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玲:破困境之茧 做生活的“大女主”

宜都融媒讯(记者 何明君)陆城街道尾笔村的李艳玲,以勤劳为笔、坚毅为墨,在菌菇种植领域精耕细作,从贫困的泥沼中奋力挣脱,实现了华丽转身。

在种植大棚内,李艳玲正在麻利地采摘平菇,准备到市场上销售。

宜都市佳凝家庭农场负责人李艳玲介绍:“我的大棚(面积)目前是4亩,每年能产出平菇大概有2万斤左右,收益大概七八万块钱。”

眼前的李艳玲身着朴素,眼神却透着坚定与干练,让人很难想象她曾经经历过的风雨。

“最艰难的那段时候,就是我姑娘心脏不好,要做手术的时候,我爸爸也是癌症患者,日子确实是不好过。”那几年非常的难,李艳玲看到女儿小,又可怜。没办法,只有拼命地挣钱,才能把这个家撑起来。

考虑到李艳玲家庭遭遇的种种变故,2019年,尾笔村委会帮其家庭申报纳入了低保,解决了燃眉之急。李艳玲也在不断寻求改变的机会,屡经尝试后,2021年,她怀着忐忑带着种植菌菇的设想找到村委会,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

尾笔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攀虹说:“她能有这样积极改变的想法,我们肯定要支持。后来我们通过上下联动、精准施策进行了帮扶,激发其动力来种植菌菇。在我们不断的帮扶下,她勤勉苦干,各项条件达标(后)取消了监测。”

在克服资金短缺、设备简陋、菌种培育受到病虫害威胁等重重困境后,李艳玲首次种植仍收获颇丰,年销售额一举突破10万元。但她没有满足于此,不断参加培训,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四季循环种植,还购置设备开启网上销售。

“在河南学习(了)10天的时间,学习包括理论、实际操作,当时回来,最大的困难也就是资金问题,找到村里帮我们申请5万块钱的贷款。种植菌菇开始,经验不是蛮丰富,反正慢慢摸索,当时(菌种)有感染,咨询老师,在网上查一些资料,慢慢改进。现在基本上技术还是蛮稳定的。”宜都市佳凝家庭农场负责人李艳玲介绍道。

生活逐渐好转的李艳玲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担任村小组组长,还利用销售渠道帮村民卖菜,菌菇种植季为周边村民提供务工机会,带动人均增收600元-3000元。

尾笔村村民许心玉说:“李艳玲太不容易了,后来打拼(成功),还带着我们周围(邻居)赚点钱,让我们(共同)富裕起来。”

李艳玲用行动完美诠释了“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她凭借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为家庭撑起一片晴空,也为自己和乡亲们开辟出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

(责编:李忠益 刘娟 审核:党艳秋)