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城的老茶馆


喝茶对宜都人来说  几乎是生活常态

在老宜都人的记忆深处

茶馆就像深深扎根于古城的清江水

让疲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

流传的吃茶风俗

更是早已浸入这座古城的血脉中


STORY  

陆城的老茶馆

文:艾道新

1949年7月宜都解放后,老城关熟食业与茶馆得先恢复生气。城关居民、来宜的客商和游客对桌吃茶谈天说地,堂席之间尽显古城民风民俗。

那时,宜都城关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大小街巷10余条,主街约2100公尺(从东门至皂角树),总户2550户共计9500人。1951年初开始对1949年过渡来的饮食业登记,营业点57家,其中茶社兼熟食小吃有20余家。

1979年开始,根据中央关于“多种经济并存的方针和政策,鼓励城乡居民经商,城镇个体户大批涌现,持续到现在。

老城关随着城镇发展,各商业网点也在不断增加,熟食业兼茶馆在1958年至1964年之间也相应增加和变更,在现在楠木岭商店原址开有福利院茶社。茶社是四方型带天井架屋,面积一百多平米,摆设有大小茶桌,正中摆设八仙桌及四条板凳,四周摆设是小方桌和竹躺椅,除了每天接待喝茶茶客外,另外还加工卷烟、打网带等小吃酒水服务。

城关镇当时大小茶馆内,摆放着有八仙木方桌和高四方板凳,还有竹拖椅的小茶俱(木式和竹藤制的),并配有各种小吃酒水,如瓜籽、花生(椒盐花生米)、炸豌豆、烧腊、盐茶卤鸡蛋、馄饨包面水饺等。清江茶社还有一特点,在每年夏秋季天睛,一到晚上就将竹拖椅临时搬于洋码头街面平台上,接待喝茶客人,一品茶、二听书、三乘凉、四观赏江上过往船只穿梭景观。

茶客都是早中午商人、游客从码头下船的,满头大汗地来到茶馆里休闲泡杯茶解渴,边品茶边休闲,边与其他茶客日白聊天,再听讲书摆龙门阵,说到激动处甚至能大声争论起来。除了品茶外,老城关的茶馆往往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在旧时,老城的茶馆多是由私人为“帮会”开设的。“帮会也称为“商帮,以地缘关系划分为群,他们开会、洽谈会等都设在城关固定的大小茶社(馆)里,边洽谈边喝茶,然后就餐饮酒。茶馆本身也通常被当作“帮会”日常工作和接待来客的场所。旧宜都商会来往多如牛毛,除商会之外,另有同乡会馆、同业公会等。

      喝茶对老宜都人来说,几乎是生活常态。茶馆中有茶具三件套:茶碗、茶盖、茶船,因此高级点的茶,又叫“盖碗茶”。茶馆里面专门泡茶和续水的人员,叫做“茶师”或参茶服务员。

茶馆随着经营项目品茶、喝茶、洽谈等,最受休闲养性民众欢迎,来茶馆的茶客越来越多了。以说书为生的讲书艺人们,也迎来事业发展的黄金期。他们为博取薪资,一般会在固定的茶馆讲些野史趣闻、民间传奇。城关大小茶馆里,从宜昌、荆州、湖南讲书人来城关流动讲书,他们讲的内容多为南宋岳飞抗金、水浒一百零八将、三国演义、包公断案等,这些都是当时很受欢迎的题材。

老茶馆讲书现场讲书先生,既有文采,又有口才,在当时的茶馆堪称一绝。他们所讲的内容除了取材历史故事,更多以宜都大小街巷或者某些景点地名为依据。那时老茶馆吃茶五分钱一杯(专门的茶馆一角一杯),对寻常人家来说,并不算便宜,但每到讲书先生开讲时,茶堂爆满,几乎座无虚席,在码头上疲累了一天的工人、纤夫、船家,随身携带一根扁担的“棒棒”,这些人也会出现在茶馆里面,边听书边喝茶,当作自己对辛苦工作的慰藉,没有钱的小孩,则会站在门外边听,一直听到家人找才恋恋不舍地走回去。

解放初期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个体合作熟食茶馆依然很多,随处可见三五好友齐聚茶馆,泡着盖碗茶,躺在竹椅上聊天,想谈多久就谈多久,繁琐的吃茶老规矩已经不时兴了,那些身怀绝技的茶师、口若悬河的讲书人,都被当作日白纷经的故事来讲。但是在老宜都人的记忆深处,茶馆就像深深扎根于古城的清江水,让疲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流传的吃茶风俗更是早已浸入这座古城的血脉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茶文化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