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 新“薯光”


1928年秋,黄麻起义领导人之一、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模之一的吴焕先和他率领的游击队,被反动军队围困在红安县北的紫云山区。一天夜里,外出寻找野菜野果的小战士,发现了一块红薯地。突围前夕,吴焕先让每个战士到地里扒两个红薯吃,并在地里埋下一个装了5块银元的布包,布上写着:“亲爱的老乡,我们是红军。因为要同白军作战,吃了您的红苕,随附银元5块。请收。”

2016年秋,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红安县二程镇田店村农民韩德校,结束了昆明的建筑生意,返乡创办了红安伟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苕大哥”红薯品牌。次年春天,他在家门口摆下8张桌子,将2万元买回的红薯苗免费发给乡亲,并承诺免费供苗、垫钱供肥、包收红薯。如今,他的企业已拥有5万吨红薯加工能力,年销售额1500万元,是全镇31个村3000户农民增收的坚实依靠。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身为全国第一个甘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红安苕”,也曾因品种退化而不受人待见。

2019年秋,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蔡兴奎,受红安县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峰之邀,来红安考察红薯产业发展时,就曾看到大片红薯烂在地里。

“红安红薯世代留种,近亲繁殖,病毒污染严重。不仅产量低,而且品质和形状都不稳定,除了自家吃和少量送亲友以外,根本不具备商业价值。”

蔡兴奎在红安瑞沣红薯组培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察看红薯组胚苗生产情况。

也就是这次红安之行,让蔡兴奎与姚峰彻底走在了一起。他俩联手,在瑞沣合作社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红薯组培脱毒种苗繁育中心,主要为紫檀红、骑龙红、姜牌红3个红安本地红薯品种培育脱毒苗。经过脱毒繁育,红安红薯个头变均匀了,单个100克至200克之间,亩产由1000公斤提高到2500公斤,商品化率由不足20%上升到70%以上。

“一亩山坡地,一季红苕加一季土豆,亩产4000公斤以上,保底纯收入2000元。”自从有了新品种,二程镇田店村农民韩德宏就年年坚持种红薯。“过去卖不掉,烂在地里也不愿收;现在田头有人要,种红苕比种什么都划算。”

本地品种含糖量高,水分足,适宜蒸烤鲜食;但淀粉含量低,不适宜进行加工。红安县科协副主席胡征发介绍,为了促进红薯全产业链发展,近年来,红安除积极开展本地品种的优化繁育外,还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院校合作,驯化、引进济薯25、商薯19等淀粉型品种(主要用于制作淀粉、粉条等主粮)和龙9、济薯26等加工型品种(主要用于制作薯干、薯片等食品)。县里还成立了“红安苕产业链”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任链长,研究出台了《红安苕产业链实施方案》及奖补政策,设立了3000万元红苕产业发展基金,对红苕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进行奖补。2024年,红安鲜食红薯产量预计达26.7万吨,占比45%;加工类红薯产量预计达37.2万吨,占比55%。

“公司一年可加工红薯6万吨,生产休闲食品、粉面食品30多种,2023年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11月6日,在将乡红(湖北)食品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公司行政主管王丹指着展厅里琳琅满目的产品自豪地说:“现在良品铺子网上销售的红薯干,都是我们公司的产品。”

2021年,红安籍著名基金管理人彭旭在红安县政府热诚相邀下返乡创业。他与伙伴们投资1.2亿元收购整合阿帆食品、红福食品2家企业的资产,建成了红安县红薯加工能力最大的将乡红公司。

在无尘车间内,一条传送带正在将机洗、机削后的红薯缓缓送进银色的烤箱。“这条薯干全自动生产线,是公司与设备生产厂家共同研发的。”王丹介绍,“它不仅结束了红安红薯干手工制作的历史,而且还能在生产过程促进红薯的熟化和糖化,让薯干口感更好。”

无工不强。近年来,红安县以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为路径,以争创红安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加速培育龙头企业,全面推进红安苕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红安已建成新型产业园、食品科技产业园、武汉北健康食品产业城“两园一城”食品加工基地,现有红苕产业链重点企业3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可生产8大品类(鲜食类、面食类、精粉类、粉丝类、休闲食品类、饮料类、酒水类、蔬菜类)红苕系列产品120多种,加工转化能力突破40万吨,加工总产值突破40亿元。

红安瑞沣合作社“红安红薯科技小院”2024年4月被中国农业科技协会授予“最美科技小院”称号,成为全市第一个、全省第4个全国“最美科技小院”。

“红薯全身都是宝,更是制作酵素的好材料。”在瑞沣合作社展厅里,姚峰指着红薯酵素、红薯酵素气泡饮料等样品告诉记者,酵素是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生物酶,经常服用能够预防治疗癌症、心血管等多种疾病,还能补充维生素和磷、铁、钙等10多种微量元素。这些产品是合作社与中国农科院共同研发出来的,是深化红薯加工的产品储备。

“苕大哥”韩德校(中)面向中外粉丝直播带货

“Hello,boss!This is Chinese sweet potato vermicelli.It tastes Q弹 smooth and delicious.”(你好,老板!这是中国红薯粉条。它口感Q弹顺滑,非常美味。)随着一年一度“双11”的到来,“苕大哥”韩德校增加了上网直播带货的频次。

今年5月,51岁的韩德校经过勤学苦练,首次在直播间向海外客商喊话卖货。老区农民的质朴本色、红安口音英语,再加上时不时蹦出来的中文俚语,让他迅速走红网络,引起了新华社等众多媒体的关注。目前,他在谷歌上也建起了直播号,海外圈粉4000多,并成功卖出5单产品。

销售决定生产,市场决定命运。近年来,红安县通过走出去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第十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等展销活动,请进来举办红安苕订单种植收购签约会,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等途径,不断拓展红薯销售渠道,推动红安红薯走出红安、走向全国、迈向国际。目前,在线上,红安红薯主要通过苕大哥、瑞沣农业、红土优选等红苕电商直播基地网络销售;线下,鲜食红薯主要销往广州、武汉四季美农贸市场及大专院校、机关食堂等;鲜食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本地加工企业及福建等地客商。2023年,七里坪镇福德桥村与美国理想食品签订300吨产值660万元的粉丝订单,红安红薯成功走出国门。

商途万里,始于门前一公里。2019年,韩德校首次上网卖红薯,销量很大,但最后还亏了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物流成本过高。目前,红安县建立了县级红苕交易中心1个、乡镇站点7个、村级网点200个,实现了快递村村通。韩德校说,“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收货发货,不仅非常便捷,而且成本降低了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