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对宜都市枝城镇洋津畈村的村民们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村里的粮油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完工并通过了验收。
启用当天,工人们播撒了4000多斤羊肚菌菌种,通过手机一键启动棚内的智能水肥系统后就能为菌种均匀浇水,环境检测系统还能实时监测棚内的温度、湿度、PH值、虫情等状况,能更好控制水肥供应。
“我们村地好水好,种出的粮油、农产品在宜都和周边地区一直很有名气,不愁卖,现在有了这个基地,未来农产品品质就更有保障了,村民们现在是干劲十足。”洋津畈村党总支书记李书荣很是兴奋。
洋津畈村是宜都市三峡移民安置村,共有三峡移民72人,移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村民自产自销的粮油受到消费者追捧,但村内没有形成有规模的加工厂及配套设备,产量和品质受到生产条件制约,难以发展壮大。
了解到洋津畈村的这一情况后,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投入150万元移民后扶项目资金,帮助该村实施粮油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新建育苗连栋大棚4.32亩及智能温室大棚设备、农机仓库360平方米、活动板房32.4平方米、修建道路130.5米,新安装视频监控2处、照明灯具及开关插座,购买农机设备检修台1个,为智能温室大棚增加主电源,室外场地铺设泥结碎石437平方米。
项目的实施为洋津畈村粮油产业规模化生产和后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李书荣激动的是,新建的智慧大棚占地3600平方米,配备的智能控制系统能确保棚内环境可控,可以根据育苗设定条件,自动开启通风设备,调节大棚温湿度,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条件,实现春秋两季蔬菜育苗和夏季水稻育苗,并可通过手机下载app全程实现指尖操作,不下地就能种好地,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李书荣说:“今天种植的羊肚菌是用来填补育苗空档期的,现在种,明年3月份采摘之后正好接上育秧苗,全镇7000多亩水稻都要在这里进行育秧。”
今后,该项目还将依托村合作社进行经营管理,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并带动村里10余名移民就业,实现移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
近年来,宜都市高度重视移民村产业发展,以“稳得住、能致富”为工作目标,不断探索移民发展稳定新思路,充分利用移民后扶项目资金优势,主动下沉对接移民乡镇、村和移民群众,经实地调研、市场考察、反复论证,筛选优质项目。自2006年实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宜都市共实施项目868个,先后下达后期扶持资金15293.35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一批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的优质产业项目,在有力带动镇、村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形成了一批优质固定资产,在壮大移民村集体资产的同时,也为附近移民群众提供了大量劳动就业岗位,使村集体在“富起来”的同时,也让广大移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望,移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三峡日报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尤田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