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尤田 杨东)沟渠是农田水利设施的“毛细血管”,是决定农田灌排是否通畅,实现“旱能浇、涝能排、洪能防”的“最后一米”。但宜都市陆城花庙二级提水站灌排沟渠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渠道出现淤堵、衬砌破损甚至垮塌的情况,导致当地面临长江边“近水”优势,却解不了农田“近渴”的窘境。
为了打通这农业用水的“最后一公里”,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积极争取省级水利改革发展资金25万元,实施花庙二级提水站灌排沟渠整治工程,整修边坡4000平方米,铺设防渗膜6000平方米,浇筑边坡及沟底,人工清障2000米,改造节水闸10处。目前,已全部完工。
“今年天干,要不是花庙二级提水站灌排沟渠整治完成,解决我们灌溉用水难的问题,我5亩地的柑橘会产量大减,估计损失3万多块钱咧!”面对前来回访的水利干部,陆城街道尾笔村五组村民胡桂林站在红灿灿的柑橘树下高兴地说。
“往年提水能力不行,水损较大,遇到天旱时根本保证不了农田供水,影响农业生产。今年,将提水站灌排沟渠进行整治,提水能力一下子上来了,从长江提水330万立方米,为龙窝、驿马冲、太保湖、尾笔、车家店五个村8000亩农田提供水源保证。”陆城街道水利干部曹成站在沟渠边介绍道。
整修“断头渠”,畅通“灌溉水”。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为村民农田灌溉提供了便利,消除了隐患,也为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