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 | 水府庙 佑水观 广济寺





故事皆老醇   娓娓数家珍

趣味藏智慧   深远启后人

在中华大地上  寺庙随处可见

不仅是中国建筑的一部分

更是文化和信仰的缩影

今天,我们就讲讲老陆城里

观、庙、寺的故事


STORY  1

水府庙

shui fu miao

原陆城粮食职工学校所在地,很早以前有一座庙,叫“水浮庙”和“水府庙”,其称谓来历,民间流传一则神奇的故事。

不知是哪朝哪代,这里是楠木岭人从清江过渡到三江河的唯一渡口,渡口的栅门边住着一位年近七十的落魄和尚,生活来源全凭过往乘客施舍度日。其中,有一位十二三岁叫汪莲的小娃子,家住三江河汪家台子,每天清晨他总要挑担菜到楠木岭的街上卖,每次过江来到栅门边他也总要放下担子给老和尚一些菜,年复一年天天如此。老和尚很是感激,有心收汪莲为徒,但又不知汪莲的德性如何。

一天,老和尚有心试探一下,便买了几颗糖给河边捡浪柴的两个娃子,唆使他们去把汪莲的菜担子掀倒。事后狂莲不但不恼,还十分耐烦地将菜拾起挑到清江洗净,然后又挑上街去卖。

老和尚见汪莲可教,就收他做了徒弟,要把自己的功夫传授给他。汪莲也刻苦练功,每天对老和尚尽心服侍,倒了夜壶提茶壶,挑水劈柴烧水作饭忙得不亦乐乎。

一天,老和尚对汪莲说:“我就要回茅山去了,难为你对我的一片孝敬之心,没什么谢你,只把这揩了几十年汗水的一条洗脸袱子给你,在危难的时候你只要一抖,它便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我的床底下还有一钵子好东西,是我几十年精气神的结晶,待我走后你一定要喝下。”老和尚说完,化着一道轻烟不见了踪影。

原来师傅不是凡人,汪莲顿时傻了眼,他将老和尚的手袱子揣进胸间,毕恭毕敬地从床底下端出师傅所说的“好东西”。妈呀妈,那“好东西”竟然是一钵血水,这怎么喝得下去呢。汪莲心想师傅真会开玩笑,就走到清江河边倒了,就在那钵血水落下之际,只听得轰隆一声惊天巨响,江水溅起了数十丈高,一对白鹤从浪花中窜出,欢跃着朝上空飞去。汪莲顿时跌脚捶胸,悔恨没听师傅的话,连忙将钵中的残液一饮而尽。

自那以后,汪莲神功非凡,名震江湖,也除暴安民,做了不少好事。宜都地方官和人民为纪念老和尚和汪莲,就在栅子口建了一座庙,取名为“水浮庙”。大清三十六年重建时,又将“水浮庙”改名“水府庙”。

采录者:刘井朝  徐荣耀

STORY  2

佑圣观

you sheng guan

原陆城红旗粮管所所在地,原来是一座道观,名为“佑圣观”,道观门口有一个大戏台,上面雕有五条腾飞的龙,它是宜都最大的道观。

传说有一年,宜都遇上了百年未有的干旱,每天的太阳都和三伏天一样,红红火火的。堰塘干了,小溪流干了,清江河水也干得见了底。

当时宜都的县官名叫尤胜,他见百姓长时间遭受干旱之苦,心里十分难受,听说武当山有座五龙岭,五龙岭上有五个龙池,五个龙池里有五条龙,五条龙都能呼风唤雨,他便决定到五龙岭求五龙来宜都降雨。

这天,尤胜辞别夫人,独自一人登上了求龙降雨的路。他日夜兼程,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到达五龙岭下。碰到了一位白胡子老头,胡子老头问尤胜:“县官大人,你到哪儿去呀?”

尤胜心里纳闷,这老头儿怎么知道我是县官儿啊?于是就把想法说了。

白胡子老头儿说:“天干天旱,自有仆役给官儿挑水做饭,你一路艰辛何苦呢?还是回去享你的清福吧!”

尤胜说:“如今百姓遭受干旱到处逃难,不求到雨水,我良心上过不去呀。”说完,又继续前行。他两脚磨出了多处血泡,双腿似有千斤重,又艰难地翻过两座山,碰上了两位白胡子老头儿,两位白胡子老头儿问尤胜:“县官大人,你上哪儿去呀?”

