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高新区:以化工产业“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冯满)近年来,宜都高新区着力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大力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今年,化工园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通过国家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评估,获批全国首个中国化工学会园区类继续教育基地,入围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和赛迪顾问省级开发区升级潜力百强,“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与“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双双入选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助力宜都入围2024产业名区、产业名县评价研究“百强”榜第57位、湖北首位。主要负责人应邀到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和“学习强国”平台做专题推介,相关经验做法登载于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湖北日报》等媒体平台。

打基础、强规划,提升承载能力

编制规划,高位布局。结合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对园区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进行科学研判,精心组织编制《宜都市磷化工循环产业专项规划》《宜都市生物医药产业专项规划》《宜都化工园总体规划修编(2023-2035年)》《宜都化工园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宜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规划》《宜都化工园二期雨水管网专项规划》和《化工园区域性压矿评估报告》等。

科学把关,高标准入。按照“循环化、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要求,编制《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化工园项目入园评估实施方案》,明确入园集约用地、工艺能耗、安全环保等指标,开展入园评估。全年累计召开项目入园评审会议3次,评估通过入园项目11个,编制产业研究报告及招商图谱,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外出精准招商9次,获取有效项目信息10条。

完善设施,高质配套。高质量完成枝港线、何阳店支线、渔兴线等电力通信线路改迁。建成东阳光还建新灰场以及皓晨、华阳二期、一夫科技、楚星磷石膏水洗等企业项目设施。抓紧推进百杰瑞场平、七号路上跨荆港铁路、七号路中段铁路排水、综合管廊架、磷石膏资源库输送管道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化工园集中供水、生物质供热、三板湖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成投运。

谋创新、提格局,突出智慧管理

推进数智化基础建设。着力打造面向化工园各单位、各企业的数据中心,打造智慧管理、安全风险防控、危化品车辆管控、化工园入园申请管理、管廊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处理、视频AI分析、安防通信等综合平台,为化工园封闭化管理提供各类应用场景服务,实现化工园监管从“肉眼”到“天眼”的转变。

推行数据共享交换。依托电子政务网,将招商局开发的智慧招商应用、经商局开发的磷石膏监管系统、生态环境分局开发的水体监测系统、国通公司开发的磷石膏供应链平台,以及通过电子政务网回流的省、市级建设的企业污水、雨水排口等数据和化工园实现数据共享交换,实现在园区平台的数据汇聚应用。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制定《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依托企业在创新研发方面的优势和智能化升级需求,以泰山石膏、华阳、友源、恒达利公司为试点,定制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和智能制造技术,全力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细化控制,实现化工产业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耦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能力扶持、普惠服务、生态构建,最终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和经验,推动园区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

抓安全、重环保,保障科学发展

强化无缝隙监管。制定2024年安全生产和环保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结合各级各部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月”、安全应急演练等活动,定期对化工园企业进行“体检”,既开展“点穴式”的监督检查,又进行“有温度”的帮扶指导,累计开展各类检查533家次,查出各类隐患786项,建立隐患问题和整改销号台账,实行闭环管理。

提升应急管控水平。运用无人机开展化工园巡飞作业,加大检查频次和监督范围,实现园区全方位覆盖和隐患识别抓拍,实时监测环境状况。新增配备50米及以上举高喷射消防车1辆、水罐泡沫车2辆,园区消防车辆达到6台,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完善智慧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打造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应急以及封闭化园区应用系统,实现园区在安全、环保、车辆管控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和部分预警功能,提升全域化、实时化综合管理能力。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