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昌雄:从“教书匠”到“剃头匠”,50年善举延续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

我们的心弦

不禁为默默耕耘的老师们轻轻拨动

那三尺讲台上

绽放的不仅是知识的光芒

更有对学生们

满满的期望与无私的付出


在宜都市西南部最偏远的潘家湾土家族乡,有一位特别的老教师,他曾在讲台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退休后又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温暖着乡亲们,他就是邓昌雄。





潘家湾土家族乡位于宜都市西南部,是宜都最偏远的乡镇,沈家冲村位于潘家湾土家族乡西部,距离集镇7公里,市中心城区陆城37公里。


1953年出生的邓昌雄就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沈家冲人,在村小学担任教师42年,2013年退休。


校园里的“剪刀侠”



53年前,沈家冲村没有理发店,村民要理发得到乡集镇唯一的一家理发店,交通不便,一去一来需要大半天时间,孩子们头发长得快,剪一个头5分钱的花费也让村民难以接受。因此,村小学有个传统,老师兼任理发师。在这里,邓昌雄也逐渐学会了剪“漂亮的平头”,开启近40年为学生理发的温暖旅程。那一把把剪刀,剪下的是学生的青涩,留下的是满满的爱与关怀。后来,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学生们大多选择去城里理发,邓昌雄才收起自己的剪刀。


退休后的“新使命”


邓昌雄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的他不愿意跟女儿去城里享清福,喜欢在村里走走转转,遇事“搭把手”,“赶趟”捎捎东西是常有的事。重拾“剪刀”源于一次闲聊。邓昌雄听说2组龚志兵的父亲因腿脚不好,老人还有晕车的毛病,每次去乡里理发都只能由龚志兵用小推车推着去,特别不容易。邓昌雄听进了心里,回家后找出工具,主动找上门。


当时老人的头发有两三寸长,胡子拉碴的,一问才知,老人为了帮儿子省事,忍着好几个月才去一回理发店。邓昌雄听了心酸又心疼,坚定了重拾剪刀的决心。就这样,邓昌雄在退休后再次拿起剪刀,当起了剃头匠。


流动中的“爱之约”


不同于常见的理发店,邓昌雄的理发工具是随身携带的,“客人”是自己骑着摩托车穿村进组找的。除了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自己找“客户”,他还拜托村卫生室和小餐馆的人“广而告之”。邓昌雄的“流动理发铺子”就这样开了起来,一开就是10余年。


今年94岁的王文洲是邓昌雄的第一批“客人”,独居腿脚不便的老人很谨慎。邓昌雄第一次找到老人家,老人根本不相信,把他当成骗子,邓昌雄再三保证“不要钱”,才让自己试一试。连续跑了5个月,老人终于放下心防。如今,老人对邓昌雄比对自己孩子还亲,到理发的日子就早早坐在门口等待,理完发也舍不得放人走。一月一约,没有字据、没有手印,到现在已经满了11年。和王文洲一样,从“怀疑”“戒备”到现在盼着每一次的理发日的老人还有很多。邓昌雄用数十年如一日的暖心善举换来了乡亲们质朴的信任。



岁月里的“暖光在”


剃头虽是件小事,但对于大山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来说,小事变成了“头等难事”。邓昌雄看到过因卧床不起头发结块的老人,也遇到过拿着生锈的剪刀自己乱剪的老人,“人老了,不中用了,连去理发店都成了一件难事”,每当听到这样的话,邓昌雄心酸之余都很庆幸自己坚持做了这件“小事”。



他的心里有一本本子,详细“记录”了150多名老人的基本情况,这个老人要一个月一剪、这个老人要3个月一剪,这个老人两边头发不能剪多了,这个老人喜欢剪短一点……根据这些情况,他按照间隔时间、家庭住址等分区划片,每月定期上门理发,近到同组,远到其他村,只要有需要,邓昌雄都会记进“小本本”,如期登门。


是理发更是陪伴。对大山里的老人们来说,子女大多在外务工,邓昌雄的按期上门不仅理去头上烦恼,更带来暖心相伴。久而久之,老人们有什么烦心事、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说,邓昌雄总是耐心听完,细心开解。对于孤寡老人,邓昌雄更是时常上门看望,送医送药送吃食。


从18岁当老师为学生拿起剪刀,到71岁仍在为老人们免费理发,这“一点小事”,邓昌雄一做就是50年。当初的第一把剪刀到现在已经换了第四把电推剪,曾经的摩托车也被电动车取代,邓昌雄一颗乐于助人的热心却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