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劳动关系灵活化、工作内容多样化、生活方式弹性化,人才就业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县城出现在人才的选择清单上,而县域高质量就业也为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要想绘就县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幸福画卷”,既把握好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还要让就业群众真真切切获得幸福感。
选择好岗位,幸福才“安稳”。对于县域来说,要在岗位推送上“绞尽脑汁”,通过“村村响”、微信公众号、户外LED显示屏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质企业推送给当地群众,也可以联合妇联、村两委等下乡送岗,还可以利用“直播带岗”等“流量密码”把好岗位推送到周边区域。今年6月,宜良县人社局创新结合县融媒体中心,对916个岗位进行了“直播带岗”,线上观看人数达到了1.8万人。另外在招聘活动上也要“火力全开”,一方面要“在家里”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招聘”“就业月”,另一方面还要“走出去”开展“千企百校行”“百县进百校”和“招才兴业”,为群众提供“看得见”的就业大平台。5月,汉川市组织39家用人单位前往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该校学生提供300多个岗位。
储备好技能,幸福才“持久”。经济的发展对高质量人才提出了更多要求,县域地区在储备人才队伍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只求“多”而不求“实”,宜都市结合当地“圆梦叉车工”“宜都焊工”“宜都橘工”劳务品牌,全力打造符合特色产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吸引了大批针对性较强的专业人才,涌现出以杨昌兵、吴辉青、余红波为首的诸多本土优秀人才。同时,还要培育人才“青苗”,不能只有“引”而不会“育”,宜都市以“五业联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技能人才培训,并针对培训毕业学员上岗就业进行跟踪回访,通过“培训+招聘+就业+跟踪”的闭环服务为人才储备提供了重要保障。
保障好权益,幸福才“可靠”。将就业人员“扶上马”之后,还得“带好干粮再送一程”。一方面要有看得见的“真金白银”,要出台“人才新政”奖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提供住房、交通、学历等实质性奖励补贴;建立健全动态精准帮扶机制,抓好失业人群、困难群体、退捕渔民等特殊群体政策落实,协调公益慈善组织为困难群体提供补缴资助。另一方面也要为劳动者提供能依靠的“服务保障”,宜都市持续推进“一四五”维权工作法和“人社+工会”“1+N”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打击恶意欠薪行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通过推动“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爱心驿站+零工驿站+乡镇综治中心”融合建设,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矛盾调处等一体化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全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牢牢把握县域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关键核心,上下联动,多措并举,为劳动者提供更多优质温馨的服务,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力提升县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宜昌宜都“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人社局 樊双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