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枫”景“镇”好看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赵曜 龙苗苗)宜都市枝城镇古称丹阳,临江建城,已有2000多年建镇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楚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如今,富有古韵的枝城得到了现代工业的强劲赋能,一座工业园在枝城拔地而起,为枝城注入发展的新动力。

宜都市人民法院枝城法庭立足枝城社情民情实际,敏锐回应辖区发展需求,发扬“枫桥经验”理念和实践,始终坚持“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工作理念,不断探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经营发展的创新举措,不断前移涉企案件办理关口,坚持护“民利”、解“民困”、安“民生”,努力以更简明的程序、更低的成本、更和谐的方式,为企业生产经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涉企关口前移——撤诉不撤事,“诉前调”助企“加速跑”

“法官,我公司起诉的案件标的额较高,诉讼费用可能要大几万,您能不能暂缓立案,先组织我们调解?”重庆某公司因与枝城一企业存在买卖合同纠纷而向枝城法庭提起诉讼,考虑到诉讼成本较高便向法官提出了诉前调解的请求。

枝城法庭立即联系被告,在征得其同意后组织双方进行了诉前调解,并采取双方自行协商为主、法官提供专业咨询和“敲边鼓”“打辅助”的模式,最终使得纠纷圆满解决。双方既不必因对簿公堂伤了和气,亦不用承担数万元的诉讼费用,法庭真真切切为企业减负增效,助企纠纷化解“零成本”。

立案不是起点,结案也不是终点。枝城法庭作为工业园区法庭,坚持做到“撤诉不撤事”——涉企案件关口前移,“诉前调”助企“加速跑”,“多点开花”成功化解数起涉企矛盾纠纷,既当好服务企业合法合规发展的“店小二”,又做好维护企业合法正当权益的“护航者”。2023年以来,该法庭开展“诉前调”化解案件74件,总标的达910万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11万元。

部门联动——一站式化解,解开民生案件“心结”

“我们的工资终于有着落了!”2024年4月,在枝城法庭调解室,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的当事人拿着笔墨未干的调解书,激动地向法官和检察官握手致谢。

2022年至2023年7月,张某、陈某等7名农民工从吉林、安徽、河南等地来到宜都,为某建设公司建设工程项目提供劳务,期间工资一直未支付到位。2023年8月,该建设公司和一工程公司签订了《债务转移协议》,约定将全部农民工未支付工资转移给工程公司承担,但后期工程公司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反复催促无果后,张某和其他6名农民工前往法院寻求帮助。

枝城法庭一方面联系被告公司了解相关情况;另一方面迅速启动法检联动机制,主动联系宜都市人民检察院,召集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解决。宜都市人民检察院制作了《支持起诉书》发放给原告当事人;枝城法庭向被告公司负责人讲解了民法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法律条款。该负责人当即表示愿意配合法检工作,落实农民工工资。最后,在法官和检察官的见证下,双方在两周内协商一致并签署了调解协议,农民工的“薪结”得以顺利解开。

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这也是宜都法院在工作中探索求变、全面借力,不断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诉源治理工作中,宜都法院不断健全完善与检察院等其他政法机关、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出台《宜都市“法院+工会+仲裁”劳动争议诉裁调对接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多项制度,共同为基层民生保驾护航。2023年以来,通过联动工作,仅枝城法庭就先后化解了劳动争议41件,交通事故纠纷77件。

“三问”工作法——能动办案,解锁化纠止戈“最优解”

枝城某大型环保企业与济南某机械设备生产企业于2020年签订了设备定作合同,购买石膏条板生产设备两套,并约定期限加工并交付。因双方在履行合同中存在分歧,设备一直未能投产使用。期间,双方互相发函23次,各自在住所地法院诉讼一次,且经法院组织达成和解并签订了整改协议,但依然未能如期投产。现原告再次起诉,要求解除合同,退回设备,返还设备款,赔偿损失,标的高达500万。

立案后,枝城法庭使用“三问”工作法梳理审理思路:

一问,正常的审理周期,企业是否等得起?四年前签订的合同,投入的物力、人力不计其数。按正常的法定审理程序,一晃可能又是半年过去。企业还能等得起吗?

二问,未知的胜诉权益,企业是否接受风险?原告投入巨额资金购买的设备,长达四年未能使用受益。即便案件胜诉,是否及时拆走设备、能否足额退回已付款等等都是未知数。被告举全厂之力生产的设备,有可能面临退回的风险,退回的设备或贬值或报废,损耗企业声誉,造成资源浪费。这样的结果,企业是否能够承受?

三问,有没有最优解,企业损失最小化?四年的极限拉扯,原告错失了市场先机,眼睁睁看着到手的订单“花落他家”,损失的不仅是效益,还有广阔的市场。被告按原告标准定做的设备,一次次调试仍无法交付,损失的不仅是投入还有企业未来的口碑。这次诉讼,没有赢家。但如果诉讼能不扩大损失或及时止损,对企业算不算最优解?

承办人联系双方公司负责人,他们不远千里来到枝城法庭,对向而坐。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承办人经过耐心协调,劝解双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瞬间将冷冰冰的谈判桌变成了温情的休憩地。双方负责人在各自诉说四年的不易后,又换位体谅对方的付出。四年的怨气最后在两位负责人惺惺相惜的握手中烟消云散,而这,距离立案仅仅不到1个月。2023年以来,枝城法庭通过“三问”工作法化解的涉企案件共187件,标的额9870万元,案件平均办理时间27天。

“能动司法不是口号,‘如我再诉’不是意念,只要认真落到实处,小法官可以解决大问题。在每一案子里面,为当事人多想一点,把每一步提前一点,找准服务企业的‘方向感’,就能跑出化解涉企纠纷的‘加速度’。”宜都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冯杨勇说。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