煦从小就与侄儿情同手足,闻耗深感悲痛,特地撰文悼念。

荣授中将军衔的“中国军需学第一人”

在张继煦、张叙藩之后,张氏家族还出了三位留日生:即张继煦的侄子张叙忠、张叙勤、张叙勋。

张叙忠,1882年生于枝江城郊石簰(今属宜都市枝城镇沿江村),号孝仲,是张继煦叔祖父张一鹏的曾孙。自幼聪颖,张继煦曾在其少时作文上批赞:“真乃我家千里驹也!”清末考中秀才,后投考湖北武备学堂,1905年8月被清政府陆军部考选为留日军事生,入日本陆军经理学校学习,是中国留学生学军需的第一人。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创办陆军军需学校,张叙忠被陆军总长黄兴任命为校长。翌年该校迁往北京,1928年7月又迁回南京。

从军需学校创建到1936年4月,张叙忠任校长长达24年,1921年8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23年11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等文虎勋章、二等嘉禾勋章。他为军需学校制定的校训是:“一家一业,一心一德”。高薪聘请两名德国教官来校任教,不惜花50元银洋1小时的讲课费延揽经济学家马寅初、财政学家卫挺生、会计学家雍家源等国内名流来校授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国民政府考试院主动承认军需学校毕业生可相当于国立大学毕业生。学生赞誉他:“品学兼优,堪称示范。”他在任时该校毕业的学生6000余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后勤部长俞飞鹏上将、副部长端木傑中将等军需系统的大部官员均是他的门生,桃李遍军中。因此,他被称为“中国军需学第一人”、“民国军需鼻祖”。

张叙忠任校长时著有《经济学》等著作、文章,但没有兼教学科,除了听听名师授课,从不查看讲堂和自习。他爱的是术科,常亲临操场或野外督练。年过五旬,有时还穿上防护面具与学生对刺对劈。因此军需学校的术科,较之其他兵科学校也不落后,有的还胜过。如游泳一科,当时南京各军校还不大提倡,但军需学校每年夏季都要训练游泳半个月。抗战南京失守时,陆地交通线被日军截断,留在城里的各部队军需人员近20人,都在风雨交加之夜泅水渡江突围,实赖张校长训练有方。

1936年4月,张叙忠主动辞去校长之职,为蒋介石兼任校长让位。之后他历任军委会后勤部中将参议、总参议,军需总监等职。1947年秋,65岁的张叙忠回枝江参选“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军中学生和张氏族人的鼎力支持下,竟以悬殊的票差击败国民党中央指定的当选人、时任国民政府审计部审计长的枝江籍高官张承槱,当选为“国大代表”。在乡期间,他受堂叔张继煦的委托,还代理过一段时间的枝江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他是近代以来枝城张氏家族中军事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位武将。

张叙勤、张叙勋则分别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仙台工业高级专门学校。除此而外,在张继煦的侄子、侄孙中,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武昌师范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华南工学院等名校的还有10余人。张叙藩之子,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后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以讲述《老子》哲学著称的国学家张起钧,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纵观枝城张氏家族的文脉传承史,可谓教育世家。他以“民国教育家张继煦”、“中国军需学第一人张叙忠”而显耀中国近代教育史;以读书为荣、从教为荣、尊师重教的家族文化价值观,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厚德育人,福泽社会。

(责编:陈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