尤胜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两位白胡子老头儿听后异口同声:“你这傻官人,千里迢迢出门求雨,不想衙门里水湖凉亭的清风,不想官家花天酒地的快活呀!”

尤胜说:“老天不下雨,老百姓走的走了,死的死了,当官的也休想清凉清风花天酒地了······”说完,尤胜腿一软瘫在地上。过了好久他又撑起身慢慢地爬呀爬,又爬过了两座山,又碰上了两位老头儿。两位老头儿异口同声:“县官大人,你要爬到哪儿去呀?”

“到五龙池向五龙求雨”。

两位老头儿说:“五条龙都能呼风唤雨,但他们都有一个条件:必须先把求雨的人吃掉,然后才肯下雨,你舍得这县官儿不当,去送死吗?”

尤胜说:“做地方官的如能为民办点实事,就是死了也值得呀。”

两位老头儿哈哈一笑,身旁又出现了原来遇着的三位老头儿,他们都笑眯眯地对着尤胜说:“尤大人,你身为父母官,不顾自己的生死存亡,一心为着百姓,不简单,真是不简单啊!实话告诉你吧,我们就是五龙岭上五龙池的五条龙······”

尤胜连忙伏地,朝五位老头儿磕了三个响头,当他起立后抬头时,自己竟回到了宜都衙门的大堂之上,一时狂风大起,雷鸣电闪,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

这场雨一连下了三天三夜,下得田满了堰满了清江河水也满了,山青了草绿了花儿也开了······

尤胜为感谢五龙降雨,出资请工匠建了一个雕有五龙腾飞的大戏台。尤胜因求雨劳累成疾,回来后不久就死了,人们为怀念他的功德,捐资集款在戏台后修了一座无梁殿,取名为“尤胜宫”。明末一茅山道人来此扩庙修行,觉得“尤胜宫”称谓与道家有些不妥,就用“尤胜”的谐音将“尤胜宫”改为“佑圣观”了。

采录者:阮冬云  徐荣耀

STORY  3

广济寺

guang ji si

广济寺又名广济禅林,是宜都旧时最大的寺庙。原址位于宜都老政府院内。

广济禅林开始建于明清时期,由宜都读书人刘恒沙建造的。说是一个人叫刘恒沙,从小就非常聪明,看过的文章不忘记,少年时候就已经满腹文章,百姓个个称奇。到了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和书童挑着行李踏上了进京的路程。

一天,两人来到一个客店住宿,进店后看见一位老婆婆绣蟒袍,只见那蟒翻江倒海,气势不凡。刘恒沙感到奇怪,便问:“老婆婆您绣的是什么?”老婆婆说:“我绣的是状元袍,为今年的登科状元准备的。”刘恒沙一听满心欢喜,心想老天有眼,暗示我可以中状元,在为我绣蟒袍。晚上,刘恒沙躺在床上,想自己金榜题名后的盛大场面,想到家中黄脸婆相貌丑陋,与我堂堂状元岂能相配。于是下定决心,中状元后一定要休妻。刘恒沙此时有所不知,那老婆婆乃是观音菩萨下凡,乘机暗暗观察他是否品行端正,能否成为国之大器。老婆婆看到刘恒沙心神不定,早已心知肚明了。于是,刚刚绣好一半的蟒袍被弃之一边。刘恒沙进了京城,在考场一看考题非常简单,考完后认为自己取得第一不在话下,便叫书童带家书回家,给家中报喜,自己留在京城,等待通知。刘恒沙父母收到信后,立刻去张扬,筹备给儿子建状元府以资纪念,闹得宜都街头官民皆知,沸沸扬扬,都说要赶在刘恒沙回乡之前完工。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这回刘恒沙写错了字,无缘第一,金榜题名之时没有他的名字。刘恒沙知大事不好,急急收拾行李,日夜赶路,踏上返乡路程。回家途中又来到那家客店,只见神仙婆婆正在拆状元袍。刘恒沙问:“老婆婆,为什么好好的状元袍不要了?”神仙婆婆说:“唉,这状元袍本是上天就定好的,只可惜那人花心,没当上状元就想休妻,这样的人品岂不是误国误民,怎能让他中状元呢?”刘恒沙听后,羞愧难当,灰溜溜地离开了这家客店。刘恒沙返回宜都后,垂头丧气,没有考中的事又难于向外人启齿,那样不是给自己难堪吗?于是刘家人把状元府改成了广济禅林,昭示后人要积德行善,不生邪念,多做好事。

这样,就有了广济寺。

采录者:陈   琪  吴晟民

整理者:徐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