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蝉鸣,大学录取的喜讯如约而至。各大高等学府纷纷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上巧施创意,或镶嵌珍珠显尊贵,或内置芯片展未来,更有3D打印个性设计。但创意之余,是否精准捕捉学校文化精髓,成为引人深思的新焦点。
强化设计理念,注重文化融合。众多学府巧妙地将学校历史、文化精髓及学科特色融入设计之中,使得每一份通知书都成为展现学校独特魅力的艺术品,既赏心悦目,又富含深意,可以激发新生对未来校园生活的向往。近日,苏州大学公布的2024年本科录取通知书采用了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的字体风格,内页将苏州大学四个校区标志性建筑融入桃花坞木版年画元素,创意与文化遥相呼应。然而,在追求创新与吸引力的同时,部分高校太过强调形式上的精美与奢华,繁复的装帧、昂贵的材料以及复杂的工艺,虽然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眼球,却也容易让学生将焦点过度集中于外观,而削弱了通知书本身的内容价值。因此,高校在设计录取通知书时,应寻求形式与内容的平衡,既要注重外在的创意与美感,更要确保内容的充实与实用。通过深入挖掘并巧妙呈现学校的文化精髓,让通知书成为学生了解学校、认同学校、爱上学校的第一步。
优化呈现方式,避免文化脱节。一些高校在设计录取通知书时成功地将历史底蕴、学科特色融入其中,既展现了学校的独特魅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归属感。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发布的录取通知书采用双开门设计,两侧凸起处理的飞行器承载着南航多年来的创新求索,代表着新生们的太空旅行即刻启航,内页文字采用了激光打印技术,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如同问天少年们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活。而部分高校在设计录取通知书时盲目跟风,采用流行的设计元素或风格,却忽略了这些元素是否与学校的学科特色、历史传承和教育理念相契合。高校在设计通知书时,不仅要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也要注重信息的清晰呈现与用户体验,也可以采用二维码等现代技术手段,将更多详细信息和互动内容链接到线上平台,既节省纸张空间,又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获取所需信息。
传播“热血”效应,提升文化热度。高校在设计创意录取通知书时,确实能够以其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学生,成为展现学校风采的亮丽名片。此外,建立有效的反馈与评估机制是解决设计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学生、教师和校友对通知书设计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持续的反馈和评估,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确保通知书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价值。刚刚经历了人生“大考”的学子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无比憧憬,收到梦想大学别具一格、用心制作的录取通知书,青春与梦想产生了激情碰撞,学生的自信心也上升到更高层面。大学通知书也是高校文化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充分展示的力量媒介,比如清华大学的立体通知书和北京大学的复古大学堂通知书,传播了校园文化的同时,也是对优质传统文化的魅力输出,能激起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守护。
高校录取通知书作为连接学校与学生的首份“文化礼物”,其创意应深深植根于学校的文化土壤之中。只有当设计真正触及学校的灵魂,融入历史的沉淀、学科的精髓和教育的理念,这份通知书才能成为展现学校独特魅力的窗口,让学生在收到它的那一刻,便能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文化共鸣和归属感。因此,高校在创意设计时,应不断探索与挖掘,让每一份通知书都成为传递文化、启迪思想、激发梦想的火种,照亮学生未来学术与人生的旅程。(宜都市交通运输局 宋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